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思存
因為擁堵的交通,在北上廣這樣的大城市,開車正在變成一種煎熬,好在,現在我們的車上多少都有些高科技汽車配置,它們帶來的舒適和便利性,一定程度上能緩解堵車的煩躁。但天下從來都沒有免費的午餐,這些高科技配置往往只出現在高配版本車型或通過加裝內容包才能獲得,而且其中還不乏“忽悠”之作,為它散盡千金掏空錢包,最后卻發現成了擺設。為此,《中國汽車市場》聯合騰訊汽車推出了“汽車高科技配置”大調查,讓我們來看看網友們是怎么看的吧。
伴隨著中國車市愈發殘酷的競爭,提升配置和個性化選裝,越來越多的車企將為脫穎而出的殺手锏,并為此不遺余力地進行宣傳,以此突顯車型更豪華、更舒適的屬性。
北京市民王小姐不久前通過“搖號”獲得了寶貴的購車指標,經過親朋好友的推薦,她將購車的目標鎖定在裸車價在25萬-30萬元左右的豪華A級車。但問題隨之而來,王小姐看中的數款車型,大多數都提供選裝配件,內容涉及到外觀涂裝、安全配置、舒適配置的提升,可畢竟大多數選裝配件都身價不菲。這下,駕駛經驗不算豐富的王小姐可犯了難。
“當初買車的時候,預算有限不能買頂配,但又希望更方便駕駛,所以加裝了倒車影像的選裝包。”數月前,消費者趙先生買車時看中了某德系B級車的標準版車型,結果發現該版本沒有可視倒車影像,為方便駕駛,趙先生專門花費6000元在4S店加裝了相應“選裝包”。誰想到,熟悉車況后倒車影像就用不上了,“光聽倒車雷達的提示聲就行了”。談到使用感受時,趙先生的語氣充滿了無奈。
“高不成,低不就”
您車上的高科技配置使命頻率是怎樣?
您放棄某項高科技配置的原因是什么?
王小姐和趙先生的案例同樣是很多消費者的困擾,頂配版往往超出預算;標準版又會覺得少了些安全感;加裝的配置又有不少“雞肋”,日后使用頻率并不高。
選裝的陷阱
您會因為心儀高科技配置而選擇高配車型或加擴展包嗎?
在汽車利潤逐漸降低的當下,高科技配置成為經銷商們的又一生財之道。通過調查我們發現,在購車特別是購買豪華車時,消費者往往會遇見這樣一個問題:原廠配置的車款沒有現車,訂原配車型需要很長周期,店中只有已經加裝選裝件的車款出售,價格會較原配車型高出10%-30%。
比如前文提到的王小姐,她看中的一款指導價為25萬元的某豪華品牌A級車,經過4S店的“改良”,價格已經提升到27萬元。對于這些豪華品牌的潛在購買人群來說,“主動選”到“被動選”的差異不僅是賬單上的數字,還有選擇權喪失后的無奈和對品牌印象的下降。
親身體驗很重要
以下汽車配置,您聽說過哪些?
您得知上述配置的途徑是?
粗略數來,目前市面上的主流高科技配置有十多款,絕大多數消費者是通過傳統媒介獲得這些配置的信息,真正有過使用經歷的消費者只是少數。舉一個簡單的例子,目前多款德系和日系車型都把自動泊車視為一大買點,我們不能否認這的確會為新手帶來很大便利,但車技熟練之后,有多少人還會堅持自動泊車?
另外,自動泊車系統并沒有廠家所宣傳的那么盡善盡美。至少,在記者多次體驗中,自動泊車的掃描程序對車速和與障礙物的距離有嚴格的限制。而不久前上市的某款著力宣傳“遙控倒車”的車型,完成一次倒車竟需要3-5分鐘,而較為熟練的駕駛員,半分鐘內就能解決“戰斗”。
提升安全成首選
您選擇高科技配置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您更青睞以下哪類的高科技配置?
總結目前主流汽車高科技配置,大致可以分為:提升行車安全、提升舒適性、提升便利性、精進外觀等四大方面。其中,提升行車安全的配置成為絕大多數消費者的首選。多個豪華品牌已經將車道保持、自適應巡航、剎車輔助等主動安全配置裝載到多個細分級別的車型上。在高速巡航時,通過聲音、方向盤震動的提醒,提升行車安全。而同樣是近年出現的“抬頭顯示”則可以在視線不離路面的情況下及時了解行駛信息、導航路線,增強了安全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