曾詩淇
核心提示
一個30多萬人口的縣,種植了4000多萬株栗樹,春天賞花,夏季乘涼,秋收果實。
一個小板栗成就一個大產業,年產量4.5萬噸左右,年創總產值高達12億元。
遷西因板栗而馳名中外;遷西因栗樹而天然生態。遷西發展有自己特色產業之路的經驗值得借鑒。
板栗,素有“鐵桿莊稼”、“干果之王”的美譽。世界上許多地方都出產板栗,尤以中國最多,產量最高。而在中國板栗界,位居翹楚的毋庸置疑當屬遷西。
遷西,位于河北省唐山市北部、燕山南麓、長城腳下,境內層巒拔地,河川縱橫,是個“七山一水分半田,半分道路和莊園”的純山區縣。山地表層屬于極易風化的片麻巖,土壤結構疏松,含鐵量高,呈微酸反應,通氣透水性好,特別適合板栗樹生長。
7月6日下午,記者到達遷西境內,這里四面環山,山上栽滿了栗子樹,青翠蔥郁,頓時讓人心情舒暢起來。打開車窗,外面新鮮的空氣撲面而來,清爽、舒適。車子行駛在群山之間,來往的車輛越來越少。遠處的山澗里籠罩著一股白蒙蒙的嵐氣,在夕陽余暉的映襯下,綿延的遠山顯得格外蒼茫。在這個季節,雖然無緣一睹栗花美色,但通過眼前一片片的栗子林,閉著眼睛依然可以想象到栗樹花開的盛景。
板栗是遷西的特色,當地得天獨厚的氣候、土壤等資源稟賦,造就了遷西板栗的獨特品質。其果形端正均勻、底座小、色澤鮮艷,有東方“珍珠”和“紫玉”之稱;果仁呈米黃色、內皮易剝、口感細膩,香甜糯兼備,吃在嘴里軟綿綿的,沒有任何雜質。人們常說 “中國板栗數京東,京東板栗看遷西”。 2005年“遷西板栗”被評為“河北省著名商標”,2008年被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成為迄今為止國內同行業中唯一一枚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和全國馳名商標。據中國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價值評估課題組評估,“遷西板栗”商標品牌價值達15億元。
據了解,目前全縣板栗栽培總面積70萬畝,4000萬株,常年產量在4.5萬噸左右。2011年,全縣鮮栗銷售5.5億元,鮮板栗深加工產品銷售2.5億元,開發休閑生態游、栗蘑產業、板栗剩余物加工等延伸產業4億元。板栗產業總產值達12億元。小小的板栗為何會有如此大的經濟價值,又是怎樣發展起來的?
規模化產業興
板栗在遷西已有將近2000年的栽培歷史,在《詩經》、《戰國策》、《論語》、《本草綱目》等古代書籍中多有記載。20世紀70年代初至90年代初,正是遷西政府強力推進板栗規模化發展的階段,當時在遷西經濟發展中,僅板栗就占據財政收入的80%。因此,一直以來,歷屆黨委政府都把它當做富民強縣的產業來做。
遷西縣副縣長姬保新告訴記者,所謂規模化發展其實就是大面積栽樹。起初采用魚鱗坑式的栽培方法,在山上挖坑,再用石頭砌上,但實踐證明這樣不能很好地保持水分,土地利用面積比較低。針對這些問題,當地農民創建了“圍山轉”,把魚鱗坑都連在一起,順著山挖溝,基本是在山上開墾1米多寬、1米多深的梯田。這種方法不僅擴大了土地利用面積,而且能有效地防止水土流失,為板栗創造了良好的生長環境。僅僅二十多年的時間,山上幾乎栽滿了板栗樹。現在已有的種植面積和產量基本都是在這一時期完成的。
為什么板栗種植規模能夠擴大得這么快?姬保新解釋說,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方面板栗能為當地農民帶來實實在在的收入;另一方面遷西板栗屬于傳統出口產品,無論市場經濟還是計劃經濟,從來不愁賣,每年出口僅日本就達到1.2萬噸到1.4萬噸,占河北省的二分之一。最初,國家在出口方面制定了許可證制度,當時只有包括遷西縣在內的冀東五個縣配有出口許可證,而且即使在中日關系最緊張時期,對日出口仍未縮減。
品牌硬市場大
姬保新說:“要打響遷西板栗這個品牌,品質是關鍵。” 早在20世紀90年代初期,遷西縣的板栗規模已經形成,如今最重要的是在提高板栗單位產量和品質上下功夫。這一時期的主要任務就是實現標準化生產。
首先在選種方面, 80年代中后期,全縣已經選定了4個優良品種,并在90年代初大力推廣;栽培方式上,利用新技術栽培,通過嫁接模式提高產量。過去,老百姓從種到收需要15年才見三五斤的產量,使用嫁接栽培后,不僅3年就可以結出果子,而且5年就能達到過去15年產量的總和。此外,由于選育的品種在收獲時間、個頭、色澤上略有差別,按照市場的不同需求,通過嫁接把板栗進行品種區域化栽培;另一方面是對板栗樹進行早豐、矮化和合理密植。早豐就是盡早豐產。矮化是指過去板栗樹冠較大,將樹冠壓小后,便于修剪。密植指的是以前一畝地栽植的栗子樹不超過50株,通過合理密植后,現在基本每畝地在110株左右。
除了實際操作外,縣政府還出臺了《遷西板栗示范園標準》、《遷西板栗等級標準》、《遷西板栗綜合標準》等一系列標準化生產管理辦法。將行政推動標準變成法定標準。至此,標準化生產基本成熟。遷西縣成為河北出口板栗質量安全標準化示范縣。目前已建成3個萬畝板栗標準示范園,20個千畝標準示范園,板栗專業村320個,形成了板栗標準化生產的輻射帶動網絡。全縣65萬畝板栗基地通過了河北省無公害果品產地認證,其中5萬畝通過了日本農林水產省JAS有機認證。
在銷售方面,姬保新介紹,過去,遷西板栗基本都出口日本,在國內根本見不到,2000年以后,隨著國內市場的發展,其他板栗深加工企業越來越多,出口許可證取消后,一大批企業紛紛進入日本市場,再加上受日本當地經濟影響,遷西板栗的出口份額日益萎縮。因此,縣里決定大力開拓國內市場和其他國際市場。
從2004年起實施板栗內銷“百千萬”工程,實現遷西板栗打進100座城市、建立100家連鎖店或專賣店的目標。目前,遷西板栗已經在全國180多個大中城市建立1100多個銷售網點,形成了高效穩固的市場營銷網絡,國內銷量3萬噸,已經超過總產量的70%。銷售格局由過去依賴出口轉變為內銷、外銷并重,且以內銷為主。在國際市場方面,除傳統市場日本外,板栗系列產品已成功打入澳大利亞、新加坡、韓國、歐美等國家和地區,外銷鮮板栗達1萬多噸。 姬保新說:“過去我們收板栗、賣板栗大約兩個月左右,現在我們是常年經營、常年交易,這也證明遷西板栗在市場上的影響力日益強大。”
”
含量高升級快
在科技和文化的引領下,遷西板栗正處于一個飛速發展的新時代。把它與二三產業結合后,將會創造出更大的經濟效益。據了解,近幾年,遷西縣正著力打造休閑農業,發展以板栗為基礎,集合采摘、觀光、休閑為一體的旅游新模式。
姬保新說,遷西板栗屬于純天然食品,在種植期間,保證不施用任何化肥。因為板栗樹很好養活,幾乎沒有病蟲害。盡管使用化肥后會提高當年產量,但這樣不僅影響板栗口感,而且樹的機能也會隨之下降。不僅如此,遷西縣內村鎮緊密相連,成片的板栗園儼然一個天然的避暑勝地,盛夏時節,能夠在這里欣賞美景、品嘗到美味健康的板栗。這些為板栗產業的發展注入了新活力。正如姬保新所說的,“在農業的基礎上發展休閑農業,就等于為農業加上一雙翅膀。”
除了將板栗與旅游業結合外,利用科技發展板栗深加工產業,也是未來的發展趨勢。
目前,遷西板栗的入市方式比較簡單,以糖炒板栗和即食板栗仁為主。姬保新告訴記者,現在縣里主要研究的是如何讓鮮板栗冷鏈進入市場,讓消費者品嘗到最原始的味道。一方面是因為加工環節越多,就越難彰顯出遷西板栗的特色。 另一方面是由于現在市場上假的遷西板栗比較多,消費者不易分辨,如果能保持原有風味,口感上會更容易鑒別。
如今,板栗已經成為遷西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板栗與文化和民俗的融合,賦予了它更為豐富的內涵,也使板栗的銷售模式更加多樣化。如中國板栗博物館的建立,為遷西板栗創造了一個永久的宣傳平臺,也成為遷西休閑農業旅游的必去之地。另外,在唐山地區,當地人舉辦婚禮時都會把板栗放在禮盒中,和紅棗一起,諧音“早立子”,這種延續千年的民俗也為遷西人開拓了思路,他們正著手開發婚慶板栗用品。
鏈條長增值多
在遷西縣喜峰口板栗專業合作社的板栗產品展示大廳內,擺滿了各種板栗商品,小包裝即開即食板栗、小包裝板栗仁、板栗罐頭、板栗粉、板栗保健酒等多系列的深加工產品。合作社理事長張國華指著一袋小包裝板栗說:“這一袋板栗只有兩粒,是百年以上板栗樹的產品,一袋賣10元。”
張國華介紹,鮮板栗只是初級產品,銷售時限有局限性,既不能無限提高價格,促進栗農增收,又不利于長久維持“遷西板栗”的品牌。若想使“遷西板栗”品牌經久不衰,必須在產品開發、包裝設計、文化創意上下功夫。“合作社所在的地方是長城抗戰喜峰口戰役的所在地,所以我們在板栗產品創意上引進了歷史文化理念。”
近三年來,遷西縣“以項目謀發展、靠項目促發展”,引入遠洋食品有限公司“優質板栗產加銷項目”、尚禾谷板栗發展有限公司“京東板栗物流收儲交易中心項目”、盛益隆商貿有限公司的“萬噸有機食品深加工項目”等,投資總額達10億元。這些項目的不斷推進,使遷西板栗產業水平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實現了由鮮板栗買賣為主的低層次產業向產品深加工為主的產業轉變,板栗系列產品更具高檔次、更具市場潛力。
“提升板栗附加值,就是要在包裝上多樣化,進軍領域多元化。”姬保新說。遷西縣70萬畝板栗林,林下怎么用?遷西人大力推進林下間作經濟,定位于發展栗蘑產業。2011年,遷西縣以栗蘑為主的食用菌栽培達到2240萬棒,年生產鮮蘑300余萬公斤,實現銷售收入1億元。同時,遷西縣大力挖掘板栗產業生態效益,樹下經濟效益,發展散養野豬、柴雞等畜牧業。此外,利用栗木根雕工藝品、用栗蓬制無定形活性炭、栗枝加工制作板材等,板栗產業經濟真正實現多元化。
農業是關系國計民生的第一產業,各地如何發展特色農業,實現農業科技化、生態化;如何使產品多樣化、銷售模式合理化,實現農業與旅游、文化產業相結合,還需要摸索和思考。綜觀遷西板栗的發展模式,從上世紀70年代至今,遷西縣歷屆政府一直堅持統一步調,走特色農業發展之路,發揮資源優勢,選擇最適合自己的產業來做,并矢志不渝、堅持不懈。 不可否認,遷西人成功了,他們找到了屬于自己的品牌,讓遷西板栗成為一個標志、一個象征,同時也創造出巨大的經濟價值、文化價值乃至社會效益。 對于未來,姬保新充滿希望,他相信遷西板栗還有很大的挖掘潛力和廣闊的發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