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潔
〔關鍵詞〕 數學教學;錯誤;數學周記;練習;校訊通
〔中圖分類號〕 G623.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2)20—0065—01
現代評價理論告訴我們,教育評價已經不再把被評價者視為評價的客體,而是把他視為教育評價的主體。要改變傳統教學評價中教師為中心的傾向,必須積極鼓勵學生參與到課堂教學的評價中來,將學生的自我評價和自我反思作為學生學習過程的一個部分,使評價成為促進學生學習的一種有效手段,讓學生在自我評價和反思中不斷進步。所以,培養學生的反思能力具有重要的意義,教師在日常的教學中要有意識地加強引導、訓練和培養。
一、通過寫“數學周記”,培養學生分析和糾錯的能力
我每周讓學生寫數學周記,內容主要是就自己一周的作業情況進行分析。然后通過幾周的糾錯活動讓學生在此基礎上寫出反思周記,以此培養學生分析錯題的能力,以及通過不斷地糾錯培養學生認真檢查的習慣及反思能力。
例如,一位學生的周記是這樣寫的:錯例:125秒=1分25秒,分析:我忘了1分=60秒,所以結果是錯的。解決方法:1分=60秒,先把125秒的5去掉,是120秒,因此120秒=2分,再把5加上就是2分05秒。錯例:介紹博物館的宣傳片從下午2時10分開始,到下午4時05分結束,共放映了( 2)時( 35)分。分析:時、分、秒沒有聽懂。解決方法:05分 —10分不夠減,就要把4時05分借一位是3時65分,3時65 分—2時10分=1時55分。在以后的作業中我一定要認真讀題,寫完后認真檢查,再也不能犯這樣的錯誤了。我的批語是:錯誤原因分析得很清楚,說明你把所學的知識掌握了,堅持下去,你會越來越棒的!
二、加強每天五道計算題的練習,培養學生認真、細心的好習慣
對于四年級的學生而言,計算在平時的學習中占的分量越來越重,家長也感受到如果計算不過關,對于學好數學將是很大的障礙。所以我布置作業,讓學生每天做五道計算題,主要是強化學生們的計算能力,同時培養學生們認真、細心檢查的良好習慣。從家長反饋的情況來看,所有的家長都覺得教師每天布置五道計算題,對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有很大的幫助。由于題量不多,學生完全能做到認真仔細,還會很高興地進行檢查。很多家長都認識到五道題的重要性,也想了很多辦法來配合我,以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比如,一位家長是這樣做的,要求孩子每天放學回家做完作業后一定要認真檢查一遍,并告訴他,讓他確認沒錯后簽字。如果簽字的時候發現有錯,會讓孩子將錯題做十遍;如果都正確,可以適當地進行獎勵(如買玩具、故事書等)。家長一定要有耐心,對孩子起監督和引導作用,千萬不敢將解題方法或答案直接告訴孩子,免得孩子產生依賴心理。看了這樣的反饋,我也很欣慰,學生的學習離不開家長的配合。
三、借助“校訊通”這個平臺,加強學校和家長的聯系
有了“校訊通”這個平臺,教師能及時將家庭作業及學生們平時的一些表現及時反饋給每一位家長,學生們也因此比以前自覺多了,在抄題時會主動多比較兩次,看看自己有沒有抄錯的現象,回家做題時也能做到認真檢查。一位家長這樣寫到:本學期時間已過去了大半,回顧今年孩子的學習情況,在計算方面準確率有所提高,學習態度也較過去端正多了,這和“校訊通”的開通有很大的關系,“校訊通”的出現方便了家長了解孩子的學習情況。實踐證明,利用“校訊通”充分和家長聯系,讓家長發揮好監督和引導的作用,對學生起到了端正學習態度和督促學習的作用。
通過以上嘗試,學生能夠清楚地了解自己知識掌握的情況,準確分析錯題原因,并且不斷積累學習經驗,同時也提高了學生的糾錯能力。
編輯:謝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