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曉林
〔關鍵詞〕 校園文化;制度;管理;育人環境;校風
〔中圖分類號〕 G47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2)20—0024—01
校園文化是學校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稱,它對學生的健康成長有著巨大的影響。良好的校園文化,可以提升師生道德素質,提升師生文明程度,形成良好的校風,促進學校的全方位發展。校園文化建設必須關注到物質文化、制度文化、課余文化、氛圍文化以及人際關系等幾個方面的問題。
一、用充足的條件滿足人——加強物質文化建設,不斷改善辦學條件
學校要發展,要提高教學質量,必須要有良好的硬件基礎。不斷改善辦學條件,精心打造校園物質文化建設,是學校校長的神圣職責之一。為此,學校校長要經常召開研究會議,下決心,花血本,多渠道籌集資金,開展以校園硬化、綠化、美化、凈化為主要內容的“四項工程”建設,滿足學校師生開展教學工作的物質需求。
二、用嚴格的制度約束人——加強制度文化建設,強化管理機制
制度是為了保障學校教育的有序和有效。學校的規章制度要體現四個特點:一是全,做到事事有章可循;二是細,內容具體明確,操作性強;三是嚴,紀律嚴明,賞罰分明;四是制度人性化,執行剛性化。如果制度制定的太剛性化,那么在執行的時候就難以貫徹落實。人性化的制度由全體教師醞釀產生,相對來說更民主、更客觀,從而達到廣大師生自我激勵、自我約束、自我管理的目的。
幾年來,為穩步提高教學質量,抓好教學管理,我校始終堅持“教學為主,全面發展,依靠教師”的工作規律,注重學校管理中的“制定計劃,組織實施,督促檢查,總結提高”的四個環節,創設了“牢固樹立一個觀念,正確處理兩個關系,努力做到四個重視,切實強化五項措施”的工作思路,并逐步付諸實施。
三、以豐富的活動帶動人——加強課余文化建設,豐富校園生活
寓教育于各種活動之中是學校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徑,因此,學校應適時地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積極創造條件,為學生的健康成長搭建平臺。課外活動的開展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一是要遵循自主性、實踐性、愉悅性、發展性和教育性的原則,做到有計劃、有組織。二是課外活動的內容形式要多樣化。有思想性的,如青少年志愿者活動、演講比賽等;有知識性的,如學科知識競賽、知識講座等。
四、以濃厚的氛圍熏陶人——加強氛圍文化建設,形成優良校風
學校要重視加強氛圍文化的建設,真正做到“以正確的輿論引導人”,為學校師生創設一個良好溫馨的育人環境。
第一,強化學校“三風”建設。“三風”,即領導作風、教師教風、學生學風。學校領導要加強自身修養,提高自身素質。教師要從精神風貌、工作作風、學識水平等方面起到為人師表的作用。學生要有遠大的理想和抱負,積極向上,努力學習。
第二,注重班級文化、樓道文化建設。校園文化的建設,應該做到處處有文化,事事皆育人。走進校園,優美的環境展現在面前,濃郁的校園文化氣息撲面而來,校訓、校風、名人名言、校長寄語、國學經典名篇、樓道知識長廊,蘊含無限的人文情懷。
第三,抓好宣傳陣地。充分發揮廣播室、黑板報、校報、宣傳櫥窗、圖書閱覽室、名人名言錄等的作用,表揚好人好事,樹立正確輿論,激發師生的愛校意識。
五、以高尚的人格影響人——創造和諧人際關系,優化人際環境
作為學校管理者,在創建和諧的人際關系方面,在學校管理中,能否堅持以人為本,最大限度調動教師的積極性,能否容人、留人、樹人是當前教育改革中校長素質的集中體現。作為學校校長,在平時的管理中應該做到:(1)學會傾聽。專注地傾聽教師的意見和建議,讓教師也主動參與到學校管理中來。(2)善于換位思考,寬容教師個性。面對教師的不足,校長要換位思考,要以寬容的態度指出不足,善待教師的失誤和失控情緒。(3)要充分信任人。充分調動班子成員及全體教師的積極性,發揮他們的創造性,給他們創造展示能力和才干的條件和機會,推動學校事業發展。
編輯:馬中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