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永君
摘要: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是素質教育的核心任務,創新意識的培養是現代數學教學的基本任務,提高實踐能力是數學教學的總體目標之一。初中階段是學生形成良好數學素養的黃金時期,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是初中數學教學的首要任務。
關鍵詞:初中數學創新意識實踐能力培養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2)08(c)-0187-01
“創新能力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1],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是素質教育的核心任務。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也明確指出“創新意識的培養是現代數學教育的基本任務,應體現在數學教與學的過程中”,“提高實踐能力”也是數學課程總體目標的重要內容。“數學課程還要特別注重發展學生的應用意識和創新意識”[2]。因此,數學教學中要充分挖掘課程資源,引導學生主動探索,勇于實踐,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在教學實踐中,應注重以下幾個問題。
1重視數學史教學
通過數學史的學習能使學生體會數學對人類文明發展的作用,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加深對數學的理解,感受數學家的嚴謹態度和鍥而不舍的探索精神。更重要的是通過數學教學能使學生對所學知識背景產生更深入的理解,認識數學絕不是孤立的,它與其他學科密切相關,是其他學科的基礎。認識“數學問題—數學猜想—數學論證—數學檢驗—數學知識”的知識形成過程,有利于培養正確的數學思想方式。學習中國數學家、數學成就還有助于愛國主義教育,增強民族自豪感;對比國內外數學成就,更能激發學生立志成才,繼承和發揚祖國優秀文化的責任感。
2凸顯探索過程
正如恩格斯所言,思維在那些中間環節上應該給予必要且耐心的逗留。在數學教學中不僅要講概念、法則、定理、定義、公式以及思想方法的結論,更重要的是剖析這些結論的形成過程,也正是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重要環節。如七年級數學“有理數乘除法”一節,大多數老師只把“兩數相乘,同號得正,異號得負,并把絕對值相乘”這個法則灌輸給學生,致使學生只會算數,而不能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教學中,可以把過程性研究“蝸牛爬行問題”編成小劇,讓一名學生在講臺上現場表演,其他學生積極參與,寓教于樂,輕而易舉地得出法則,學生更容易把類似實際題轉化為“蝸牛爬行問題”予以解決。
3充分挖掘教材資源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七~九年級數學內容更充實,更具實踐探索性。“章導引”、“閱讀與思考”、“實驗與探究”、“觀察與猜想”、“數學活動”、“信息技術運用”等都是豐富的課程資源,學生可以充分利用這些資源進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創造創新。在實施這些“綜合與實踐”項目時,老師要放手讓學生參與,啟發和引導學生進入角色,組織好學生之間的合作交流,并照顧到所有的學生。老師不僅要關注結果,更要關注過程,不要急于求成,要鼓勵引導學生充分利用這些“
綜合與實踐”的過程,積累活動經驗、展現思考過程、交流收獲體會、激發創造潛能。
4“一題多變”,培養發散性思維
初中數學教材中的作業題有“練習”、“復習鞏固”、“復習題”等,這些題目的設置注重基礎,突出重點,強調普遍性和通用性,但又按“復習鞏固”、“綜合運用”、“拓廣探索”等不同等次設計,適合于不同認知水平和能力的學生參考使用。教學實踐中不但要用好這些資源,而且要更好的拓展這些資源,“一題多變”則能使這些練習題成為學生學習的不竭源泉,還能更好地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有利于學生創新。最基本的方法有變題設、變結論、變情景、變圖形、變數據等。通過“一題多變”訓練,克服學生思維定勢,使他們善于從不同角度分析問題,活學活用,勇于創新。
5合理運用多媒體
多媒體具有傳統教育手段不可比擬的優點,在數學教學中能創設生動逼真的教學情景,能使無形、抽象、靜止、枯燥的研究對象變得有形、直觀、動感、有趣。對調動學生積極性、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創新意識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多媒體的運用把“雙刃劍”,濫用可能產生電腦代替人腦的不利因素。防止把講課、作業、評價、板書都由電腦包攬,把課堂教學演變成高科技“填鴨式”。例如函數教學中,電腦繪圖,可謂簡捷、準確、直觀、省時省力,但學生不親歷“列表、描點、連線”的過程,就不可能深刻認識數形統一的思想。
6研究開發教具、學具
數學教學中用具體模型和直觀教具進行說明和演示能使抽象的知識形象化、具體化,運用教具、學具教學,能化繁為簡,化難為易,提高教學效果。師生共同研究開發制作教具、學具,對培養學生創造意識和實踐能力更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實踐教學中,幾何體及其側面展開模型、函數圖像演示教具、多邊形輔助教具、圓的演示教具、概率實驗材料等,都可以大量運用于教學實踐中。但學校現有的教具、學具不但數量少,而且過于陳舊,師生在教學過程中共同研究開發制作與教材配套的教具,能促進師生教學相長,開發教學資源,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總之,動手操作、動腦思考、合作交流,勇于實踐,開拓創新是數學教學永恒的主題,只有廣大教育工作者堅持不懈,不斷總結經驗,就一定能培養出大批創新型人才。
參考文獻
[1] 江澤民.在全國科學技術大會上的講話[R].1995.
[2] 教育部.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S].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