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健 楊光輝 溫巍 蔣林
摘要:本文以在三峽庫區具有很強代表性的萬州高筍塘中心區控規編制為例,探討了針對三峽庫區城市舊城中心區控規編制的一般性方法。
關鍵詞:近郊型小城市城市建設
中圖分類號:TU98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2)08(c)-0191-02
1項目背景
三峽移民搬遷至今已有近二十年歷史,高筍塘片區作為萬州區現狀城市中心,其城市建設方面所存在的問題在三峽庫區城市中具有很強的代表性。高筍塘城市中心區是在現狀城市舊城的基礎上發展而來,先天條件不足。建設時受制于萬州當時欠發達的經濟條件、移民搬遷工期要求等諸多因素,留下了很多遺憾。城市現狀存在的人口密度、局部建設強度過大、交通擁堵、公共綠地奇缺、教育配套不足、商業服務水平不高、城市風貌特色缺失等方面問題,嚴重影響了城市的總體特色風貌及宜居程度。面對市民要求提升城市品質的強烈愿望,萬州區政府曾多次邀請國內知名設計單位開展該片區的控規編制工作,均因編制所涉及的問題矛盾過大而未完成。2008年,重慶市規劃設計研究院承接了此項工作,規劃于同年年底獲得通過,受到與會專家的一致好評。與會專家認為:該規劃現狀問題分析準確,技術思路清晰、巧妙,規劃結論說服力強,規劃成果具有很好的可操作性,對同類型的三峽庫區舊城中心區的控規編制具有較好的示范作用。
2規劃構思
在科學發展觀指導下,規劃編制抓住所有城市建設存在問題中,局部開發強度過大這一關鍵性問題,兼顧宜居城市打造與城市經濟開發兩方面需求,合理確定規劃區宜居開發總量,劃定保留區域與改造區域,完善基礎設施配套,加強開發強度分區布局研究和控規中的城市設計引導,以此一系列規劃措施破解高筍塘片區建設發展的難題。
3主要內容
3.1 規劃范圍與規模
本次規劃區位于萬州主城區八大組團城市結構中的高筍塘組團,分為Ⅰ、Ⅱ兩個管理單元,規劃用地總面積約為761.35公頃,規劃人口20.8萬人(如圖1)。
3.2 規劃目標
在項目開展之初,規劃確立改善城市形象、用地功能調整、基礎設施完善、增綠留白減密度、實施可操作性五大目標。
3.3 規劃建設總量
通過宜居環境開發強度案例對比和按小康人均居住標準、上位規劃給定的高筍塘組團規劃人口倒推規劃區建設總量兩種方法,判斷規劃區適宜的建設總量約為1350萬平方米。在此基礎上,合理確定公共服務設施配套數量。
3.4 規劃改造區域
依據規劃目標,規劃按迫切需要改造和具有改造可能兩項標準,劃定沿長江濱江區域、功能置換改造區域、功能強化改造區域、城市景觀改造區域、設施完善改造區域范圍(如圖2)。
3.5 交通規劃
規劃區內現狀地形和建設情況復雜,路網系統性、線型差,道路等級低,場站設施嚴重缺乏。規劃通過對路網系統的梳理,采用增設高架橋、隧道等方式,打通新城路、王牌路等多個交通瓶頸,新增四處公交站場、四處公交首末站和七處社會停車場,并布局發達的步行道系統。
4創新與特色
4.1 分析問題,抓住要害
規劃區現狀城市建設矛盾較為突出,規劃編制面對政府、市場、市民等多方利益訴求主體,處于增量、減量皆難的境地之下。在紛繁復雜的問題中,本次規劃抓住提高“城市宜居度”這一要害問題,提出建設量、用地量適當增加,人口及開發強度降低的規劃思路,并通過控制合理的規劃建設總量方式加以總體把握。
4.2 應對措施,針對性強
高筍塘作為具有一定歷史文化傳承和城市風貌特點的舊城城市中心,規劃針對其現狀存在的問題,在城市功能提升、城市風貌保護、人居環境改善、交通系統組織、公共空間營造、公共配套服務水平提高等方面提出應對措施。在形成規劃應對措施過程中,突出了案例對比分析、定量分析方法的重要作用。
4.3 總量控制,方法獨特
本次規劃主要通過案例分析山水環境相似的主城濱江地區合理開發強度的角度入手,推導規劃區適宜的開發建設總量,得出結論的方式較為直觀和獨特,說服力強(如圖3)。
4.4 指標控制,技術創新
本次規劃中的容積率指標控制,摒棄了傳統控規編制中僅按技術規范規定或者編制者個人經驗進行地塊容積率賦值的方式,利用強大的GIS地理信息分析平臺,通過對交通、地價、城市風貌、歷史文化、景觀視線等多因子疊加分析,得出合理的容積率強度等級分區,在建設總量控制的前提下,進行合理的地塊容積率賦值(如圖4)。
4.5 城市設計,積極探索
規劃中的城市設計內容不流于形式,通過GIS三維視線分析的方式進行建筑限高控制,在充分尊重城市自然環境和歷史文化傳承的基礎上,提出江城門戶、山城步道、太白聽濤、西山晚鐘、天仙煙影、平湖觀月、城市陽臺、城市客廳八大城市設計要素(如圖5)。
4.6 公交優先,重視分流
本次規劃采用公交優先的設計理念,重視公交配套設施的布局,有效引導公交出行。在用地緊張的中心區域,通過復合開發、立體建設等手段,新增白巖路首末站、國本路站場等公交場站設施。為有效分流機動出行,在現狀步道基礎上,共布置三十一條步行道,對于坡度較大的路段,規劃預留設置電動扶梯的可能性,以此提高步行舒適度。
5項目實施情況說明
萬州區人民政府萬州府函[2008]221號文件批復了該規劃。規劃自實施以來,填補了萬州區建委在該片區規劃管理依據方面的空白,有效指導了高筍塘片區的建設發展,對舊城保留區進行了有效管控,對改造區的公共空間打造、街景立面整治、城市品質提升發揮了有效作用。規劃管理部門在規劃實施和規劃管理中嚴格執行批準的控規,并結合控規組織完成了《萬州濱江環湖地區城市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