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漫長的人類歷史中,人們在人際交往的時候往往使用各自的方言,這和國家所提倡的官方語言有很多的不同之處。我們國家所使用的官方語言——普通話,跟很多地方的方言有很多不同之處,尤其是語音方面差異很大。本文將從語音差異方面來研究普通話與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縣的方言之間差異的原因。
[關鍵詞]方言 普通話 語音 差異 原因
方言,俗稱地方化,歷來指的是通行在一定地域里的話。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縣位于重慶直轄市東南部,處武陵山區,居烏江下游。距離重慶市255公里,四面環山,地形閉塞。這里所講的彭水方言就是通行在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縣這個地區的話。彭水方言在語音的發音方面與普通話有著各種差異。彭水方言的發音系統跟重慶方言相類似;而普通話則是以北京語音為標準音,以北方話為基礎方言的語言。
彭水方言的語音在中國歷史上經歷了數千年時間的發展,彭水方言在其語音發展的歷史長河中不斷的發展變化著,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
一、民族大融合的結果
彭水全名: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縣,位于重慶直轄市東南部,地處武陵山區,居烏江下游。北接湖北,南連貴州。全縣轄10鎮29鄉,共300個村、社區、63萬人。境內居住著以苗族、土家族為主的11個少數民族,少數民族人口占全縣總人口的近60%,是一個典型的少數民族自治縣,這就決定了彭水方言中語音的多樣性和復雜性。再加上“湖廣填川”時很多居民遷移到當時還屬于四川省的彭水縣,很多其他少數民族也跟著遷移來到彭水,這樣其他地方的方言也就隨之流入到了彭水。而且居民是以民族為單位聚居在一起的。這樣民族復雜、人口眾多,各民族之間語音各異,就不便交流。為了溝通的方便,居民之間的發音都逐漸朝著對方轉化,時間一久,流入到彭水縣的說其它方言的民族就與說彭水方言的人們在長期的共同生活、通婚以及社會交往中形成了現在彭水人民特有的語音特征。而這種語音特征卻是跟普通話有著明顯區別的。
二、地理環境原因
彭水方言跟普通話的語音差異,從橫向上看,是地理位置差異的結果。前面已經說到彭水的地理位置與說官話的首都北京相距2000余公里之遙,屬于山區地帶,地理環境較差,人口又多,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外來人口較少,變化比較慢。地理位置的不同和各人發音方法的不同,不僅是彭水人民的發音跟普通話的發音之間有差別,就是彭水縣各個鄉鎮人員之間講話也存在著語音差異。雖然近些年全國范圍內推廣普通話,但是人們卻還是一如既往的講著彭水方言。這是由于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縣四面環山、交通不便,人們之間的交流多是與自己所在方言地區的的人們進行。
三、社會經濟發展的結果
彭水方言跟普通話的語音差異,從縱向上看,是時代發展的結果。由于社會的發展,彭水人民需要和外面的社會發生各種各樣的溝通和交流,加上近些年彭水各項旅游資源的發展,并且實行“引進來和走出去”政策,彭水人民跟外界發生了越來越多的交流。特別是學生,年齡越小,越容易接受新鮮事物,對新語音的接受程度遠遠大于成人。而在成年人中,也有主動改變語音發音的,當然他們或許是處于各種各樣的原因,比如外出務工人員,在非彭水方言地區待上一段時間以后,受了當地方言或普通話語音的影響,他們的語音也逐漸朝著當地方言或普通話的語音轉變;更有甚者是因為在大城市地區生活一段時間以后覺得彭水語音較為“俗氣”,于是他們即使是在回到彭水當地以后也故意帶上自認為“洋氣”的外地語音,他們覺得這樣才夠洋氣,這樣子的人多為年少輟學的在外務工者。其實各方言之間并沒有優劣之分,但有雅俗之分別。地方話又稱“土話”,所以這些人是嫌棄自己方言的“土”,才在他們自己的話語里加入了他們自認為很“洋氣”的語調。當然,也有些是因為從小就在外求學,或是久居國外的華僑,他們在短時間內無法講彭水方言,可是在待上兩三天之后,他們還是會講彭水方言的,不過在語音上自然不會是標準的彭水方言了,他們更多的時候講的是方言和普通話的混合音。
彭水縣屬于重慶市五大貧困縣之一,這里曾經交通不便,消息閉塞,商品經濟不發達,在這種小農經濟條件下,鄉鎮人口靠“趕集”來交換農副產品,再加上人口較多,這里的方言比較保守,受外界影響較小,也就是內部人員之間相互影響。可隨著社會的發展,經濟狀況有所好轉,人們開始走出這個貧窮閉塞的小縣城,來到大都市發展,最后回去的時候就帶回了滿口的“外地音”,當然這個“外地音”還是以帶著北方語音的普通話居多。同時也越來越多的外地人來到彭水工作,這樣他們自然就帶來了他們當地的語音,或者普通話語音。
四、普通話推廣的結果
隨著20世紀50年代,國家在全國范圍內推廣普通話以后,普通話進入彭水地區。但是畢竟推廣普通話是一個長期的、漸進的工作,普及普通話的任務至今沒有完成。因為多年以來講方言的習俗,導致了彭水居民,特別是彭水的一些文化程度較低的中老年人始終是學不會普通話的語音。而能夠學好普通話的幾乎都是學生,可是由于是在這樣一個方言區,學生除了在課堂上講普通話以外,課外大家都是用的方言。但是國家在全國范圍內推廣普通話,對大家講普通話還是有用的,大家為了相互之間交流的方便,已經在逐漸使用普通話的語音來作為一種共同語音。
總之,彭水方言里面的語音是處在不停的變化發展之中,而且這種變化是隨著普通話的推廣而逐漸趨向于共同語的。總之,彭水方言博大精深,里面還有很多值得我們去探究的。
參考文獻:
[1] 王福堂.漢語方言語音的演變和層次[M].北京:語文出版社.1999
[2] 楊月蓉.重慶方言俚俗語[M].重慶:重慶出版社.2006
[3] 黃伯榮,廖旭東.現代漢語[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作者簡介:廖星紅 性別:女學校:四川師范大學專業:2011級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