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通過對新形勢、新時期下的高校財務管理所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的基礎上,在加強財務管理方面有針對性地提出幾項措施,以提高高校財務管理效率、高校的競爭力及綜合實力。
【關鍵詞】高校財務管理加強
隨著經濟和教育體制的改革,高校招生規模的擴大,高校辦學經費來源結構的改變,高校財務管理在高校管理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已經成為制約我國高校可持續發展的一個主要因素之一。在新時期、新形勢下,高校財務管理面臨著許多新的機遇與挑戰。高校財務部門應轉變工作理念、提高管理人員素質、規范財務管理制度,在做好基本財務管理工作的基礎上,能夠站在財務角度上著眼未來,為高校領導決策提供財務支持。
一、高校財務管理過程存在的問題
隨著高校辦學規模擴大,資本運作模式的改變,高校經濟活動呈現多樣化和復雜化的特點,原來的財務管理模式已經不能滿足現階段高校財務管理的需要,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資金使用、管理不當
高校資金來源由財政撥款轉變為以政府撥款為主,費、貸等多渠道籌措經費的形式,對高校在資金的合理使用上提出更高的要求。而目前高校運行的各項經費透明度不夠,資金使用效率不高,存在嚴重浪費現象。在一些經費上,在使用前無計劃、無預算,盲目開支;或者預算內容不夠詳細,在項目實際運作的過程中沒有按照預算嚴格執行。在資金使用過程中無計劃使用,不該由項目支出的費用也從項目中扣除,導致項目嚴重超支,甚至一些主要工作因為資金不足無法按期完成。
(二)有形和無形資產管理不嚴
在高校教學、科研工作中,需要各種各樣的教學設備、科研儀器、辦公用品等有形和無形的產品,由于高校資金支出不需要進行成本核算,固定資產不計提折舊。所以,高校所擁有的固定資產分散管理、無庫存管理概念。學校各部門之間所需辦公用品、圖書資料、教學儀器等沒再經過統一管理,各學院、管理部門根據自己的工作需要購置相關固定資產。財務管理部門未做到事前預算、統一購買、統籌使用,導致重復購買,設備閑置、利用率低,資源浪費。現在資產管理不嚴格,沒有完整出入登記,資產流失嚴重。高校對于無形資產管理觀念不足、意識薄弱,也造成了無形資產的流失。
(三)資金來源結構調整、風險意識不足
由于國家對高校財政經費投入的減少,很多高校通過向銀行貸款來獲得辦學經費,以彌補管理費用的不足。雖然貸款可以在短期內緩解了學校經費的壓力,改善辦學條件,但高校在貸款之前沒有充分論證可行性,沒有全面考慮貸款所存在的風險,其貸款額度在不知不覺間已遠遠超出高校可承受的范圍。大量的貸款使得高校的運行成本提高,財務風險加大。
(四)財務數據不能提供決策支持
財務數據是院校在一段時間內各類財務信息的匯總、分析、比較和評價后,綜合學校的各因素,反映學校在財務管理方面的問題。但目前大多數高校對于賬務數據只停留在記賬、算賬、審核、報銷等日常工作中,財務信息不完整、不真實,沒有對財務數據進行分析、研究,因此,在高校的財務管理過程中,財務數據無法為高校管理人員發現在管理過程中不當,更無法為領導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為領導解決學校管理過程問題提供決策支持。
(五)財務管理制度不完善
目前高校財務管理指導思想是“統一領導、集中管理”和“統一領導、他級管理”兩種模式,這兩種管理制度使得在管理過程中出現兩個極端。并且許多業務流程不夠合理,高校內部財務與會計控制制度很不完善,如內控分權原則體現不明顯、審批制度有待改進、流程控制體系不完備等。
二、加強高校財務管理的措施
造成高校財務管理存在諸多問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人為主觀原因,也有歷史、客觀原因,既有體制、政策問題,也有高校財務管理不當的問題。因此在提高高校財務管理應該根據財務管理過程中發現的問題,實事求是地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其主要的措施有:
(一)加強各項經費的預算和管理
高校對辦學經費實行預算管理,統籌安排學校各項資金,盡可能將辦學經費控制在預算范圍內,公開透明各項預算支出,對各項預算可行性進行審核,修正其不合理的部分,在預算執行過程中加強監管力度。節約支出,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減少浪費。
(二)完善資產管理制度
為了更好地客觀反映高校培養成本以及購置的固定資產情況,應該完善資產管理制度,嚴格執行,并且合理發放相關教學物資。同時建立哪個部門使用哪個部門管理的原則,將“責任田”劃分到各責任部門或者相關責任人,并設立相關賬目記錄使用情況,不斷地修正賬目反映的問題,促使資產管理制度的完善。
對固定資產采取雙管齊下的管理,一方面高校應按照制度進行總括記賬管理,另一方面相關責任部門應對固定資產實行“責任田”管理,單獨設置固定資產的本部門賬目,其中實時記錄使用、破損、保養和維修等情況,并記相關折舊和計算固定資產消耗率、淘汰率等考核指標。然后高校通過各部門的數據,再統一安排和計算固定資產的購置,總體提高全校的固定資產的利用率。最后要加強監督,核實數據,做到賬實相符。
(三)適度貸款,控制風險
以前高校由于全額撥款,教育經費屬于國家無償撥款,所以長期以來經營被認為是沒有風險的。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為了更好地適應我國高校的發展,新形勢下的高校經營社會環境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例如很多大學重新選址,修建更大的校區,這樣的建設融資已達到很高的規模,大大增加了高校的財務風險。所以高校應根據自身的發展以及未來的計劃,綜合制定自己的發展計劃,評估自己的風險,實時調整發展戰略。同時應積極做好財務核算與預算,以控制風險。
(四)提高財務分析能力
以往高校財務忽略各項財務指標、數據對高校管理、建設的重大決策過程中所起的作用,財務管理人員應該努力提高財務數據分析能力,通過分析數據之間的關聯與問題,降低高校運營成本,為實現高校經濟可持續發展提供數據支撐。
(五)完善高校財務管理體制
找出財務管理體制中存在的問題,規范、標準流程,強化財務控制,明確各崗位工作職責,管理人員之間權利與責任明確。依照相關法律、法規建立一套適合高校具體情況的財務管理體制。
三、總結
總之,高校除了由于財務制度上存在問題以外,在資金預算與管理、無形資產與有形資產管理方面存在不足,還未充分認識到高校所處新環境下的危機。高校財務管理部門應根據院校具體情況分析其存在的實際問題,逐個突破、有序解決,從而提高高校在新形勢管理效率,提高其在新環境下的競爭力,提高其在新時期的綜合實力。
參考文獻
[1]高校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及改善措施,中國學術期刊網.
[2]劉謹.高校財務管理的現狀與建議[J].高等教育財會,2005(04).
[3]劉亮.高校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會計之友,2007(12).
[4]張友棠.財務預算與績效管理制度設計[M].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8.
作者簡介:王書聰,本科,黑龍江省望奎縣人。
(責任編輯:陳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