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經濟環境的改變,很多事業單位市場化的腳步加快,作為經營性事業單位,承受國內業內市場和國際同行雙重競爭的壓力,因此事業單位必須加強財務管理工作,提高財務運行的績效。但目前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工作在預算、資產運行、采購、風險管理等方面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影響財務運行績效的提高。為此,本文將對影響經營性事業單位財務運行績效的因素進行分析,并提出相應的改進措施,以進一步深化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工作,促進事業單位的發展。
【關鍵詞】事業單位財務運行績效
一、影響事業單位財務運行績效提高的不利因素
(一)預算管理方面的問題
財務的預算管理有利于事業單位財務管理水平和財務工作效率的提高,而財務預算管理存在的問題,會對財務運行績效產生直接的影響,問題表現為:
1.預算編制滯后,譬如某事業單位的預算年度是從公歷1月1日-12月31日,而年度預算方案的編制時間是在3月份,3月份之前預算是根據舊的預算編制,削弱了預算執行的力度,甚至脫離財務管理的實際需求。
2.預算編制時沒有根據零基預算的方法,影響了預算編制的科學性和準確性。
3.預算執行過程中缺乏監督,常見事業單位為取得財政資金而追加預算,造成財務資源不能夠得到有效配置。
(二)資產運行方面的問題
經營性事業單位目前資產運行方面存在以下問題:
1.沒有針對存量資產建立資產調度使用制度,使得很多資源得不到有效配置,這樣一來,長期閑置的資產利用效率將會處于低下狀態,而重復購置資產會造成財政資金的浪費。
2.購置資產的時候沒有根據預算方案,也沒有上報財政部門批準和審核,有可能出現重復購置或者超預算標準購置的情況。
3.資產內控制度不夠完善,在資產信息傳遞方面缺乏完整有效的系統,使得保管、領用等相應的臺賬、盤點資產運行無法得到有效管理,而固定資產明細賬記錄中各項資產數量和價值的缺失,使得事業單位的資產存量和使用情況不能夠被真實反映出來,也不利于賬面價值調整處理工作的展開,成為資產賬實不符問題出現的根源。
(三)財務管理人員素質方面的問題
財務管理人員的素質問題會導致財務信息的失真,影響事業單位財務績效的正常運行:
1.財務管理人員法律觀念薄弱,存在有法不依和執法不嚴的現象,甚至存在數據造假的違法違紀行為,嚴重影響財務運行績效的嚴肅性和權威性。
2.財務人員缺乏專業系統的學習,難以勝任財務管理的工作,譬如某些事業單位的財務單位從其他部門調入財務工作人員,沒有進行專業系統的學習,致使專業技能出現偏差,業務素質水平不高。
3.工作作風方面,由于工作壓力的增大,某些財務工作人員的服務態度較差,影響工作的正常開展。
二、提高事業單位財務運行績效的建議措施
(一)進行績效預算
績效預算旨在提高預算管理水平,分為幾個步驟實施:
1.做好前期預算編制工作,為財務運行績效管理提供基礎條件,事業單位要根據本單位的財務實情列出經費預算,然后編制所有經費的收入和支出,合理分配各支出項目,盡可能細化預算支出明細,使得預算方案得以有效執行。另外,預算支出的績效管理要根據投入和產出的比例關系對支出的效率做出科學評價,確保事業單位能夠將有限的財力資源實現于既定的經營目標上。
2.預算方案執行過程中的績效控制,首先要建立績效預算管理的信息庫,按照成本效益的原則收集信息,并通過科學整理和分析,確保信息的真實性和完整性。其次是部門預算的嚴格執行,維護預算的嚴肅性,譬如預算方案的調整,必須經上級主管部門審批并同意后,方可調整。再次是通過定期或者不定期的預算支出安排和執行的監督,對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執行進行有效監控,而且在日常的財務管理過程中,通過規范的監督制約機制,確保財務管理的各個控制點執行的有效性。而對于相關項目的支付進度和撥付條件,要遵循資金使用的原則,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并保證資金的安全。
3.預算績效的反饋,一方面可以作為事業單位獎懲的依據,從側面上提高預算管理水平和經營業績,另一方面則是找出工作水平差距,促使個人或者單位提高自身的業務水平。
4.將預算管理置于財務管理的核心位置,通過將預算管理和事業單位戰略管理的結合,指定單位內部負責預算編制工作的人員,保證預算編制的可行性。業務發展方面,要確定當年的預算外收入,詳細計算經費支出和服務性支出等,細化各預算項目,提高預算的可操作性。
(二)提高資產運行績效的方法
資產運行效益的提高,需要完善資產運行管理制度,按照嚴格審批程序進行資產的配置,具體的方法有:
1.為了有效解決資產購置與預算管理脫節的問題,筆者認為主管部門在下達經費之前,需要將資產購置的具體事項上報本級財政部門的審批,然后引導和監督管理事業單位財政的資金支出,設置資產購置限額,超過限額的,要求事業單位上報主管部門審批。購置資產后,將相關事項匯報給財政部門,以便備案。
2.根據事業單位的資產配置情況,建立相應的資產調度使用制度,旨在提高資產的使用效率并節約財政資金,一方面,要求主管部門和財政部門建立資產信息管理系統,以便掌握下級單位的資產擁有和使用情況,另一方面則是通過建立和完善資產流動審批手續,加強資產調度的管理,譬如同一事業單位內部的資產調度需要報單位負責人審批,而單位之間的資產調度需要報主管部門審批。
3.在事業單位資產運行管理中,為解決資產配置的問題,需要建立和完善與預算管理相結合的資產管理制度,一是建立存量資產與增量資產的預算聯動機制,提高存量資產使用效率,也可以作為資產購置預算的編制依據,二是建立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制度,通過對事業單位內部職能部門的明確分工和明確資產配置審批程序,發揮財務部門資產調度的職能,三是資產配置標準的完善和資產績效評價體系的完善,實現單位資產的規范化管理,同時保證資產績效評價體系的可行性。
(三)將績效管理運用到人員素質管理當中
結合上文提到財務人員素質問題,筆者認為加強財務人員的有效管理勢在必行,而財務人員素質管理工作的開展,必須綜合績效管理,具體方法有:
1.對事業單位的經營情況進行分析,然后制定財務人員的績效考核目標。
2.作為績效管理的關鍵環節,績效實施需要將目標和評估聯系起來,在績效實施工作中,收集和分析相關的績效管理信息,然后根據目標進行績效評估,而部門內部的工作要進行定期檢查,找出財務運行績效的差距并分析產生的原因。
3.確定評估指標的同時,達成評估者和被評估者的共識,讓被評估者找出自身存在的需要改進的地方,有利于完善相應的績效運行工作。
4.反饋的績效評估結果,營造良好的績效評估氛圍。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經營性事業單位財務運行績效的提高,需要結合財務管理的相關知識,根據事業單位的財務環境,借鑒國內外企業財務管理的先進經驗,對影響事業單位財務運行績效的問題進行剖析,并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促進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工作的進一步發展。
參考文獻
[1]張建碧.提高事業單位財務運行績效的措施[J].會計師,2010(08):102-103.
[2]張秀蘭.事業單位財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探討[J].財經界,2009(04):104-105.
[3]王麗梅.事業單位績效工資實施的難點與建議[J].中國人力資源開發,2010(236):77-79.
[4]趙峰.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存在問題及對策探討[J].財務會計,2009(01):90-91.
作者簡介:劉欣(1981-),女,漢族,天津市人,本科,中級會計師,就職于天津市市政工程建設公司,研究方向:會計制度、財務規范研究。
(責任編輯:陳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