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超
【案情回放】
2011年7月31日晚上,林先生到派出所報案,稱自己的一部雷克薩斯轎車失竊了。原來當天凌晨2點多鐘,林先生的女友開車載他回家,由于小區內沒有車位,女友將車停在某銀行門口的人行道上。到了晚上8點,林先生準備用車時,發現車不見了。林先生懷疑是違章停車被交警拖走,但交警部門稱未處置過此事。林先生詢問女友后才得知,原來女友不熟悉車輛感應鑰匙的使用,停車熄火后忘記拿走鑰匙,也沒鎖門。林先生估計車可能被人偷走,遂向警方報案。
接警后,警方調取了事發地點路口的監控錄像。監控畫面顯示:當天凌晨4點43分,一個穿白色襯衫的男子出現在林先生的汽車旁,他先是在汽車右側張望,然后從車頭繞至汽車左側,拉開駕駛室的車門鉆入汽車。幾分鐘內,此人進出汽車多次。4點59分,一輛紅色轎車駛進監控畫面并停靠在路邊。車上下來兩名男子,其中一個上身著T恤下身穿短褲的男子,下車后朝著白衣男子走去,然后進入汽車駕駛艙發動了汽車,白衣男子也坐上副駕駛。5點,另一男子駕駛著紅色轎車駛離路口,雷克薩斯也尾隨離去。警方初步斷定,畫面中的三個男子有重大的作案嫌疑。經過調查和排摸,2011年8月3日發現被盜的汽車停放在本市某小區內。為抓住竊賊,警方在被盜汽車附近開展了守候伏擊。8月4日清晨6點,兩名男子來到汽車旁,當他們打開車門準備上車的時候,被警察當場擒獲。
被抓兩名男子分別是劉某和鄧某,劉某就是監控畫面中的白衣男子,而鄧某則是將車輛開走的穿短褲的男子。根據劉某交代,當天凌晨五點不到,他從工作的酒吧下班步行回家。途徑案發地點時,偶然發現一輛轎車沒有上鎖,打開車門后還在車座上發現了汽車的鑰匙,當時他就萌生了盜竊車輛的念頭。雖然劉某有駕照,但是平時基本不開車屬于“本本族”,加上當天他喝了酒,又做賊心虛,更不敢自己開車。于是,他想到了平時經常幫人代駕的朋友鄧某。劉某打電話給鄧某,稱有位客人喝了酒將汽車停在了路邊,請自己保管一下,叫鄧某幫忙開回家里。不知情的鄧某就幫忙把車子開到了劉某居住的小區,停完車后將車鑰匙交給了劉某。8月4日凌晨,鄧某下班又遇到劉某,劉某稱客人一直聯系不上,叫鄧某陪他一起去車里看看有無行駛證。兩人來到車旁,剛打開車門就被警察逮個正著。經過警方調查,鄧某和另一男子完全不知劉某控制著鑰匙的汽車是偷來的,只是幫忙代駕并無犯罪。而劉某因涉嫌盜竊罪被逮捕后移送起訴。經過估價,劉某竊取的汽車目前價值25萬多元。
【法官說法】
法庭上,劉某推翻了在公安機關的認罪供述,稱自己找人開走汽車,是因為他發現車輛沒鎖,主動代車主暫時保管汽車,并不是盜竊車輛。
普陀區法院經審理后認為,雖然車主一時疏忽未鎖車輛,但是劉某發現該車輛未鎖后,在無法通知車主的情況下沒有報警,又向代駕人謊稱車輛是客戶交給自己保管的,悄悄將車輛轉移,其實施的行為與通常代人保管物品行為明顯不符,構成盜竊罪,并不構成《民法通則》第93條規定的無因管理行為,對劉某在法庭上堅持的所謂代車主保管車輛的說法,法官不予采信。劉某秘密竊取他人財物數額特別巨大,依法應該追究刑事責任。普陀區法院一審判處劉某有期徒刑10年,剝奪政治權利1年,并處罰金2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