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名
在經過去年的大幅下滑后,新興經濟體股市的漲勢或能在今年持續。預計金磚國家將成為2012年全球股市中的亮點。
2011年全球股市的市值縮水了12.1%。今年1月,全球股市的強勁表現卻為投資者帶來了意外驚喜,許多人認為新一輪牛市已經開始。一些名人也都變得更為樂觀,繼“末日博士”魯比尼唱多股票之后,“股神”巴菲特也大膽預言,目前最安全的資產正是股票。
2012年強勢開局
2012年,全球股市迎來強勢開局,摩根士丹利資本國際全球指數1月累計上漲5.8%,創下近18年以來的最佳1月表現,漲幅更超過商品市場。進入2月,多國股市依然展現出十足的“牛勁”,以科技股為主的納斯達克指數一度創下近11年以來的新高,道指也一度創下自2008年5月以來的新高。
與此同時,投資者正在逐漸回歸股市。投資研究公司TrimTabs提供的數據顯示,今年以來投資者已經向全球交易所交易基金注入了76億美元的資金,而2011年全年的額度只有99億美元。資金流向跟蹤機構EPFR數據顯示,在截至2月8日的一周里,全球股票基金吸引了98.35億美元的資金凈流入。
多國央行啟動“二次寬松”讓全球股市在并不被特別看好的2012年迎來了強勢開局,其中美聯儲主席伯南克和歐洲央行行長德拉吉成為了幕后推手。1月,美聯儲將超低利率政策延期到2014年,這意味著美聯儲非常有可能推出第三次量化寬松政策(QE3),全球流動性將進一步增加。伯南克的話似乎就是要讓市場明白,美聯儲不會因為聽到經濟向好的消息就開始加息。正是超低收益率環境再度回歸,伯南克的講話產生了推動股票上漲的作用。
與此同時,歐洲央行長期再融資操作(LTRO)使得該行成為整個歐洲目前最大的流動性提供者。摩根士丹利的報告指出,由于LTRO使歐洲銀行得到額外的融資,預計在未來3年時間里,歐洲的銀行都不會有破產危機。
截至1月底,包括新興經濟體和發達國家在內的多地股市均有所走高。數據顯示,摩根士丹利全球指數1月大幅上揚5.8%,是1994年以來該指數升幅最高的一個月。其中,美國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和標準普爾500指數分別上揚3.4%和4.4%,均創下1997年以來最佳一個月成績。而部分新興經濟體股市更是漲幅驚人,俄羅斯、印度股市升幅甚至高達13.4%和11.5%。
在經過去年的大幅下滑后,新興經濟體股市這種漲勢或能在今年持續。預計金磚國家將成為2012年全球股市中的亮點,現在可能是一個買入這些國家股票的好時點。
相對強勁的經濟增長勢頭,是推動新興經濟體股市向好的積極因素之一。美國經濟咨詢局日前預計,發達國家2012年的經濟增長將從去年的1.6%放緩至1.3%,而新興經濟體今年的經濟增長將從去年的5.1%上揚至6.4%。
制造業影響股市升降
2011年,新興市場制造業疲弱是股市下跌的重要原因。2011年最后一季,新興市場制造業的增速更是創下兩年半以來最低,相關的制造業投入價格指數同比回落逾19點。到2011年底,新興市場的制造業產出已是連降兩季。
但2011年的一個奇怪現象是,作為金融危機發源地的美國股市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全年漲幅超過5%,領漲全球主要股指。經過連續三年的反彈,道指已基本走出金融危機的深淵,回到2007年年中的水平。英國富時100指數僅下跌5.5%。歐洲藍籌股組成的Eurofirst300指數下跌11%。
這種現象的背景是什么?那就是制造業,特別是高端制造業仍然是歐美發達國家的最強項,更是深陷主權債務危機的歐美發達國家最后的經濟和信用屏障,
反之,新興國家的制造業目前還處于中下地位,巴西和俄羅斯更是以資源出口為主,在金融危機的背景下,制造業容易失去景氣,那么,建立在制造業基礎之上的股市巨幅下挫也就并不為過了。
盡管歐債危機2011年持續發酵,并有向更主要的經濟體傳播的跡象,使得歐洲股市全線淪陷,但其中只有信用體系處于崩潰邊緣的希臘全年跌幅達到53%,而法國、德國股市2011年的跌幅只是分別達到20%和16%,均小于經濟似乎還在強勁增長的新興市場股市。歐元區以外的英國市場,跌幅更是只有6%。
因為歐美制造業不乏亮點。2011年底,德國工商總會一份針對企業部門的調查顯示,盡管歐元區形勢仍存在不確定性,德國企業仍預計2012年的投資和就業會有所增加,這個歐洲最大的經濟體2012年將不會步入衰退。2011年12月德國聯邦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2011年11月德國就業人口增加5.0萬人至4118.8萬人。
德國的經濟實力幾乎沒有受到歐元區危機的影響,這在相當程度上得益于強勁的德國制造業景氣上升。
而從金融危機爆發至今,美國企業似乎已先于其宏觀經濟走出衰退,開始強勢反彈,回歸至正常運行軌道。美國制造業企業的銷售收入、凈利潤、銷售凈利率、權益收益率(ROE)、每股盈余(EPS)、凈現金流量等指標,均出現歷史性回升。
股市升勢能否持久
但全球股市不確定因素仍多:“歐豬國家”償債高峰就在今年第一季度,今年美國總統大選、伊朗石油問題等事件還塵埃未定。那么,全球股市的好勢頭能否持續?
有樂觀者指出,在當前全球股市交易量仍是2006年以來的最低水平,有巨量的資金正在等著進場,這意味股市還會進一步上揚。
同時,盡管歐洲多國在債務上出現問題,但由于市場已經產生“危機疲勞”,投資者對負面消息幾乎習以為常,只要不出現大面積的破產,歐債危機不會對全球股市產生太大影響。
2012年新興經濟體股市可謂是“開門納吉”。在剛剛過去的1月,摩根士丹利新興市場指數大幅上揚11%,這不僅遠好于去年下滑20%的情況,也高于同期摩根士丹利發達國家市場指數5個百分點。分析人士表示,1月份新興經濟體股市表現搶眼明顯是受到全球多項利好消息的提振。除此之外,有經濟學家表示,在2011年的大跌和2012年1月的走高之后,當前新興市場股票價格仍處在歷史低位,估值相對較低意味著未來仍存較好購買契機。根據布隆伯格的數據,新興市場當前的市盈率為10.2倍,低于全球股市平均市盈率12.1倍。
積極的經濟基本面,相對強勁的經濟增長,且物價有所下滑,都意味著新興經濟體在控制通脹風險和促進經濟增長方面表現不錯;而隨著全球經濟出現更多穩定跡象,1月新興經濟體股市上揚可能不是曇花一現,而是繼續走高的起點。
但與此同時,也有不少專家警告說,當前新興經濟體股市大幅走高仍具有脆弱性,來自于歐債危機惡化或其它變故至少可能在短期內會對其走勢帶來重大影響。根據2月1日韓國知識經濟部最新數據,韓國今年1月貿易收支出現19.57億美元逆差,為該國過去兩年來首次出現貿易逆差。有人擔憂,一旦全球經濟放緩,那些外需拉動型的經濟體無疑將承受重創。此外,還有投資者認為,大型新興經濟體國家,如金磚四國,今年經濟是否會出現大幅放緩也將成為影響整體新興經濟體股市走勢的重要因素之一。一旦金磚四國經濟放緩的速度超出預期,不僅會拖累本國股指下滑,也將對其它新興經濟體股指帶來負面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