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寧
摘要: 本文運用“翻譯目的論”理論,主要以南京地鐵內(nèi)公示語為例分析公示語漢英翻譯,促進公示語文本翻譯質(zhì)量的提高。
關(guān)鍵詞: 目的論公示語漢英翻譯
公示語,即為“公開和面對公眾,告示、指示、提示、顯示、警示、標示與其生活、生產(chǎn)、生命、生態(tài)、生業(yè)休戚相關(guān)的文字及圖形信息”(呂和發(fā):2004)。北京奧運會、上海世博會和廣州亞運會成功召開之后,我國對外開放程度越來越高,境內(nèi)外人員交往越來越密切,從而,公共場合中英雙語公示語也越來越有必要。然而,盡管公示語漢英翻譯問題早在十年前就引起了社會的關(guān)注,但是經(jīng)過十年的發(fā)展,該領(lǐng)域翻譯現(xiàn)狀仍然不容樂觀。我試運用“翻譯目的論”理論,主要以南京地鐵內(nèi)公示語為例,分析公示語的漢英翻譯。
一、“翻譯目的論”簡介
由弗米爾(Vermeer)和諾德(Nord)倡導的“翻譯目的論”認為翻譯是以原文為基礎(chǔ)的有目的和有結(jié)果的行為,必須遵循三條法則——目的法則、連貫法則和忠實法則,其中目的法則居于首位,連貫法則和忠實法則居于從屬地位,也就是說譯者應該根據(jù)翻譯目的采用翻譯策略,有權(quán)根據(jù)目的決定保留、調(diào)整或修改原文內(nèi)容。“目的論”一個多元化的翻譯評價標準,強調(diào)譯者的能動性。
二、目的法則
此處的目的包括三個方面:譯者目的、譯文交際目的和使用某種特殊手段要達到的目的。通常情況下,譯文交際目的最重要,即譯文在譯入語社會文化語境中對譯入語讀者產(chǎn)生的交際功能。
公示語的目的在于傳遞信息,發(fā)揮語言告知、宣傳和呼吁的功能,使其達到與原文最大限度的語言功能相似,以及文化、交際方面功能對等。所以,公示語的漢英翻譯不是簡單的“對號入座”,譯者更要關(guān)注交際意圖的闡釋和傳遞。
例1:原文:向前一小步,文明一大步。
譯文:A small step forward,a big step for civilization.
這是國內(nèi)公共廁所經(jīng)常使用的公示語。中文通常比較一致,而英文五花八門,這里選取的是較有代表性的一種譯法。這種譯法的特點就是直譯、死譯,還濫用“civilization”一詞,英文本族語使用者不明白,完全起不到原文交際目的。其實,國外公共廁所也有類似公示語,提醒人們保持廁所清潔。比如加拿大一公廁內(nèi)這樣寫道:
OUR AIM IS TO KEEP THIS BATHROOM CLEAN
GENTLEMEN
YOUR AIM WILL HELP.STAND CLOSER.IT'S SHORTER THAN YOU THINK.
LADIES
PLEASE REMAIN SEATED FOR THE ENTIRE PERFORMANCE.
呂和發(fā)(呂和發(fā):2004)認為:“由于公示語具有嚴格的規(guī)范性、標準性、沿襲性,因此進行公示語的漢英翻譯必須在漢英兩種文化中對相同使用的具有相同功能的公示語進行一對一的漢英對譯。”這一觀點完全符合目的論的首要法則——目的法則,有利于達到原語交際功能。因此,此處譯文完全不必拘泥于原文的表達方式,直接借用英語國家慣用表達反而有利于原文目的的實現(xiàn)。
另外,由于中西方文化存在較大差異,公共場合文明禮讓的風氣在我國社會還需進一步發(fā)展,因此國內(nèi)經(jīng)常會看到諸如“先下后上文明乘車”、“請自覺排隊”、“禁止亂扔垃圾”之類的公示語。這些公示語基本上是針對國人不文明行為的,對國外受眾沒有太大警戒意義,即原文企圖傳遞給原文讀者的語境假設(shè)并不存在于譯文讀者的認知語境中。因此,依照目的法則,譯者可以選擇省譯此類公示語。
還有,“禁止”類公示語,翻譯時一般不用“Prohibit(ed)”、“Forbidden”之類生硬、冷漠的詞,而譯成“NO”結(jié)構(gòu),因為禮貌的勸告語氣要比嚴肅的命令語氣更讓人接受,所以能更好地實現(xiàn)公示語的規(guī)勸目的。
例2:原文:游客止步。
譯文:Tourists Stop.
譯文從語法角度來看并沒有錯,但從語用角度來看不合適,因為語氣太強硬了,受眾較為反感,直接影響原文規(guī)勸的目的。若改譯為“Staff only”,則可以起到較好的效果。
三、連貫法則
連貫法則認為譯文必須能讓目的語受眾理解并在目的語文化及交際環(huán)境中有意義,即語內(nèi)連貫。
我在南京地鐵一號線實地考察時,發(fā)現(xiàn)了下面兩個“病例”。
例3:原文:請勿阻止車門關(guān)閉。
譯文:Do not stop the door closed.
這句譯文的意思是“請勿阻止已經(jīng)關(guān)閉的車門”。請問已經(jīng)關(guān)閉的車門怎么阻止呢?所以,這句譯文在這個場合(地鐵上)是沒有任何意義的。我建議改譯為:Don't stop the door from closing.
例4:原文:手提貯壓式干粉滅火器
譯文:storage Dry Power Fire
這是一號線車廂內(nèi)滅火器上的譯文。英文本族語使用者一定領(lǐng)會不到譯文的意思,說不定還以為是一種新型火種呢。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GB12515-90》,這一專業(yè)術(shù)語應譯作“portable dry powder fire extinguishers(stored-pressure)”。
四、忠實法則
忠實性法則指原文間應存在語際連貫一致,即忠實于原文,但忠實的程度和形式則由譯文目的和譯者對原文的理解決定。
下面三個“病例”也是張貼在南京地鐵一號線內(nèi)的。
例5:原文:老弱病殘孕專座
譯文:reserved for old,pregnant and disabled people
首先,譯文漏譯了“弱”和“病”,所指比原文少了兩類,違背了忠實法則,也縮減了原文指示范圍,有礙原文交際目的的達成。其次,這個譯文太冗長,不符合公示語簡練的特點,我建議改譯為“courtesy seat”,既簡潔又符合英語語言習慣,還完全傳遞了原文交際目的。
例6:原文:禁止跳下站臺。
譯文:Stay clear from tracks.
這句譯文也可以達到原文交際目的,因為它要求公眾“遠離軌道”,但我認為直譯成“No jumping off the platform.”既符合目的法則又不違背忠實法則和連貫法則,何樂而不為呢?
例7:原文:當心夾手。
譯文:Warning hands pinching.
此處譯文的意思是“當心別人用手夾你”,顯然既沒有忠實原文又違背了交際目的。“全國公示語翻譯語料庫”網(wǎng)站上頒布的《公共場所通用標識的英文譯法》譯作“Watch Your Hand”,沒有完全忠實于原文,但基本達到了原文交際目的。為什么說“基本”呢?因為細想之,地鐵門上的這句公示語其實是在說“當心關(guān)門時手被夾到”。因此,我建議譯成“Beware of closing doors”,雖然不夠“忠實”,卻更直接地傳遞了原文交際目的,英文本族語使用者一看就知道要當心關(guān)門。
五、結(jié)語
公示語是城市環(huán)境的重要組成部分。精彩的原文和譯文為城市平添一筆亮色,折射出城市素質(zhì)和形象。因此,公示語的漢英翻譯決不可以小覷。譯者需要以一絲不茍、精益求精的態(tài)度對待每一個細節(jié),在目的論理論及三大法則的指導下,做好每一條公示語的翻譯工作,真正達到對外宣傳和交流的效果。
參考文獻:
[1]呂和發(fā).公示語的漢英翻譯[J].中國科技翻譯,2004,(1):38-40.
[2]呂和發(fā),單麗萍.漢英公示語詞典[Z].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
[3]Nord,Christiane.Translating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Functionalist Approaches Explained[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1.
[4]http://www.bisu.edu.cn/Item/10112_2.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