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延舉
摘要:分析公司一期水源地—— 中村水源地的現狀,以及在公司水源供給方面所處的位置,并探討解決方案。
關鍵詞:水源地現狀解決方案
中圖分類號:TU99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2)08(b)-0145-01
煙臺地區是山東半島淡水匱乏地區。對于發電廠來講:沒有可靠的淡水資源的保障,那么這個發電廠就等于走向滅亡。我公司共有三期工程,設二處水源地:中村河水源地河和黃水河水源地,兩處均為地下水,兩水源地分別位于廠址以東11km和23km處,均開采第四系沖洪積層孔隙水,含水層巖性為中粗沙、沙礫石、礫卵石層。1984年投產初,一期工程所用水源為中村水源地之水,水源豐富。原中村河水源地地下水埋深28.8~31.0m,單井涌水量在100m3/h以上,隨著工農業的發展,對水資源的開采利用量加大,地下水位遂年下降。
1中村水源地的現狀
中村河水源地共有9眼井,分別安裝10JD和8JD兩種型號的深井泵,從1984年投產后最初幾年運行情況良好,后因為天氣干旱,地下水位下降,上水量不足(或不上水)、深井泵在井中太深、傳動軸過長,導致經常斷軸、揚水管錯開,泵體掉入井。為此于1996年中村水源地被迫停運。
2中村水源地缺水問題解決方法的探討
2001年開始,我們陸續在水量較好的#4、#2、#1井,將原深井泵更換成潛水電泵,更換后三眼井恢復供水,每小時共可出100立方,這說明中村水源地具有一定的供水潛力。
考慮到以后公司機組擴容、發展對水資源的需求,建議對中村水源地深井、設備、管道系統進行恢復性大修。大修后可使中村水源地深井全部供水,等于重建一個水源地,解決因地下水位下降,黃水河水源地單一供水不足的現狀。
具體步驟如下。
(1)由于我公司一期中村水源地管道系統自1996年停運以來,受外來因素的損環和自身腐蝕的原因,管道系統已不可利用。我們根據當前供水管道材料的信息情況,將一期中村水源地管道系統更換為一種新材料:增強超高分子聚乙稀工程塑料管道。此管道具有:①增強的抗拉強度和承壓能力;②高抗沖擊性好;③抗腐蝕性和高耐磨性好;④輕質、柔韌,安裝便利等特點。恢復中村水源地供水管道系統。
(2)對中村河水源地的8眼井(有1眼井有特殊原因不能利用)進行洗井。分別根據洗井的情況,安裝相應流量的潛水電泵。經過試驗:總的出水量不理想。每臺水泵的上水量僅為20~30立方/小時。
(3)針對中村水源地的現有狀況,我們查閱了大量有關中村水源地水文地質方面的資料,對當地農用井的情況也進行了深入的考查研究,決定在原泵房院內,重新打井,并在打井深度上加深到65~70m(原井深為50m)。我們首先在#5井和#7井做試驗。當鉆井至57~60m時,發現在原中村水源地水文地質關于探井的資料的基礎上,多找出了一道取水層。這表明在中村水源地原泵房院內重新打井的設想是正確的。為此,根據#5、7井的鉆井經驗,分別在上水量不足的#6、9、3、1、2井院內重新打井并獲得成功。為保證中村水源地總取水量的需求,我們又在中村水源地中心泵院內,靠近500立方水池的地方,鉆一眼井,補充總取水量。
(4)對新打的井視其洗井時的上水量情況,重新分別安裝合理流量的潛水電泵。經過試運行,中村水源地總取水量超出500立方/小時,完全可以達到備用水源地的目標,達到了我們對中村水源地的改造,相當于重新建立一個水源地的目的。
3中村水源地現存在的不足及解決辦法
由于在恢復中村水源地的工程中,管道材料和施工、賠償費用高,故在打井費用上考慮的不足,采用低價深水井水泥管。水井質量低一些。在試運行的過程中,出現水井淤積現象。我們采取了加裝防淤積套管,利用水泵的吸力將水泵下方的淤積沙抽出,效果良好。建議在以后的改造預算中費用問題應充分考慮,可提高深水井的質量。
原有管道的利用:對于管道的改造可考慮采用新工藝技術。
(1)管道在線修復翻新工藝—— 內襯管滑(拉)入襯裝(Sliplining)、無縫襯裝(Close-Fit Lining)、管道翻襯(Cured-in-Place Lining)、管道噴涂襯裝(Spray Lining)。
(2)在線管道更新工藝—— 爆(碎)管襯裝(Pipe Bursting)。
(3)非在線敷管工藝—— 非定(導)鉆技術(Impact Moling&Ramming)、定(導)鉆技術(Guid ed Boring&Directional Drilling)、頂管及微型隧道施工工藝(Pipe Jacking& Microtu nnelling)。這就要在施工前對改造方案進行對比,再決定哪種方案經濟、實用。
4結語
目前,中村水源地基本恢復正常備用狀態,這標志著我公司自1996年以來沒有備用水源地局面的結束,為我公司以后供水系統管道維修和供水安全提供了有利條件。這也在中村水源地改造完工后的供水管道維護檢修中得到驗證。也為由于干旱等原因荒廢的水源地恢復,提供了較好寶貴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