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燚寧
摘 要 要想培養高素質、合格的社會主義事業接班人就要全面加強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對著全新的形勢,要根據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所面臨的現狀,確定新的任務,以最積極的心態開創與之適應的新途徑,提出創新方法,以全新的思維方式面對思政教育工作,這對于高校順利開展思政教育工作有著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 思想政治 教育工作 創新
1 新時期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創新的體現
1.1 教育模式的創新
面對著全球化、網絡化的時代,社會面臨著轉型,只有思政教育體制改革不斷深入,充分結合新時期大學生的個性、學習和生活特點做出調整與創新,才能改進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時期的大學生已不再適合傳統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傳統的教育體制會受到教育內容或是教育觀念、方法等的限制而不能滿足新時期大學生的根本需求。因此創新就體現在教學模式方面,要通過教學內容與信息量的遞增,實現對于學生理論水平、解決問題能力的改進。針對新時期大學生的思想和觀念、思維的特點,思想政治工作走向現代化是一個趨勢,要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推向現代化,就要有一個開放的意識,通過對國外知識的借鑒,進行創新。思想政治工作不能只顧眼前,要能夠放眼未來,積極引導新時期大學生,讓他們有勇氣面向未來,為自己將來的發展奠定基礎。①
1.2 教育手段和方法的創新
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滲透到新時期大學生的各個方面,提高學生對于思政工作的關注度。傳統的沒有吸引力、感染力的書本教育已不能滿足信息化的發展要求,可以根據時代的特征,利用互聯網對學生進行教育和引導,充分發揮互聯網這種新型媒體的作用。針對新時期大學生的學習特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手段和方法方面都在創新,以顯性教育和隱形教育相結合的方式,潛移默化地將一些先進思想知識灌輸到學生的思想中,但是“灌輸”不僅僅是思想的傳達,更是一種交流,要通過不斷的創新,將教育的過程進行全方位的轉變。新時期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中要遵循“以人為本”的理念,不斷帶動思政教育手段的多元化發展。
1.3 教育理念的創新
要從實際出發,滿足新時期大學生的根本需要,滿足他們之間不同層次的需求,提高思政教育工作的針對性和實際效用。以人為本就是科學發展觀的核心,對于新時期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要貫徹“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要以新時期大學生為本,了解他們的行為特點,尊重學生,為了學生而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對現代的教育進行創新。只有這樣,才能改變現有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提高吸引力和感染力。但是新時期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創新工作是一個很復雜的工程,要求在思想、組織、管理、教育等多方面進行謀劃。
2 新時期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創新途徑
2.1 積極運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
新時期的大學生關注新的技術,喜歡網絡語言,所以面對著他們的好奇心,這就要求新時期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夠結合全新的技術手段,以此來吸引學生,進行知識的運用和創新。在平時的教學中,要充分體現先進的教學技術,讓教學變得“多元化”和“現代化”。新時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能缺少多媒體技術,它有很多優勢,像是能夠展示更加全面的信息;能夠集“圖、文、聲、像”于一體;能夠注意教學的互動性;能夠讓教學信息變得網絡化等等。這樣充實的課堂,想不吸引學生都難。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適當地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能夠讓學生更加直觀生動地了解思想的動態,激發他們學習的興趣,充分調動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從而提高了學習的效率。②
2.2 結合專業教學,開展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的教師在向學生傳授知識時,往往會涉及到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傳播。所以教師可以充分利用教材中可進行思政教育工作的因素,例如人文課程上,可以闡述馬克思主義世界觀、價值觀等內容;在自然科學課程上,可以闡述與辯證唯物主義相關的內容;通過介紹科學家的探索歷程和奮斗精神,講述愛國主義的相關知識,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及人生觀。高校的教師要以負責的態度,將學生的專業知識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各個環節之中,讓大學生能夠在生活中的各個方面體驗到思政的魔力。作為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教師要將思想引導和專業輔導有機地結合,這樣才能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反過來,教師的敬業精神、探索真理的創新意識、分析問題的思維方式也會影響學生的行為,這些都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學生最尊敬的老師都是能將專業知識講好,又能通過自己的言行身教教會學生如何做人的教師。只有將專業知識和思想政治教育結合起來,才能讓學生的頭腦里有提高思想政治修養的意識,讓學生全面發展。③
2.3 開展社會實踐
在大學中,社會實踐活動是學生比較重視的活動之一,它不僅是參觀考察,作為邁向社會的一個中轉站,還是與專業相結合的一個實際演練機會。只有通過社會實踐,才能讓理論應用于實際,對社會有更全面、更深入的了解,有了這些經歷,才能夠督促自己不斷完善和進步。因此新時期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以此為契機,讓學生在為社會服務的過程中,學習思政知識,增強社會責任感。像是在活動中,學生可以利用自己所學的知識為社區或是農村的老人做出自己的貢獻,能夠在這些活動中獲得一些滿足感,與此同時能夠加強個人對社會的服務意識。對于學生來說,志愿者也是一個很好的社會實踐機會,在實際的工作中體驗助人的樂趣,但對于相對較貧困的學生而言,也可以將其與勤工儉學有效地結合,這樣能夠解決自己的經濟壓力,能夠在勞動中收獲自己應得的價值。作為未來社會主義事業的接班人,社會實踐是大學生走向社會、了解社會的一個很好的途徑,因此,學校在進行社會實踐設計時,要考慮這些因素,幫助學生建立明確的目標,充分考慮自己將來的就業,更好地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為社會奉獻自己的力量。
由于時代的高速發展,人與人之間的社會關系也在發生著巨大的變化,人的思想、需求觀念也隨之不斷變化,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須緊跟時代的發展方向,用新的思路和方式解決問題。新時期的大學生有著更加活躍的思想,他們的觀念能夠跟隨時代不斷更新,這就要求日益增長的文化能夠滿足他們的需求。作為學科建設的新課題,新時期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創新顯得尤為重要,這不僅僅與高等教育的改革有關系,還牽扯到高素質人才的培養。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創新要堅守馬克思主義思想、觀點和方法,明確工作思路,以正確的原則創建全新的工作模式,增加思政工作創新的實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