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森萍
摘要:我國教育信息化在當前已取得了一定成就,但長遠而言仍有較大的發展空間。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國教育信息化的發展現狀,指出了取得的主要成績,并說明了存在的主要問題,然后對我國教育信息化的發展未來進行了展望。
關鍵詞:教育信息化發展現狀未來展望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2)08(b)-0183-01
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開始全面進行教育信息化建設,即在教育的各個環節,通過使用先進的信息技術,實現教育的整體現代化方式發展,促進教育水平的不斷提高,以及人才培養模式的不斷完善。教育信息化自實施以來在十幾年的發展歷程中,取得了可觀的成績,對于改善教育狀況,促進人才向著現代化方向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1我國教育信息化發展現狀
1.1 取得的主要成績
1.1.1 教育信息化環境建設取得了較大成效
教育信息化環境主要包括教育的硬件設施以及軟件資源方面。首先,各級學校積極響應信息化建設的號召,不斷完善基礎性硬件環境構建,從計算機的購置到網絡環境的布置等各方面,進行了全方位的完善。當前學校網絡已由最初的校園網建設發展到了今天對數字資源的加快建設,多媒體教室的建設數量也不斷增加。其次,在軟件資源的建設上,不少學校通過加快校內網站資源建設,以及不斷豐富校內專業網站或網頁的內容,并分派專職教師提供咨詢服務等方式,使信息化網絡資源的利用效率不斷得以提升。
1.1.2 培養了大量信息化人才
通過多年的發展,我國教育信息化在培養信息技術專業人才方面取得了不菲成績。由于很多高校均開設了信息技術類專業,因此,使得信息技術專業性知識得以不斷延續和開拓發展,為我國教育信息化不斷實現新的進步奠定了基礎。
1.2 存在的主要問題
1.2.1 地區性應用水平不平衡現象
由于我國東、中、西部經濟發展水平存在不平衡現象,使得教育信息化的實現程度出現了不平衡現象,東部在教育信息化程度上取得了較大提高,教育信息化的應用層次已經達到一定程度。而同時,在中西部地區,因整體發展情況較為滯后,在教育信息化的實現程度上也較為落后,從硬件設施的購置到軟件環境的構建與東部地區相比,均還存在一定差距。
1.2.2 信息化資源建設不合理現象
教育信息化不僅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實現硬件設施的不斷配置完善,還需要在這個平臺山,不斷開發實用的信息化資源,實現教育信息化的現代化科學發展,但在當前還存在一些不合理的現象。首先,信息化資源的開發沒有兼顧當前我國教育的發展現狀,開發適應和滿足當下教育狀況的軟件資源。其次,信息化資源的開發與利用并沒有實現很好的銜接,有的信息化教育資源雖然就理論而言,確實是當下我國教育中需要亟待開發的項目,但理論與實際的應用往往還存在一定差距,部分開發者并沒有在開發前通過了解學校這一較小的教學環境,在合適宜的時間段進行信息資源的開發。
1.2.3 信息化資源的安全問題
部分地區或學校在進行信息化資源的開發建設中,并沒有充分意識到網絡安全的重要性,而往往更偏重于信息化資源的內容,這種缺少安全保證的開發方式,是極不利于信息化教育方式的科學化和長遠性發展的,對我國教育信息化水平的全面提升也起到了一定阻滯作用。
1.2.4 評價體系缺失現象
教育信息化過程中,各個學校往往各自為陣,缺少相互之間的溝通交流,這種相對封閉式的發展方式,從我國教育信息化的整體來看,是極不科學的。而同時,由于對教育信息化水平并沒有相應的評估體系進行測評,使得學校相互之間溝通交流愈加稀少,對于信息化資源的開發難免會出現同質化現象,浪費了大量資源和資金。
2我國教育信息化發展的未來展望
2.1 各地區信息化建設程度趨向平衡化
隨著我國教育信息化程度的不斷提高,我國的東、中、西地區只有實現信息化水平的平衡化發展,方可不斷促進我國教育信息化水平的真正提高,并為我國教育信息化的長遠發展提供保證。應加大對中西部地區教育信息化建設的資金投入,同時應配備一定的專業技術性人才,加大對中西部教育信息化建設的指導,以不斷縮小中西部與我國東部信息化程度的差距,加快實現我國整體教育信息化水平的提升。
2.2 教育信息化資源的建設將不斷趨向合理化
首先,教育信息化資源的開發在未來的發展中會不斷科學合理,將改變舊有的較為盲目的開發模式,而充分遵照我國教育的發展情況進行合適宜的開發,避免資源以及資金的浪費,使得開發的信息化資源理論過深或者實用價值不大,對教育信息化水平的提升裨益不大。其次,信息化資源的開發與利用將實現很好的銜接。資源開發后應保證在盡量短的時間內實現具體應用,避免信息資源開發后出現閑置現象。由于信息技術的更新換代很快,在未來發展中,應在開發前切實做好調研工作,保證信息資源開發后的即時價值。
2.3 信息化資源將更有安全保證
未來的教育信息化發展,必將實現信息資源開發力度加大與安全水平提高的同步進行。僅重資源開發建設而忽視安全問題的現象,是不適應教育信息化的長遠發展趨勢的,缺乏安全保證的信息資源必將在今后的發展中被淘汰,這也是教育信息化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必經途徑。
2.4 評價體系的建立健全
教育信息化評價體系將在未來的發展中得以建立,唯如此,方可實現教育信息化的大發展,避免學校之間的互不交流對教育信息化的整體性發展產生制約作用。學校之間將實現教育資源共享,并實現相互之間的合作,以為信息化整體評價標準和體系的確立提供較好的依據。
3結語
當前我國教育信息化發展取得了一定成績,但也應看到仍然存在的部分問題,制約了教育信息化水平的提升。在未來的發展中,我國的教育信息化將會實現在各地區建設程度的趨向平衡化、教育信息化資源建設的不斷趨向合理化、信息化資源更有安全保證,以及評價體系的不斷建立健全,以最終實現我國教育信息化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 孫曉梅,耿慶軍.我國教育信息化建設的現狀分析與對策研究[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10(24).
[2] 祝智庭.教育信息化建設與應用的新視野[J].浙江現代教育技術,2008(2).
[3] 雷彬.對教育信息化發展現狀的思考及建議[J].中國教育信息化,200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