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師檔案】
尤春來,女,1979年生,無錫市錫山區港下實驗小學科學教師,無錫市小學科學教學能手,無錫市優秀教育工作者。曾執教《種子里面有什么》獲蘇教版小學科學全國錄像課評比一等獎,2010年參加江蘇省第四屆小學科學教師教學能手比賽獲一等獎,參加無錫市小學科學優質課評比,執教《簡單電路》獲一等獎,撰寫的多篇教學論文、案例在全國、省、市獲獎。
教學內容:《導體和絕緣體》(蘇教版小學科學五年級上冊)
教學時間:2011年11月10日
教學場合:“理解兒童與兒童理解”名校課堂巡禮(錫山站)活動
教學地點:無錫市港下實驗小學
教學班級:五年級4班
一、情境導入
師:(出示實物:斷開的簡單電路和銅鑰匙)同學們,上節課我們學習了簡單電路,老師這里就有一個簡單電路,如果把這個銅鑰匙接入電路中會怎樣?誰愿意來試一試?
(生1上來操作。)
師:發現什么?
生齊:小燈泡亮了。
師:老師這里還有一把塑料尺,把它接入電路又會怎樣呢?哪位同學再為我們做一下實驗,好嗎?
(生2上臺操作。)
師:發現了什么?
生齊:小燈泡沒亮。
師:是呀,看來在簡單電路中,銅鑰匙與塑料尺有一個不同的本領,它是什么呢?
生3:銅鑰匙能導電,塑料尺不能導電。
師:你能跟大家說說什么是導電嗎?
生3:導電就是讓電流經過銅鑰匙到另一邊去。
師:對,就是把電流傳導過去。
二、用簡單電路檢測物體導電性
師:除了銅鑰匙和塑料尺,課前我們還一起準備了一些常見物品,有哪些物品?誰來介紹一下?
(學生觀察桌上托盤中的物品)
生:物品有農夫山泉的瓶蓋、牙簽、鉛筆芯、棉布條、鐵釘、陶瓷片、鋁片、紙條、玻璃、鐵尺。
師:如果把它們分別接入簡單電路中,哪些也能像銅鑰匙一樣讓小燈泡點亮呢?想不想研究?
學生躍躍欲試:想!
(老師點擊課件打開實驗記錄表,結合課件講述。)
師:實驗前老師還有幾個提醒呢:1.每樣物品接入電路前,先對小燈泡是否能被點亮作出預測,可以用“√”或者“×”表示,預測記錄在表格這一欄。2.物品接入電路,重復檢測2-3次再記錄現象。想一想,為什么要重復檢測?
生:是因為要測測它們的導電性,一次可能不準確,可能當時電路接觸不好,多測幾次更加準確。
師:你說的有道理。第三個提醒,如果有時間還可以檢測身邊的感興趣的一些物品,記錄在表格下方。最后,小組同學分工合作完成實驗、記錄以及整理和統計。要求明確了嗎?請小組內右邊的同學從課桌里取出簡單電路和記錄單,開始實驗。
(學生實驗。教師巡視,提醒學生先預測再實驗。教師建議有的小組測試一下人體、水、講臺邊紅豆杉盆景中的泥土、植物枝條等。)
師:有實驗結果了嗎?
(學生簡單整理好材料安靜下來,有幾個小組電路還亮著。)
師:前面幾個小組真好,已經及時把電路切斷了,節約用電,后面的小組也把電路斷開,好嗎?
(后面幾個小組迅速斷開了電路。)
師:把物品接入電路,哪些物品能點亮小燈泡呢?
生1:能點亮燈泡的有銅絲、鋁片、鉛筆芯、剪刀。
師:有補充和不同的意見嗎?
生2:我們檢測了鋼筆蓋也導電的。
生3:我們檢測了文具盒也導電的。
師:材料盆中的鐵尺,它導電嗎?
生4:鐵尺可以導電的。
生5:我們檢測了鐵尺是不可以導電的。
師:怎么會有不同的結果?你們的鐵尺都是怎樣的?拿上來我們觀察一下。
(兩個小組分別把兩把鐵尺拿上來,一把是外面有油漆涂層的,一把是外面沒有涂層的。)
師:觀察一下,兩把鐵尺有什么不同?
生6:不導電的那把它不是鐵的。
師:老師這里剛好有磁鐵,你來測試一下。
(生6拿磁鐵分別測試兩種鐵尺,都能被磁鐵吸引。)
生6:都是鐵尺。
師:那怎么會一把導電,一把不導電呢?再觀察一下。
生2:那一把鐵尺外面涂了油漆。
師:是嗎?大家來觀察一下。
(教師把尺子給周圍同學觀察。)
眾生:是有油漆。
師:到底是不是因為油漆才不導電呢?那我們在邊緣已經磨損掉油漆的部位來測試一下。
(教師給剛才的第二小組測試,在兩端油漆已經磨損掉的部位檢測,小燈泡亮了,學生很興奮。)
師:告訴大家,情況怎樣?
第二小組學生:亮了,亮了。
師:感謝剛才仔細觀察又積極思考的同學,讓我們又認識了一種不導電的物質:油漆。好,歸納一下,能夠讓小燈泡點亮的有哪些材料?
生:有鋁、銅、鉛筆芯、鐵。
師:鉛筆芯的主要制作材料是石墨。
(師板書:鋁、銅、鉛筆芯(石墨)、鐵)
師:那么哪些物品接入電路,不能點亮小燈泡呢?
生1:有小木棒、玻璃片、塑料蓋、棉布條。
師:還有補充或不同意見嗎?
生2:我們還檢測了水,水也不能導電。
師:研究水很有意義啊!還有補充嗎?
生3:人體也不能導電。
師:研究人體也非常有意義啊!
生4:我們還研究了紅豆杉盆景中的泥土和枝條,都不導電。
師:你們真會研究,研究了這么不同尋常的東西。好,概括一下,哪些材料不導電。
生1:有木頭、陶瓷、塑料、橡皮、棉布、玻璃。
師:橡皮的制作材料是橡膠。
生2:還有水、人體、泥土、枝條。
(教師邊聽邊板書:木頭、陶瓷、塑料、橡膠、棉布、玻璃、水、人體、泥土、枝條)
師:科學上把像銅、鐵、鋁這些容易導電的物質叫做“導體”。當然導體還有很多,一般金屬都是導體。我們把像木頭、塑料、玻璃、陶瓷等不容易導電的物質叫“絕緣體”。絕緣體也有很多。
(板書:導體:……絕緣體:……)
師:對剛才的檢測結果,有沒有疑問呢?善于質疑也是一種良好的科學品質啊!
生1:我想知道兩個導體放在一起,還會不會導電。
師:那你認為呢?
生1:我認為還會導電。
師:其實你想的很對。其他同學對檢測結果還有疑問嗎?
生2:我就是想不通鉛筆芯為什么能導電。
師:可是事實就是這樣,這和它含有的物質有關,感興趣的話課后可以繼續研究,好嗎?剛才有幾個小組測了人體,測試結果是不導電的,你們覺得人體是導體還是絕緣體呢?
生3:我認為人體是導體,因為我以前被電蚊拍觸過電。
生4:我本來也認為人是導體,因為我以前體會過人與人觸電的感覺。
師:啊?那你詳細跟大家說說。
生4:就是我和另一個同學手接觸的時候,“啪”的一下觸電,很痛。
師:哦,你說的其實是靜電。
師:這個小組還測試了水,你們認為水是不是導體呢?
生5:我認為水是導體,因為我以前聽爺爺說過,有人去河里捉魚,用電棒戳到河里,魚就都浮起來了。
師:哦,在這個過程中,電棒上的電流是靠誰傳導出去的?
生5:靠水。
師:這幾位同學也很會分析和思考。
三、用精密儀器檢測物體導電性
師:現在,我們原本的一些認識和剛才的實驗結果產生矛盾了,我們怎么辦?
眾生:繼續實驗。
師:老師這里還有一個比較精密的儀器——驗電球。它里面也有一個簡單電路,我們把銅絲接進它的電路中,看到了什么?
(教師演示:把銅絲接入驗電球的電路中,驗電球亮了。)
眾生:亮了。
師:用這個驗電球來測試一下人體是否導電,誰愿意試一試?
(很多學生舉手,老師請一個學生上來演示,指導他把兩只手分別捏住驗電球上兩個接點。)
師:看見什么?
眾生:亮了。
師:這說明什么?
眾生:人體是導體。
師:對,人體是導體。還有誰也想來測試?
(很多學生舉手,老師邀請6個同學上來。)
師:很多孩子都想測試,我們把他們都連進這個電路中吧,誰有辦法?
生:讓他們手拉手連起來。
師:好主意。
(臺上六個同學拉起手測試,驗電球亮了。)
師:發現什么?
眾生:亮了,亮了。
師:下面的同學,你們也想連進這個電路中嗎?
眾生:想!
師:大家站起來,我們全班要拉成圈。兩豎排的孩子分別拉成大“U”形,兩頭中間的兩同學拉起手,講臺前面的同學拉成一排,和下面的同學連接起來。
(教師組織全班同學拉成圈。)
師:線路這么長,老師也不確定會不會出現意外情況。男女同學,大家把手握緊。仔細看驗電球,發現什么了?
(驗電球中的燈光有些弱。)
前面的學生興奮地:亮了,亮了。
(老師把驗電球接到班級中間同學的手里,讓后面的同學也看到驗電球亮了。)
師:微小的電流一定流過了每一個同學的身體。好,大家回到自己座位。驗電球果然不同尋常。測試了人體,那么水呢?剛才那個小組請你們用驗電球再來檢測一下吧。
(老師在驗電球兩接點上分別接上導線,請小組同學檢測水,燈亮了。)
師:看見什么?說明什么?
生1:燈亮了,說明水是導體。
師:觀察一下亮度,和剛才測試人體時的亮度相比,有什么不同。
生2:現在亮度高,測試人體時亮度低。
師:你知道這說明什么嗎?
生2:說明水的導電能力比人體強。
師:說的很對。還有泥土和植物的枝條呢?請第一小組再為我們測試一下吧。
(第一小組用驗電球測試泥土和枝條,燈都亮了。)
師:現在我們要修改一下剛才的結論了。你看,精密的儀器可以提升我們的認識。
(師修改板書,把人體、水、泥土、植物枝條移到導體一欄。)
師:要是老師沒猜錯的話,肯定有同學心里在想用這個驗電球再來測試一下其它絕緣體,是不是?
眾生:是。
師:能這樣想,說明你的思維很嚴謹。另外4個小組準備一種絕緣體,我走下來,你們夾上去檢測。
(老師帶著驗電球來到后面的小組中,分別檢測了塑料、橡皮、棉布,驗電球均不亮。)
師:現在這個小組要再重新檢測小木棒了,先猜一猜,小木棒接上去會出現什么情況?
生1:會導電,因為剛才我們檢測了植物枝條,是導體,它們都是木頭。
生2:我覺得不會導電,因為小木棒是干的,枝條是有水的。
師:到底誰說得對,我們來測試。
(學生測試,驗電球燈不亮。)
師:情況怎樣?
生3:不亮。
師:為什么同樣是小木棒,枝條能導電,這個木棒不導電?
生4:這個小木棒是干的,枝條是含有水的。
師:你的想法和剛才的那位同學一樣,你們的意思是木頭含有了水,就能變成導體,能證明嗎?
生4:把這個小木棒弄潮濕了再來檢測。
師:那你試一試。
(生4把小木棒蘸潮濕了測試,驗電球燈亮了。)
眾生:亮了,亮了。
師:是呀,通過研究我們發現了絕緣體和導體的區分不是絕對的,環境變了,絕緣體就有可能變成導體。那么,在剛才的檢測中我們發現不同的導體導電能力還有差異。
(出示實物:飲用純凈水、河水、鹽水和萬用表)
師:老師帶來了三種水:飲用純凈水、河水、鹽水。不同的水,導電能力一樣嗎?我還帶來了更精密的儀器——萬用表,它也可以幫我們檢測物體的導電性。(師邊說邊在實物投影演示,學生觀看屏幕)選擇恰當的電阻檔、校零。看見指針了嗎?
眾生:看見了。
師:檢測時,指針如果偏轉,說明物體能導電,偏轉角度越大,數據越小,說明導電性越強。我們先測飲用純凈水,情況怎樣?
(教師用萬用表測試純凈水。)
生1:指針沒動。
師:真的沒動嗎?再測一次,仔細看指針。
生2:我發現表上的指針動了一點點。
師:我們再測河水,把檢測頭擦干凈。看第一排數據,指針在哪兩個數值之間?
(教師用萬用表測試河水。)
生3:指針在100到50之間。
師:檢測頭擦干凈,測鹽水,指針在哪兩個數值之間?
生4:指針在30到50之間。
師:這些數據能說明什么?
生5:說明鹽水導電性能不強,飲用純凈水導電性能很強。
師:你剛才可能沒有聽清楚,其實檢測值越小,說明導電性越強。所以三種水中導電能力最弱的是那一種?
眾生:純凈水。
師:導電能力最強的是哪種?
眾生:鹽水。
師:是呀,更加精密的測量工具,讓我們對導電能力的認識進一步深化。
四、拓展和應用
師:其實科學家對物體的導電能力是非常關注的,他們一直在研究導電能力超強的物體,這就是超導材料。
(課件出示圖片:超導磁懸浮和電影《阿凡達》懸浮山畫面)
旁白:科學家發現,有些金屬在極低溫度下會出現超導現象。超導應用廣泛,其中之一就是超導懸浮。看過電影《阿凡達》嗎?影片中一座座山峰懸浮空中,美妙奇幻。人們不禁在想,是什么力可以把笨重的山體都懸空托起呢?你可別以為科幻片中的一切都是虛構編造的,其實懸空托起重物是有科學依據的,超導體在極低溫度下可以產生巨大的磁力,能托起重物,這就是超導懸浮。但是像電影中的常溫超導情形,是全世界的物理學家盼了100年還沒有實現的夢想。
師:超導美好的應用前景,吸引無數科學家為之奮斗。那我們就來關注一下生活中導體的應用吧,老師帶了一些常見的電工材料和工具,大家里里外外觀察辨認一下,哪部分是用導體制作的,哪部分是用絕緣體制作的,它們各起什么作用。請各小組把原先的材料整理好放進課桌,小組左邊的同學從課桌中取出新材料,開始觀察。
(學生小組活動,拆開常見電路器材觀察。物品有:導線、開關面板、老虎鉗、螺絲刀、插頭、絕緣膠帶等。)
師:對這些物品有了哪些新的認識呢?誰來分析一下?
生1:這個是我們家里都有的插座,中間的是鐵的,外面的是塑料的,因為里面的鐵可以幫我們把電流輸過來,外面的塑料是防止觸電的。
師:糾正一下,這個插座里面導電的部分是銅,不是鐵,銅是黃色的。
生2:這個開關,后面幾個金屬是銅,外面是塑料,外面的塑料防止人觸電。
師:這兩樣電路器材外面部分都是什么材料?
眾生:絕緣體。
師:里面需要導電的部分是什么材料?
眾生:導體。
師:誰來繼續介紹?
生3:這是螺絲刀,后面部分是絕緣體,前面是鐵做的。
師:用螺絲刀修理電路時,手要握在哪里?
生3:握在后面絕緣體上,不能碰到前面金屬部分。
師:繼續介紹。
生4:我介紹的是導線,它外面都由絕緣體包裹,里面的銅絲是導體。
生5:我介紹的是老虎鉗,它前面是鐵的,是導體,后面部分是絕緣體。
師:分析了這么多電路器材,我們發現它們外表面都是絕緣體,目的是防止觸電,而導體都是在內部,為了通電流。課后可千萬不能私自去拆家里的開關、插座等電器哦。生活中處處要注意安全用電,看看人們的這些做法安全嗎?
(課件出示圖片:濕手開開關、濕抹布擦電燈)
生1:我覺得都有危險,因為水是導體,濕手開開關和濕毛巾擦燈泡都會觸電。
師:可是開關外面不是有塑料保護嗎?
生2:因為水滴有可能會從縫隙里滲進去。
師:你說得非常對。再來看這種情況。
(課件出示圖片:濕衣服掛在電線上)
生3:我覺得這樣也不安全,因為濕衣服也會導電。
師:導線的外面不是都有絕緣體包裹的嗎,電傳導不出來呀。
生4:可是我們研究過絕緣體遇到水也會變成導體。
師:你說的有一定道理,另外,如果絕緣皮破損了,或者老化了,電就都會從濕衣服上傳導過來,所以這也是危險的。再看看他們在干什么?
(課件出示圖片:高壓電線下釣魚)
生5:他們在高壓電線下釣魚,這樣有危險,如果魚線甩到高壓電線上,會觸電,因為魚線有水。
(點開網頁:釣魚少年魚竿觸電身亡)
師:是呀,在高壓電線下釣魚是相當危險的,這不是危言聳聽,網上的這個新聞,講述的就是一個10歲小孩在高壓線下釣魚,觸電身亡。再來看看他們又在談論些什么?
(課件出示圖片:兩位頭戴安全帽的電路工作人員與一位放風箏的人交談)
生:他們在談論,這里有電線,不要在這里放風箏,因為如果是下雨天,風箏線潮濕了,碰到高壓電線會導電,很危險。
師:你說的非常有道理,掛在電線上的風箏,如果潮濕了變成導體,還有可能引起電路短路呢。
(課件出示圖片:掛在兩電線間的風箏劇烈燃燒)
師:我們討論了這么多,有的同學肯定在想,既然電對人體有危險,那么我們干脆就不要用電吧,這行嗎?
生:不行,如果不用電的話,我們就不能用電燈、電腦,電飯鍋也不能燒飯了。
眾生笑。
師:是呀,電在生活中發揮的作用實在是太大了,科學技術永遠是雙刃劍,有功也有過,關鍵是我們要科學合理地應用。認清這些安全標記,有助于我們提高警惕,避開電的危險。
(課件出示圖片:各種小心觸電的標志)
師:關于用電安全、關于導體絕緣體,其實還有很多學問呢,課后還可以繼續研究,但是千萬不能拿家里照明的電做實驗!
這節課就上到這里,下課。
(尤春來,無錫市港下實驗小學,214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