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建萍 殷超
1月12日,市高級人民法院舉行新聞發布會,專題通報加大涉民生案件執行力度的有關情況。會前,閔行區法院向兩起勞動報酬群體性案件中的141名申請人發放了企業所欠工資及補償金147萬余元,并與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就雙方之間建立勞動報酬案件調裁執聯動機制舉行了簽約儀式。發布會上,還公布了全市法院29件涉民生的典型執行案件。
“拿到錢,就好回家過年啦”
數著領到的工資,上海佳潤食品有限公司的諸女士掩飾不住心頭的興奮。1月12日下午,閔行法院的大法庭內人頭攢動。和諸女士一樣,141名工人在這里排隊,簽字,領錢。閔行法院10位執行法官正緊張而熟練地發放著執行款,一筆又一筆,有條不紊。
兩個月前,上海佳潤食品有限公司突然宣布停產,工人全部解散。事先毫不知情的工人們頓時傻了眼。一則,臨近年底到哪里再去找新的工作;二則,公司拒絕支付相應的工資和經濟補償金,怎么回家過年?去年11月25日,工人們向閔行區勞動仲裁委員會提出申請,仲裁委于11月28日作出調解書,由食品公司支付諸女士等100名員工共計錢款90余萬元。11月29日閔行法院受理執行申請。
隨后,執行法官立即劃撥被執行人名下存款38余萬元,并將公司車輛、設備等予以查封。眼見年關將近,如果按拍賣程序肯定無法在年前發還錢款。于是,該院又與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取得聯系,促使啟動企業欠薪保障金籌集和墊付程序等,最終保證短時間內將欠款足額執行到位。
卷宗封面加蓋“民生”兩字
諸女士的情況并非個別。據介紹,上海法院近年來不斷加大對涉及勞動報酬、建筑工程款、給付贍養費、扶養費、撫育費、撫恤金以及交通肇事、人身損害侵權糾紛和婚姻家庭糾紛等,并且當事人為困難群體的民生案件的執行力度。2011年全市法院受理執行案件9.82萬件,執結9.87萬件。其中,涉民生案件執結48352件,占全年結案數的48.99%,實際執行率為96.87%,平均執行天數僅為23.72天。
民生案件執行之所以取得較好的成績,得益于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機制。早在2010年9月,上海高院已制定下發了《關于涉民生案件執行的若干意見》,從案件的類型、工作流程、管理方式等都給出了明確的規定。如,要求凡經確認為涉民生案件的,卷宗封面上應加蓋“民生”標志,且一般應在立案之日起兩個月內執結;對于重大、疑難、復雜或者帶有一定群體性的案件,要按照立審執兼顧原則,主動做好訴調執對接;啟動執行程序前先行適用執前督促程序,促使義務人自動履行債務或配合完成一定的財產調查工作等。這些制度化的措施為民生案件執行鋪設了一條高效、便捷的“綠色通道”。
各方合力解燃眉之急
和上海佳潤食品有限公司案一樣,在閔行法院現場發放執行款的另一批案件,即上海臻美印刷有限公司共計欠付41名職工近57萬元工資的執行案中,最終全額發放的執行款內,也包括了相當多的企業欠薪保障金。
欠薪保障金能夠及時到位,閔行區的調裁執聯動機制功不可沒。根據法院與與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簽署的建立勞動報酬案件調裁執聯動機制的協議內容,法院通過在區勞動人事爭議工作對接中心設立調裁執聯動中心,使執行服務前移。迄今,其運作情況也表明這一機制行之有效。據介紹,該中心于去年10月啟動以來,共有540余件勞動仲裁案件通過快速立案進入執行程序,至今已有360余件執行完畢,且均在兩個月內辦結,共發放勞動報酬450余萬元,其中墊付欠薪保障金103余萬元。
在閔行法院等積極探索創新的同時,上海法院還充分考慮到申請執行人大多屬于困難群體,對執行款項快速、全額到位有著更為緊迫的需求的特點,要求盡可能在錢款發還環節依法給予優先。如,對已查控的部分財產先行變現,優先償付工資,有的在交通肇事、刑事附帶民事等雙方當事人都是困難群體,暫時沒有執行條件的情況下,應積極尋求相關部門支持等等,以各種方式為社會困難群體解燃眉之急。
上海高院執行局局長余志強表示,上海法院將堅持以“快速、優先、便民”為原則,不斷優化、完善涉民生案件執行工作機制,最大限度地滿足困難群體當事人的司法服務需求,更好地維護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維護法律尊嚴和司法權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