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小企業在獲取經濟效益的同時,應積極主動地承擔社會責任,實現企業、社會和環境的和諧發展。對北京市中小企業承擔社會責任現狀進行了調查和分析,提出了加強中小企業社會責任建設的對策和建議。
[關鍵詞]北京 中小企業 社會責任 研究
一、研究背景
從目前北京市的社會發展狀況來看,一方面,一些大型企業或者管理理念先進的中小企業利用社會責任理念幫助企業贏得了競爭優勢,樹立了良好企業形象。另一方面,一些企業社會責任建設還處于起步階段,或者是疲于應對激烈的市場競爭而忽視了企業社會責任的履行,從而引發了諸多的社會問題,如產品質量不合格、對消費者的欺詐、環境污染等。當然,涉及的當事企業不僅有大型企業也包括眾多中小企業,企業社會責任問題已經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和思考。
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工作委員會的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0年,北京市共有25萬多家中小企業,占全市企業總數99%以上;中小企業的營業收入、創造利潤、上繳稅收分別占全市企業總量的57%、68%和62%;從業人員約占全市企業就業人口的73%。由此可見,中小企業已經成為首都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在促進經濟增長和社會和諧、擴大社會就業、優化產業結構、帶動創新創業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因此,本文將研究的重點定位于中小企業,采用了電話調查、郵件調查、文案調查等方法進行了數據的搜集,并通過數據的整理、分析,來了解北京市中小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狀況,以期有針對性地提出促進北京市中小企業積極履行企業社會責任的對策和建議。
二、北京市中小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現狀調查和分析
在借鑒卡羅爾金字塔模型理論劃分企業社會責任層次的基礎上,結合我國宏觀市場環境的現狀,本文對北京市中小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狀況的研究分為經濟責任、法律責任和倫理及慈善責任三個層次。
1.經濟責任履行狀況分析
通過調查發現,北京市中小企業比較重視投資者和消費者的權益。投資者為企業投入了運營資本,企業經營者為了確保投資者的權益,在經營活動中,始終把為投資者的資金保值增值作為經營的首要目標。消費者對企業及其產品的滿意程度,直接決定了企業的經濟效益,因此企業經營者需要時刻關注消費者對企業的滿意度;更有一些中小企業充分發揮其規模小、見效快、經營方式靈活多樣的特點,為消費者提供個性化的產品和及時性服務,從而使消費者產生和增強了對企業的信任感和忠誠度。
在調查中還發現,大部分中小企業福利偏低、業務培訓欠缺、工作環境相對較差,員工在中小企業的工作前景具有較大的不確定性,這些因素使得雇員對中小企業認可度較低,造成了中小企業人員流動頻繁、招聘雇員困難等問題。有調查表明,在職工技能培訓一項中,僅有55.3%的中小企業對職工進行過專門的技能培訓。在企業未進行技能培訓的原因調查中,54.51%的企業是由于人員流動太過頻繁,35.53%的企業是由于經費不足,33.65%的企業是由于缺乏合適的培訓機構和人員。
2.法律責任履行狀況分析
法律責任包括企業職工保險繳納情況、稅款繳納情況等方面內容。調查顯示:北京市中小企業為職工提供的社會保險及住房公積金等各項福利水平有所下降。在2007年和2008年,有88.07%和85.62%的中小企業為職工提供基本養老保險,而在2009年,這一比例下降至77.23%,呈明顯下降趨勢,且下降幅度增大。2007年、2008年及2009年為職工繳納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的中小企業的比例均呈下降趨勢。此外,2009年,為職工繳納補充養老保險的中小企業比例相對較低,只有21.93%,比上年降低了4.29%;住房公積金的繳納比例為30.67%,比上年降低了10.87%
關于北京市中小企業稅款繳納情況,本文以工業企業為例進行說明。2009年~2011年北京市中型、小型工業企業依法向政府繳納的稅收金額呈逐年增加趨勢,2010年和2011年中型工業企業利稅總額同比增長率分別為20.7%和1.6%,2010年和2011年小型工業企業利稅總額同比增長率分別為28.2%和15.8%。利用表中數據計算可知,這三年中小型工業企業利稅總額占到所有企業利稅總額一半以上的比例。
3.倫理及慈善責任履行狀況分析
由于缺乏良好的倫理道德意識約束,社會上出現了一些財迷心竅、目無法紀的“黑心”業主,造成了產品質量不合格、環境污染等損害利益相關者權益的問題。在北京市工商局網站上公布的不合格品名單中,產品范圍包括食品、服裝、紙巾、小家電、民用爐具、裝飾裝修材料、自行車等多類,涉及人們生活的吃、穿、住、行等多個方面。在對中小企業經營者的調查中發現,中小企業普遍認為應該誠信經營,履行企業倫理責任。但是,在實踐中,僅憑倫理道德的自我約束,缺乏法制,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效果不太理想。
通過調查發現,北京市中小企業慈善捐贈項目眾多,涉及抗震救災、扶貧濟困、捐資助學、社區建設、青少年事業、文化事業等多個方面的公益項目。在調查中也發現,大多數中小企業認為沒有足夠的財力和動力履行慈善責任,只能更多地考慮自身企業的生存和發展問題。可以看出,這些企業非常關注企業的經濟責任和法律責任,缺乏履行倫理責任和慈善責任的意識。這一情況似乎可以理解,企業自身的生存問題都無法保障,又如何能去救濟他人。
三、加強北京市中小企業承擔社會責任的對策及建議
1.政府高度重視中小企業社會責任工作
(1)制定、完善相應法律法規,約束和規范中小企業社會責任行為。政府應當制定、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體系,約束和規范中小企業的經營行為。同時,加強執法力度,加強對企業的監管,使不誠信的企業必須承擔相應的責任和損失。
(2)政府在政策上要積極引導中小企業履行社會責任。政府可通過采取激勵措施方法來鼓勵企業履行社會責任,例如對履行社會責任的企業優先提供貸款、鼓勵企業利用科技資源創新技術、通過政府采購推行企業社會責任、對慈善捐贈進行稅前抵扣等,來引導和鼓勵企業履行社會責任。
(3)設立獎勵政策,對積極承擔社會責任的中小企業進行獎勵。政府可設立各類獎項,對于在保護環境、創新企業、慈善企業、優秀企業公民等方面表現突出的中小企業,給予經濟獎勵或榮譽獎勵,增強企業的社會責任感和歸屬感,擴大企業的社會影響力。
(4)加大宣傳力度。政府應注重社會責任的宣傳工作,可通過設立企業社會責任院校和社會責任網站、政府公開會議宣傳、政府對外交流活動等途徑宣傳社會責任知識,在整個社會中全面普及企業社會責任意識,形成良好的社會氛圍。
2.中小企業積極主動履行社會責任
(1)強化企業自覺、主動履行社會責任的意識與理念。中小企業通過較好地履行社會責任,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和品牌形象,增強企業的競爭優勢。經營者要樹立自覺、主動履行社會責任的意識,不斷改善企業的社會責任實踐活動。
(2)將企業社會責任管理納入企業發展戰略。中小企業在追求企業利潤最大化同時,要將實現利潤最大化目標與履行社會責任統一起來,關注各個利益相關者,努力實現社會公共利益和企業長遠利益的最大化。
(3)打造“以人為本”的企業文化。建立“以人為本”的企業文化,充分調動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和創造性,實現人和企業的共同發展,既是對人性的尊重,也符合構建和諧企業的要求,最終使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
(4)根據企業實際情況履行社會責任。對于不同發展階段的企業而言,要量力而行。企業應積極主動的發展適合自身特點的社會責任項目,將本企業的專業優勢與國家的社會情況結合起來。
(5)可尋求企業間的互助合作,共同承擔社會責任。中小企業在規模、資金、技術等方面實力相對弱小,可以改變競爭理念,通過企業之間互助合作的方式,建立戰略聯盟,來提高自身的實力,更好地承擔社會責任。
3.利益集團有效監督企業履行社會責任
利益集團一方面可以通過多層次、多渠道的監督體系,關注和監督企業社會責任活動;另一方面應積極參與政府決策的制定,使政府更容易做出有利于民眾和整個社會的決策,促使企業更好的履行社會責任。
參考文獻:
[1] 王丹,聶元軍.英國政府推進企業社會責任的實踐和啟示[J].改革與戰略,2008(12):204-207
[2] 李軒復,郭毅.意大利中小企業社會責任推行模式對我國的啟示[J].生產力研究,2009(22):167-169
[3] 康寧.我國中小企業社會責任的履行狀況:問題與對策—以沈陽市中小企業調查與統計分析為例[J].經濟師,2011(8):11-12
作者簡介:崔秀娟,(1980-),女,天津薊縣人,講師,主要研究方向:企業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