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資源消耗量的進一步增加,發展循環經濟刻不容緩,充分利用資源、做好逆向物流工作更為迫切。為全面掌握遼寧省逆向物流的發展現狀和存在的問題,對遼寧省典型的逆向物流企業進行了專項調查,通過調查對現狀進行分析,發現逆向物流企業存在的問題。
關鍵詞:逆向物流;調查;分析;遼寧省
中圖分類號:F250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12)22-0165-03
一、概述
逆向物流企業包括傳統的由制造/再制造廠→銷售分銷商→消費區域的正向物流,又包括由消費區域→檢測中心→制造/再制造廠的逆向物流。正向物流是市場需求驅動的,而逆向物流則是一個供應驅動的物料流。整個過程是閉環的,再制造品類型不變,再制造品和新產品共用銷售網絡,兩種產品的市場分相同與不相同兩種情況進行考慮。在該網絡中,可以把從消費區域收集報廢產品→檢測中心檢測拆卸→制造/再制造廠視為逆向物流即再制造品原材料采購過程,把制造/再制造廠→批發商→消費區域看成再制造品的正向物流即銷售過程(和新產品共用同樣的銷售網絡),這樣就構成供、產、銷的再制造全過程。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資源消耗量的進一步增加,發展循環經濟刻不容緩,充分利用資源、做好逆向物流工作更為迫切。為全面掌握遼寧省逆向物流的發展現狀和存在的問題,項目組于2012年4—6月對遼寧省典型的逆向物流企業進行了專項調查。
二、調查企業
1.沈陽明泰逆向物流有限公司。沈陽明泰逆向物流有限公司,坐落于遼寧省沈陽市東郊著名風景區棋盤山下,與世博園相毗鄰的沈陽市東郊開發區東陵街道三家子村,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沈陽明泰逆向物流有限公司主要經營業務為輪胎翻新,廠區占地12 000平方米,廠房建筑面積6 000余平方米,為沈陽市“花園式”企業,是中國輪胎翻修與循環利用協會的會員單位,現已成為常務理事單位。
2.沈陽中弘逆向物流有限公司。沈陽中弘逆向物流發展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年1月,注冊資本金11 250萬元人民幣,注冊地在沈陽市近海環保產業園,公司已經投資3億元人民幣,建設占地面積100畝的沈陽再生資源生態產業園。該公司主要經營業務為廢舊汽車回收利用,具有年集散、加工100萬元噸再生資源的能力,是國家第二批循環經濟試點項目。
3.沈陽秋實逆向物流有限公司。沈陽秋實逆向物流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10月,注冊資本金5 000萬元人民幣,是同沈陽秋實逆向物流集團有限公司與法庫供銷總公司共同出資組建,注冊地點在沈陽市法庫縣東湖新城物流經濟區內。公司以建設縣域再生資源回收示范體系為目標,投資3 000萬元在法庫縣建設一個集再生資源回收分揀、舊貨交易、報廢汽車回收于一體的再生資源集散中心。
4.大連圣達逆向物流有限公司。大連圣達逆向物流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注冊資金人民幣3 300萬元,公司按照“開墾再生資源,拓展資源再生產業鏈”的經營戰略,建設從“廢棄物—再生資源—產成品”轉變的逆向物流產業鏈,形成特有的“靜脈產業”運營體系,通過幾年的開拓發展,現已成為專業從事再生資源回收、逆向物流、進出口貿易、工業加工為一體的產業集團,形成了以廢紙類、廢金屬類、再生樹脂類為主要產品的原材料供應基地。公司下設兩家全資子公司:大連圣達塑料工業有限公司,大連系民環境資源有限公司。
5.丹東寶華逆向物流有限公司。遼寧寶華逆向物流有限公司是遼寧省環保局批準,東港市政府舉辦,由遼寧寶華實業集團投資建設的循環經濟項目,是遼寧省唯一一家對“七類廢物”進行廢物拆解、分類回收及加工處理的公司,坐落在遼寧省“五點一線”丹東產業園區東港分園區內,是丹東產業園區重點實施項目之一。公司規劃面積近2 000畝,一期工程現已全面開工建設,占地面積為66.7萬平方米,建筑面積為71 227平方米。項目總投資為5億元。年可拆解廢料(廢電機、廢線纜等)50萬噸,生產廢鋼鐵30萬噸,廢銅5萬噸,廢鋁10萬噸,廢塑料5萬噸,實現銷售收入63 652萬元,實現稅金2 777萬元,總投資收益率為37.66%。
6.鐵嶺鑫興逆向物流有限公司。鐵嶺鑫興逆向物流有限公司落戶在安民機械裝備制造產業園區,是由沈陽阻燃電纜有限公司投資興辦的兩家企業,是集有色金屬回收加工為一體的逆向物流企業。項目一期計劃投資2億元,占地面積108畝。
7.撫順業鑫逆向物流有限公司。遼寧省撫順市業鑫逆向物流有艱公司創建于2006年,公司位于撫順市望花區,距撫順市火車站8公里。該公司主要是以金屬產品回收加工為主,固定資產投資3億元,占地面積60 000平方米,員工人數100人,廠內擁有工程人員及高素質技術人員,面對市場激烈的競爭始終堅持在任何時候為用戶提供滿意產品和服務,全方位滿足用戶的要求。
上述遼寧省典型逆向物流企業情況(如表1所示)。
三、遼寧省逆向物流企業發展現狀
1.再生資源回收行業規模不斷擴大。近年來,隨著遼寧省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逆向物流業發生很大變化。遼寧省從事逆向物流及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的規模以上企業達452家,回收網點的經營面遍及遼寧全省,從業人員20多萬人;2010年遼寧省回收各類廢舊物資總量超過700萬噸,其中廢鋼鐵300余萬噸、造紙原料140余萬噸、廢有色金屬20萬余噸、廢塑料10萬余噸、廢玻璃80余萬噸、報廢汽車2.3萬臺,其他各類廢舊物資100余萬噸,年回收總額超過300億元,逆向物流及再生資源也已成為促進地方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
2.多元化市場主體格局初步形成。近幾年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遼寧省逆向物流業發生了根本性變化。計劃經濟時期原物資部門壟斷經營的狀況已被打破,個體、民營企業大量進入,多元化投資逆向物流行業的格局初步形成。逐步涌現了像沈陽明泰、大連圣達以及鐵嶺鑫興等規模大、回收處理能力強的大型逆向物流企業。
3.再生資源市場建設初具規模。遼寧省內近年來新建了一些具有逆向物流性質的再生資源產業園區,其中沈陽市再生資源產業園區總規劃面積21.5平方公里,由A、B、C三個區位相鄰、道路相通的板塊構成。其中:A區15.8平方公里;B區2.2平方公里;C區3.5平方公里。已經完成了大部分重點基礎設施建設。
鐵嶺市銀州區再生資源回收交易市場位于鐵嶺市鐵西區(原園藝村養雞場)。該市場占地面積7萬平方米,深加工區3 000平方米,設立60個攤位。2007年1月25日,市商業局、市公安局、市工商局、市綜合執法局聯合下發了《鐵嶺市關于加強再生資源回收交易市場管理的通告》?!锻ǜ妗方涍^4個月的努力工作,已初見成效。鐵嶺市銀州城區內現有回收網點83戶,其中收購“三類”舊物站點38戶,現已入駐市場20戶。
4.遼寧省逆向物流配送分中心建設初見成效。近年來,各規模以上的逆向物流企業在各地市及區域改造和新建配送分中心3 313個,并著手整合系統內外不同投資主體的集散交易市場,將其納入遼寧省逆向物流回收體系建設之中,按商務部“五區一中心”(即商品交易區、分揀加工區、倉儲配送區、商品展示區、配套服務區和培訓中心)要求指導其改造升級,完善功能,提升服務。通過大力推進回收體系建設工程,對于規范遼寧省逆向物流市場,打擊收贓銷贓,回收利用再生資源,促進遼寧省建設和循環經濟發展起到積極作用。
5.再生資源行業相關法律法規即將陸續出臺
近年來,社會各界一直呼吁再生資源的立法工作。根據遼寧省人大立法計劃安排,由遼寧省逆向物流協會起草《遼寧省逆向物流回收利用場所建設與管理技術規范》作為《條例》的配套文件已經施行,加強遼寧省逆向物流行業管理提供法制保障和行為規范。
四、主要問題
1.資源回收率低,不易回收利用的再生資源丟棄現象嚴重。遼寧省每年約有200 000噸廢鋼鐵、2 000多噸廢有色金屬、200 000多噸廢紙及大量的廢塑料、廢玻璃等沒有回收利用。由于目前廢舊物資零星分散,其回收、加工、運輸費用高,銷售價格低,致使部分品種回收量減少,與實際生成量相差較大,資源流失嚴重,逆向物流回收利用率低。廢舊家用電器及其他電子廢棄物的逆向物流實施效果不明顯。
2.廢舊物資回收利用企業經營規模小、逆向物流產品深加工能力不足。目前絕大多數逆向物流回收加工企業仍是微利或無利,基本沒有條件和能力引進或采用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產品的技術含量和附加值較低,從而阻礙了逆向物流回收利用的發展進程。另外,國有逆向物流企業由于歷史原因形成的人員、債務包袱重,市場競爭能力和抗風險能力弱,經濟效益差。相當一部分回收企業虧損嚴重,一些逆向物流企業經營難以為繼,逆向物流回收行業處于低水平發展和經營下滑的狀態。目前,許多企業正在謀求資產重組和整合,而逆向物流行業中近幾年則由個體私營者大量進入并占據主要市場,整個逆向物流行業目前正在進入轉軌變型時期。但是,逆向物流行業隊伍素質偏低,經營中普遍單打獨斗,缺乏統籌、長遠發展意識,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逆向物流行業的整體發展。
3.逆向物流回收利用技術開發投入嚴重不足。由于資金投入少,技術開發能力弱,導致廢舊物資加工處理工藝落后,技術及裝備水平極低,一些與再生資源加工處理相伴的環境污染物未能妥善處理。即使是先進適用的技術,也由于缺少資金而難以推廣應用。大部分逆向物流的加工處理技術還十分落后,與資源綜合利用和環境保護的要求差距甚遠。
4.逆向物流回收網點的統籌規劃、合理布局問題亟待解決。目前,遼寧省逆向物流回收網點規劃滯后,致使回收行業布局不合理?,F有網點結構簡單,功能不齊,配套不全,嚴重影響了再生資源經濟發展。
5.逆向物流行業管理力度亟待加強。逆向物流管理不善已經影響到居民生產、生活環境。逆向物流行業期待成立一批綜合交易市場。
參考文獻:
[1]陳春霞.選擇第三方逆向物流企業的評價指標體系及評價方法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學,2006:6.
[2]趙會軍,汪斌.逆向物流[J].中國物流與采購,2003,(18):22-23.
[3]李化.基于DEA的第三方物流企業績效評價[J].沈陽工程學院學報,2010,(4).
[4]岳輝.第三方逆向物流決策研究[J].物流技術,2004,(6):38-40.
[5]朱道立,等.逆向物流系統和技術[J].復旦學報,2003,(5).
[6]達慶利,黃祖慶,張欽.逆向物流系統結構研究的現狀和展望[J].中國管理科學,2004,(1):131-138.
[7]楊印生.經濟系統定量分析方法[M].長春:吉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1:60-108.
[責任編輯 安世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