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各區縣人代會于1月上旬陸續召開,人大代表肩負人民重托出席盛會,履行憲法和法律賦予的神圣職責。
去年下半年,各區縣選舉產生了新一屆人大代表,經過密集的初任培訓,這些新代表肩負人民滿懷激情和信心出席人代會,討論決定本區域內今后五年和2012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主要任務,選舉產生新一屆區縣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區縣“一府兩院”負責人。
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劉云耕出席浦東新區、寶山、閘北等區人代會開幕式,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王培生、胡延照、楊定華、蔡達峰、鄭惠強、吳漢民也分別參加了黃浦、嘉定、普陀、奉賢、青浦、金山、靜安、長寧等區人代會的開幕式。
新起點謀新發展。今后五年,是上海“創新驅動、轉型發展”的關鍵時期,各區縣人大代表結合各區域區位特點、發展優勢,為本區域如何助推上海整體發展建言獻策。如,浦東新區、黃浦區的人大代表認為,要把握區域規劃調整的契機,大力發展高端服務業。普陀區人大代表建議建設上海西部新興商貿科技區。虹口區人大代表希望發揮北外灘在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和金融中心建設中的作用。楊浦區人大代表希望能集聚創新要素,加快推進國家創新型試點城區建設。嘉定、金山、松江、奉賢等區的人大代表認為,要加快新城建設,提升產業轉型,推動城鄉一體化發展。崇明縣人大代表認為,要圍繞經濟、社會、民生、生態等重點領域,統籌城鄉發展,安排項目建設。
民生民情掛心頭。經濟發展成果怎樣讓百姓共享?文化如何切實惠民?教育如何發展?就業問題怎樣解決?停車何時不再難……代表們對民生問題格外關注。有的代表提出,要更加關注百姓的“終端感受”,變有關單位自我感覺良好為直接問群眾滿不滿意。有的代表建議,對貧困家庭的幫扶,要“重在平時、貴在長久”。有的代表提出,老百姓不僅希望病有良醫,也希望病能廉醫、病可近醫。有的代表希望,關注外來務工人員子女的教育就學問題,統籌城鄉平衡發展,為孩子們未來的發展打下基礎。有的代表反映,要加大投入,加快中心城區老舊住房修繕,并視之為具有緊迫性和復雜性的問題。有的代表認為,要加快公益性文化事業發展,促進精神文化產品創作生產,著力提高市民綜合素質和城區文明程度。
新代表展新面貌。新當選的人大代表迅速進入角色,積極履行職責。向代表發放區人大常委會年度初步工作議題表,當場征詢意見的做法在徐匯區已堅持多年,今年有81%的代表參與議題選擇,參與率創歷年新高;還有40多位代表建議將生活服務中心建設、校車安全、文化大繁榮等9個未列入征詢表的議題也納入區人大常委會年度工作。閔行區人代會還表決通過了首例財政預算草案修正案,提出以2011年為基礎,將2012年度的黨政機關會議、課題、調研、評估、咨詢、培訓等六項預算開支削減5%;而調減下來的資金,建議向民生項目傾斜。來自社區、企業、教育、衛生等行業的20名長寧市民應邀旁聽區人代會,1月7日下午,區人大常委會還專門召開座談會,征求旁聽市民的意見和建議。 (盧義耀,龍偉平,毛亞軍,樂善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