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韜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的高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通信業迎來了蓬勃發展的機遇。與此同時《安全生產法》和《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的頒布實施,給通信施工提出了更加嚴格的要求。落實安全生產的人員管理、前期準備、過程控制和現場管理責任,是安全工作的重點。文章通過對安全事故發生的原因及安全管理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提出了加強通信工程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及其措施。
關鍵詞:通信施工安全施工現場管理
中圖分類號:TN91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2)08(c)-0162-01
1我國通信施工現場安全管理存在的問題
建筑安全管理的對象是生產中的一切人、物、環境的狀態管理與控制,安全事故的發生是起因發展到結果的一系列因素構成的連續過程,事故是一個變化過程,發生變化的原因是由于不利因素的擾動,事故是人與物的不安全因素相互交叉引發的結果,交叉的時間與空間又因為因素的不斷變化而更新。事故發生的原因歸納起來有以下五個:人、機、料、法、環。
(1)從人的因素來講,一方面企業大部分施工人員來自于農村,文化層次不高,沒有受過正規的安全教育和培訓,相關知識缺乏,安全意識淡薄。另一方面,部分企業安全管理人員,對安全管理認識不足,存在著重進度、輕安全的錯誤思想,有的心存僥幸,冒險蠻干,缺乏應對和處理特殊及突發事故的能力和相關知識,造成事故擴大,損失增大。
(2)從機械的方面來講,有的企業舍不得增加安全投入,對陳舊老化機械設備維修、更新不及時,造成帶病運轉;設備本身無法實現操作失誤和設備出現故障時,設備能自動發現并自動將其消除,從而確保人身和設備安全。同時不裝設安全防護裝置無法保證人機系統安全。
(3)從材料的方面來講,通信建設當中的材料沒有達到國家標準,無法滿足網絡需求,對網絡安全造成影響。
(4)從管理方法來講,有的企業內部管理不到位,制度和崗位責任流于形式,施工現場安全工作處于盲從和無序狀態。
(5)從環境因素來講,有的企業對作業場地的客觀因素和作業面的多面性認識不足,造成一些隱患不能及時發現和排除。
2加強通信施工現場安全管理的探討
通信建設引入全面質量管理的精髓思想,提出以人為中心的管理原則,通過主動式管理進一步提升網絡質量,預防事故,消除隱患,促進安全生產。管理內容包含計劃、控制和改進,運用連續的滾動PDCA循環的管理方法,以全單位、全員為管理對象,管理范圍更加寬廣,達到持續提高工程建設整體素質的管理效果。
全面質量管理以“預防、改進”為核心,從“管結果”轉變為“管因素”,根據影響安全的各種因素,抓住主要矛盾,以系統科學中“全局觀點”和“全局最優為”原則,做到“三全一多”。即全面的安全管理、全過程的安全管理、全員參加的安全管理以及科學的、多種多樣的安全管理方法。
根據項目分解,我們發現現場的實施操作主要由高處作業、動火作業、動土作業等作業點構成,這是影響現場施工安全的基本單元。因此,我們要將關鍵作業點作為首要的管理目標,從加強作業點管理入手,提高施工現場安全管理的效率和效果。同時,引入全面質量管理理論對施工現場風險要素進行全面但有針對性的管理,將安全生產的思想貫徹到具體的操作細節中,推進現場作業管理。以關鍵作業點為基本管理單元的現場管理模式,打破了專業壁壘,滿足了一體化運作的要求,全面覆蓋了各專業的現場管理,填補了通信建設現場管理的空白。
對于每個關鍵作業點的實施操作可以分解為前期準備和具體操作兩個內容,而作業人員管理是必不可少的。因此,要做好現場安全生產管理,必須以作業點為目標,圍繞人員要求、前期準備和過程控制三個維度開展工作。在成熟而健全的管理制度作為保障的基礎上,對施工現場關鍵作業點的管理上通過三個管理維度全面而有效的管理清除現場管理的死角,從而達到卓越現場的管理目標,構成了卓越現場4P管理模型。在施工現場運用4P管理方法規范現場管理,指導實施人員安全操作,從而實現整個建設大團隊現場管理水平的提高,減少現場安全生產事故的出現,促進安全生產工作再上臺階。
34P現場管理的內涵
“安全第一,預防為主”。卓越現場4P管理體系架構模型以健全的管理制度為基礎,其管理內容包括人員要求、前期準備、過程控制三個管理維度;分為二十一個關鍵作業點的管理。
(1)人員管理。人是生產經營活動的主體,是工程項目建設的決策者、管理者、操作者。因此,實行資質管理和各類專業從業人員持證上崗制度以及加強施工人員的技能和安全生產知識的培訓等是保證人員素質的重要管理措施。
(2)前期準備。從時間順序上劃分,前期準備是現場施工管理的第一步,是工程得以順利開展的基礎。前期準備主要是針對機器的因素、材料的因素、方法的因素以及作業環境的因素進行管理。前期準備階段的主要工作內容包括:技術方案的確認、工器具準備、材料準備、風險控制點、施工現場布置及安全防護用品的配備等。
(3)過程控制。從時間順序上劃分,過程控制是現場施工管理的第二步,是現場管理保證安全生產的重點。其主要工作內容涉及到工程實施階段和收尾階段兩個部分。在機器的因素的控制上,強調機器的按章使用和操作。在方法的因素的控制上,側重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藝的落實。環境的因素的控制上,著眼于施工過程中安全隱患的消除和控制。
(4)卓越現場。卓越現場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零違章、零隱患、零事故”是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的最高目標。其次,工程建設在質量、造價、進度方面都達到或超出標準要求。第三,在施工現場的布置上區域劃分明確,指示清晰,對施工人員及過往行人起到明確的警示、警告作用,從而真正起到促進安全生產的作用。施工現場在施工過程中在垃圾、揚塵、噪音、有害氣體、工作時段等的控制上得到周圍群眾的好評。
(5)關鍵作業點。關鍵作業點分為:登高作業、吊裝作業、立桿作業、頂管作業、開挖坑道作業、敷設吊線作業、打孔作業、安裝走線架作業、管線井作業、電梯井作業、設備安裝、電池安裝、設備加電作業、室內線纜布放作業、室外光纜布放、調測作業、割接作業、野外臨時電用電作業、機房臨時電用電作業、動火作業、設備搬運。
4結語
工程安全生產管理,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這是我們黨和國家的一項重要政策,是社會主義企業管理的一項基本原則。安全生產事關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關系到國民經濟持續發展和社會穩定的大局。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社會,實現經濟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的需要。施工企業應注重安全與生產的統一,寓安全于生產之中,并對其發揮促進和保證作用。安全管理是生產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安全與生產在實施過程中,應密切聯系在一起。
參考文獻
[1] 成虎.工程項目管理[M].東南大學出版社,1997.
[2] 吳濤.施工項目經理手冊[M].地震出版社,1999.
[3] 建設項目工程總承包管理規范,GB/T50358-2005[S].
[4] 安全生產法[EB/OL].百度文庫.
[5] 中國移動.卓越現場4P管理體系.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