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韶華
近年來,專業合作社作為一種新興組織形式,通過建立產權明晰、管理民主和充滿活力的合作經濟新體制,在集約利用資源、發展村級經濟、致富農村群眾等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其蘊含的巨大能量,已經得到充分印證。我們只有尊重經濟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把“寓強于富、共同致富”作為工作的主要追求,創造性地發展專業合作社,才能進一步拓寬農村群眾增收致富渠道,不斷提高人民生活質量和幸福指數。
一、發展專業合作社的現實意義
專業合作社是適應工業化、城市化快速發展的需要,在農民自發、自愿的基礎上,按照股份制和合作制原則,吸引一定數量農民以個人資金、房產、技術、勞務以及其他生產要素投資入股,以建造物業、出租房屋、服務群眾為主要經營內容,實行民主管理、按股分紅的合作經濟組織。事實證明,發展專業合作社對促進農村各類生產要素的優化配置,讓群眾早享、多享、共享改革發展成果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是發展專業合作社是提升農民組織化程度的客觀要求。合作與聯合是千家萬戶的農民進入千變萬化的市場的有效途徑,由集體和農民多方利益共同參與的富民合作社,在明晰產權基礎上加快角色轉換,通過集體資金與群眾資金相結合、資產聯合與勞動聯合相結合、經營成果和農民收益相結合,使以生產要素為紐帶聯合起來的農民成為合作社的經營者和決策者,逐步推動了農民聯合起來闖市場、創大業,有效提高了農民抗擊風險的能力和獲取收益的能力。二是發展專業合作社是提高農民財產性收入的現實途徑。經濟轉型發展的新形勢下,在鞏固提高農民工資性收入、政策性收入、保障性收入的同時,注重以合作經濟為手段,組織引導農民將可支配的資金、資產、技術、勞動等生產要素投入到專業合作社的組織建設中,通過有序開展農業社會化服務、實行資產經營、發展物業經濟,在服務新農村建設的過程中提升經營收益,可以使農民收入渠道更多樣、形態更豐富、數目更可觀。三是發展專業合作社是加快三化協調發展的有效舉措。合作社設置了與市場化需求相適應的管理運作模式,建立起明晰的產權機制、合理的分配機制、科學的決策機制,同時緊緊抓住工業化、城鎮化快速推進的有利時機,通過建設配套用房、發展物業經濟、搞好配套服務等手段,有力地推動了外來人員居住、工業商貿生產和配套管理服務的集中化,加快了農村經濟體制向城市經濟體制的轉軌步伐,為農村城市化創造了有利條件。
二、發展專業合作社的有利條件
近年來,隨著城鄉一體化步伐的加快和新農村建設的深入,已經具備了發展專業合作社的現實基礎和有利條件,主要表現為“四個有”:一是發展有空間。隨著城鄉規劃的確立完善,新的城鎮空間布局結構必將得到進一步優化,城鎮開發和新型社區建設也將進一步提速,提升了土地、房產等各類資源、資產的需求和增值空間,這為專業合作社參與城鎮功能開發提供了極好機會。二是農民有愿望。在當前經濟形勢下,房市、股市的巨大波動,時刻挑戰著農民本已很脆弱的投資理財信心,且銀行存款利率又相對較低,農民投資創業變得十分謹慎,亟需建立一個增加農民財產性收入穩健而又保險的渠道。專業合作社在制度設計上給予農民每年獲取一定保底分紅和一定的浮動分配,且主要投向風險比較低的物業經濟,無疑對農民具有強大的吸引力。三是農村有資源。隨著“富民優先”戰略的實施,農民收入常年保持了兩位數的增長,民間資本已經有了一定的規模,應該說農民手里有財入社。四是合作有經驗。
三、目前合作社發展存在的問題
一是規模偏小,質量不高,帶動力不強。二是經營管理水平不高,內部運行機制不夠規范。三是對合作社認識不到位,優惠扶持政策落實難。
四、專業合作社發展建議
從當前來看,專業合作社還處在初創階段,基本框架已經建立,但管理、運作、分配等各個方面還不是很健全。要積極順應形勢的變化和實踐的要求,通過制度設計和機制創新,為專業合作社的發展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
第一,進一步明確發展定位。城鎮是一個地區資金、人力、科技、市場、信息的集聚地。實踐證明,農村集體經濟只有融入城鎮發展,才能獲得更大的增值空間。一是樹立城鎮經營的理念。二是強化城鄉規劃的引導。三是加快融入城鎮發展。第二,進一步加強服務引導。要使合作社真正成為聯結農民進入市場的橋梁和紐帶,只有立足強化引導、完善服務,為農民的投資創業帶好路、把好脈,才能讓農民得到真正的實惠,從而放心大膽地參與到合作社發展中來。一是根據村產業特點和布局,制定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總體規劃,引導農民專業合作社健康有序發展。二是支持鼓勵龍頭企業、有競爭力的合作社,打破行政區域界限,按產業帶所覆蓋的范圍創辦不同類型的專業合作社,擴大優質合作社資源對農民的覆蓋面。
(作者單位:中共三門峽市委黨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