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繼文
摘 要 “問題法”教學,不是由授課教師把現成的知識或結論告訴學生,而是依據教學大綱和教材向學生提出一系列精心設置的問題或作業,讓學生親自去查找發現知識來得出結論。這樣,學生不僅學習了知識、技能,更重要的是使他們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發展他們的認識潛能。
關鍵詞 專業課 “問題法”教學 講授
我國技工理論課教育當前存在的主要問題:學生創新意識不足,學習方式單一、被動、消極等,而學生模仿、實踐能力強。造成這些問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教育觀念、教育體制、考試制度和社會用人制度等原因,也有來自課程、教材、教師等方面的原因。改變教學模式,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優化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和學生之間的關系,由被動、服從改變為互動、和諧的新型的師生關系。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激發學生學習潛能。故而教師應注重變化,體驗不同的教學方法。
創新教學方法,變化學習手段,學生學習興趣足,效果好。教學實踐證明,精心編制各種教學教程教法,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和好奇心,培養學生的求知欲望,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的主動性,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意識傾向,促使學生主動地參與。
傳統的課堂教學是由教師依據教學大綱、教學內容以及所受對象的特征,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把“答案”或者“結論”直接傳給學生。而運用“問題法”教學,不是由授課教師把現成的知識或結論告訴學生,而是依據教學大綱和教材向學生提出一系列精心設置的問題或作業,讓學生親自去查找、發現知識來得出結論。這樣,學生不僅學習了知識、技能,更重要的是使他們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發展他們的認識潛能。
“問題”的設置不是簡單的思考題、問答題,而是授課教師在提煉本章節重點、難點、基本點的過程中,打破常規教學思路,結合授課對象自身水準而設計的由簡單到復雜、由易到難的一系列問題。學生利用教師提供的資料收集和整理,尋求問題的答案,從理論或實踐上檢驗論證自己的答案,得出應有結論。如果有不同結論,讓學生們展開討論。教師在“學生尋找答案”的過程中,幫助學生把已有的基礎知識、專業知識和相關知識同他們正在研究的問題結合起來,指導他們如何對比事物,如何思考,如何尋找問題切入點,從中發現目標,探索問題的基本要素。
例如教師在講授《鉗工工藝學》第七章——傳動機構的裝配中的第四節——蝸桿傳動機構的裝配時,可以這樣設計問題:
1 課前謀局
教師圍繞教學內容,認真研究每章節的導入,采用提出問題,設問思考,復舊入新等手法,為新課的引入鋪路搭橋。這樣使學生明確目標,激發學習興趣,提高求知欲望。結合學生實訓過程,帶領學生參觀齒輪減速機構、蝸桿減速機構和蝸桿傳動機構裝配過程;準備蝸桿傳動機構掛圖以及蝸桿傳動機構、圓錐齒輪傳動機構模型。
2 課中布局
教師在黑板上列出閱讀提綱,為學生提示方向,讓學生根據提綱、基礎教材和專業課教材有針對性探尋“問題”的重點、難點,使學生對本節課的新知識有初步的認識。要求學生順著提綱的思路,弄清知識的提出、發展和形成過程,弄清知識的來龍去脈,反復推敲。講授蝸桿傳動機構前布置“問題”:①本章節重點講解哪幾個方面?各自主要內容是什么?②蝸桿傳動機構類似于圓錐齒輪傳動機構,可以互換嗎?其特點是什么?③上述二機構技術要求上有何異同點?④針對各自技術要求,在裝配上有何異同?⑤蝸桿傳動機構與齒輪機構嚙合質量檢驗有何異同?
然后結合“問題”把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每個小組布置1~2個“問題”,由小組推薦一名學生解答問題。對學習中碰到的疑難問題,小組同學可以小聲議論,互相啟發,取長補短,教師來回巡視,指導學生閱讀,了解閱讀效果,掌握學生學習中存在的疑難問題和不足之處。時間控制在3~5分鐘。
對各小組學習中存在的困惑不解的問題以及新知識中的重點、難點、疑點,教師不急于講解、回答,針對疑惑的實質給予必要的點撥。讓學生參與教學活動全過程,自主探索學習,獲取知識,提高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使學生學會學習。在分析問題、討論問題中積極鼓勵學生大膽提出問題,表達看法,使學生在合作學習中互相探究,取長補短,通過再思、再議達到愛學、想學、會學的境地。對積極發言的學生予以表揚,對有獨到見解的給予肯定、鼓勵。即調動學生參與教學的積極性,促進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的發展,又培養了學生表達問題、展開交流的能力和合作精神?!皢栴}”解答完畢后,針對所有“問題”由學習委員收集不清楚的問題。教師串講問題,解惑答疑。經過討論、爭議、復議,學生掌握了本章節知識點,明白了設問方法,提高了學習興趣。通過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積極探討、多邊互動,創新了專業課講授的教學模式。
3 課后設局
經過分析、比較基礎知識,教具模型,由學生簡明扼要闡述各個問題,提醒學生注意力,探尋各個問題切入點,從而激發學生求知欲。然后結合“問題”以及本章節要求,明確蝸桿傳動機構應該掌握的知識,提示裝配中的注意事項。課程講解結束前,利用幾分鐘,導引下章節“問題”。 這樣,鞏固知識,精心設計,突出問題的思路,對在學習過程所出現的難點、疑點,既讓學生獨立思考,小組共同議論,又由教師提問或學生講授的形式共同學習,創造性地解決問題。
創新課堂教學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措施,進行課堂教學的改革實踐,大大增強了學生學習的凝聚力。學生由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學習,互相幫助,互相學習。在平等、寬松、和諧的學習氛圍中,學生積極參與教學,體驗成功,展現自己,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通過興趣轉移,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和自學能力。俗話說“得法者事半功倍,不得法者事倍功半”。從“問題”入手,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讓學生獨立思考,集組研討,自己去學習和探索,提高了學生思考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生自己獨立研究獲得的知識,理解得更深,記憶得更牢,有助于掌握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當然,學習方法多種多樣,因人而異,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有助于拓展自己的知識領域,發揮和挖掘自己的潛能?!皢栴}教學法”的講授意在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樹立獨立思考、集體合作的學習作風。即使學生離開學校,走上工作崗位后,沒有教師的指導,也能夠自覺不自覺地利用“問題”法不斷獲取新知識,增長才干,事業上有所突破,有所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