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 要] 江西省小額擔保貸款工作自2002年底啟動以來,累計發放小額擔保貸款293.1億元,為全面、準確、及時地掌握全省小額擔保貸款工作情況,江西省積極研究并探索建立健全統計制度,開發小額擔保貸款數據統計信息軟件,推進數據統計工作的規范化、制度化、現代化,極大地提高了上報數據的及時性、準確性、真實性,數據統計工作步入了良性發展軌道。
[關鍵詞] 小額擔保貸款;數據統計;信息系統
[作者簡介]劉家宏(1982—),男,南京師范大學法學院碩士,江西省再就業小額貸款信用擔保中心。(江西南昌 330025)
江西省小額擔保貸款工作自2002年底啟動以來,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和財政部、人社部的關心指導下,把小額擔保貸款工作納入“全民創業、富民興贛”的總體戰略部署,緊扣扶持創業、促進就業的主題,勇于創新,迎難而上,積極作為,形成了“貸得出、用得好、收得回、效果好”的良好局面,為扶持創業、促進就業、保障改善民生以及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積極的貢獻。截至2012年8月底,江西省累計發放小額擔保貸款293.1億元,其中:發放個貸占總貸款規模的70%以上;累計直接扶持個人創業43.88萬人次,帶動就業137.69萬人次;累計回收小額擔保貸款205.44億元,到期貸款回收率為99.74%,形成了城鄉合一、三位一體、覆蓋全省的小額擔保貸款“江西模式”。近年來,為全面、準確、及時地掌握全省小額擔保貸款工作情況,我省積極研究并探索建立健全統計制度,推進數據統計工作的規范化、制度化、現代化,極大地提高了上報數據的及時性、準確性、真實性,數據統計工作步入了良性發展軌道。歸納起來即十二字:“創載體、抓規范、求質量、保精確”。
一、立足創新,在推進數據統計載體自動化上下功夫
為實現小額擔保貸款數據統計工作自動化,江西省開發了小額擔保貸款信息管理系統軟件,實現了全面數據統計電子提交報表,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數據的準確性。
一是開發和完善軟件設計,實現統計數據網絡自動生成。2009年,江西省聯合南昌大學,堅持實用和操作簡便的原則,開發了小額擔保貸款信息化管理軟件,實現了從被錄入的個人和企業基礎電子臺帳中提取數據,自動生成所有報表,實現了業務受理、資料審查、擔保推薦、貸款審批與發放、貸款貼息、貸款回收等全程網絡化操作,在全國較早地實現了小額擔保貸款業務和數據統計信息化管理。
二是推行電子臺帳,搭建統計數字平臺。以前,江西省小額擔保貸款數據統計人員大多為兼職,平時的工作量比較大,傳統手寫的統計臺帳不僅加大了數據統計人員的工作量,統計數據的準確度也難以得到有效保障。使用小額擔保貸款信息管理系統軟件,徹底改變了這一工作現狀,結合江西省實際創新的軟件,設計了一整套包括受理、審批、發放、貸后監管、數據自動核對等統計功能,從根本上實現了數據統計紙質臺帳到數據統計電子臺帳,數據統計人員在進行月報、季報、半年報和年報時,可以直接使用電子臺帳中的數據進行匯總,提高了工作效率,避免了統計數據重復填報和誤報現象。
三是優化網絡系統,實現數據統計動態監管。江西省將小額擔保貸款網絡化管理作為數據統計工作新的發展方向,努力探索建立動態的統計數據庫監管系統。結合工作實踐,在原始數據管理平臺的基礎上,增設了核對、查詢兩個子模塊,可提供分門別類的數據查詢,實現對數據統計的全過程監管和查詢。操作中,省級數據統計人員可以根據不同的需要,利用查詢模塊,對全省各地的發放貸款情況進行篩選、匯總,隨時掌握基層小額擔保貸款發放回收等工作動態,為領導決策提供詳實的第一手統計資料。
二、夯實基礎,在健全規范數據統計工作的長效機制上下功夫
規范的小額擔保貸款統計工作機制,是提高小額擔保貸款統計工作水平的基礎和前提,江西省著重抓了三個方面的規范。
一是抓隊伍規范。小額擔保貸款統計工作專業性強,涉及部門多。江西省要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財政部門、人民銀行和經辦金融機構要高度重視,選派責任強、業務素質高的員工,并指定專人負責,共同做好小額擔保貸款數據統計的匯總、核對和上報工作。同時,加強對小額擔保貸款統計人員業務培訓,深入開展學業務、學技能、比本領的全員崗位練兵活動,組織業務骨干深入基層,集中對縣(區)負責統計工作人員進行業務培訓;充分利用統計每月報表的時機,就工作中的疑難問題進行橫向交流,使每一位統計人員對統計報表了如指掌,從業務方面確保了統計數據質量。
二是抓制度規范。江西省小額擔保貸款從管理制度上實現了“四個統一”。一是統一業務范本和操作流程,從受理申請、審查資料、貸前調查、推薦擔保、銀行放貸、貸后管理到貸款回收,各個環節都實現了標準化操作。二是統一建立“四個臺賬”,便于業務數據的保存及核查。即:擔保基金管理臺賬、貼息資金管理臺賬、擔保業務管理臺賬和基本財務管理臺賬。三是統一貸款發放數據報表等制度,與人民銀行、經辦金融機構、財政等部門相互配合,分工協作,做到發放貸款筆筆核實、層層把關。四是統一逾期貸款清收制度,實施全省逾期貸款動態化監管,嚴防逾期貸款統計漏洞。2011年江西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人民銀行南昌中心支行、江西省財政廳聯合下發了《關于進一步規范全省小額擔保貸款統計工作的通知》,對全省小額擔保貸款數據各地從采集方式、統計范圍、統計臺帳及規范化管理等方面出臺新的規范和要求,進一步完善各項統計制度,數據統計做到了按規定辦事、照程序運作、依制度工作。
三是抓考核規范。對小額擔保貸款數據統計工作的考核,江西省堅持平時考核和月度考核、年終考核相結合,將全年考核分解到日常工作中進行,每年集中組織統計檢查不少于一次,按績效考評辦法打分,納入年底總評。江西省各級擔保中心設有信息管理崗,制定了《信息管理崗位職責》進行規范,重點從人員專業化、工作制度化、管理網絡化、基礎規范化、手段現代化、資料檔案化和服務優質化等方面,進行全面綜合考評。通過多形式、全方位的考核,小額擔保貸款數據統計工作的基礎建設不斷得到加強,工作質量和水平顯著提高,遲報、漏報現象明顯減少,虛報、瞞報現象基本杜絕,差錯率顯著降低。
三、重點把關,在確保統計數據真實準確上下功夫
數據的真實性是小額擔保貸款統計工作的質量和生命。為此,江西省在加強小額擔保貸款統計人員業務培訓的同時,注重從工作環節上把好數據統計關。
(一)采集源頭數據,務求一個“真”字。江西省小額擔保貸款數據統計信息工作,由省、市、縣三級的人民銀行、各經辦金融機構、擔保中心三部門從下至上的方式采集。各級擔保中心依據全省小額擔保貸款信息系統數據,負責與經辦金融機構進行核對,各經辦金融機構積極配合。工作中,江西省要求各級擔保中心,全部建立起符合數據統計報表制度要求的原始記錄和統計臺帳,每一筆錄入信息系統貸款數據填寫內容基本做到了及時準確,申請人員身份、創業項目清晰,且只能依據銀行發放貸款憑證確認,較好地保障了源頭數據的質量和真實可靠。
(二)集中匯審報表,確保一個“準”字。利用每月通報、數據核查時機,組織小額擔保貸款統計員采取集中匯審的模式,溝通數據統計上報方法,查找問題和差錯,確保統計數據的準確性。省擔保中心組織具體熟悉某專項業務的同志協同統計員組成一組,負責對各單位數據報表進行逐一審核,對錯錄、漏數等常規性錯誤,要求統計人員及時改正;對表內與表間的邏輯性錯誤,先由負責該項審查的人員及時通報到各地統計人員,協助更正。通過審核,特別是通過實地審核面對面找問題、找差錯,使統計員工作責任感明顯增強,統計數據準確率明顯提高。
(三)報表反饋審核,突出一個“實”字。提高小額擔保貸款統計數據質量離不開人民銀行、經辦金融機構的積極參與和協同把關。江西省集中報表結束后,各級擔保中心統計人員再予詳細審核,并反饋到人民銀行、經辦金融機構再審核,確保達到“三個一致”,即經辦金融機構的數據與上報到對口上級的數據一致;各經辦金融機構發放貸款累加數與人民銀行的匯總數一致;各級擔保中心發放貸款累計數與人民銀行的匯總數一致。通過小額擔保貸款相關單位的協同審核把關,借助小額擔保貸款信息業務軟件的應用,較好地解決了紙質報表時期填報口徑不一、數據混淆和報什么數就匯什么數的錯誤做法。
(四)日常督促檢查,立足一個“改”字。圍繞提高小額擔保貸款統計數據的準確性和科學性,江西省注重抓調研、抓督查、抓整改,力求把影響小額擔保貸款數據質量的問題發現在基層、解決在基層。江西省建立了小額擔保貸款基礎數據的核查機制,采取檢查、匯報、交叉互查三種方式相結合,對全省各級擔保中心信息系統的基礎數據的真實性、準確性、報表填報分類不當和隨意填報等問題,進行全面核查,針對檢查中發現的問題通報在江西省信息管理系統的公告欄,明確整改時間,督促各地及時改進。
[責任編輯:上官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