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從加強我國企業財務內控角度出發,對影響我國企業的應收賬款管理問題進行了探討,結合筆者工作經驗,針對一個典型案例,對如何提高我國應收賬款的管理效果提出了自己的建議和對策。
【關鍵詞】財務內控應收賬款對策
當前,我國企業對應收賬款的管理極不規范,很多企業單純追求高銷售量、高市場占有率,而忽視了對企業應收賬款的管理,造成企業的應收賬款很多都變成了呆賬壞賬,給公司帶來了不必要的巨大損失。本文在著重分析了我國企業應收賬款管理問題的成因后,從加強企業財務內控角度上,以一個典型案例為例,對如何提高企業的應收賬款管理情況提出了自己的建議和對策,希望為開展相關領域的研究有所裨益。
一、基本概念和研究意義
(一)企業財務內控的概念和作用
企業財務內控是指財務從業者依據經濟管理和財務理論的相關知識要求,對財務工作和企業內部財務關系制定嚴格的規范,并用該規范指導公司的財務管理工作。
企業財務內控在企業管理中可以使企業達到自我制約和調控,使企業能夠有序進行生產經營活動;能夠檢查企業數據的真實完整性,保護企業資產不受損失;能夠促使企業財務向規范化和制度化邁進,從而提高了企業的財務質量。
(二)企業應收賬款的管理意義
四川長虹,一個耳熟能詳的名字,從1996年以來,企業的應收賬款迅速增加,由1995年的1900萬元增長到2003年的近50億元,應收賬款占資產總額的比例從95年的0.3%上升到了23.3%。在2004年,四川長虹計提壞賬準備3.1億美元。而最終導致我國公認的“中國彩電大王”以及全球第三大彩電生產基地的四川長虹消失的原因就是應收賬款的管理不當。
由此可見,應收賬款管理方法的有效性對一個企業的經營發展來說具有重要意義。一是可以改善營運資金內部結構,便于企業內外信息使用者衡量企業的償債能力、盈利能力和投資融資能力。二是促進企業銷售,提高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經濟中的市場占有率。三是縮短產品轉化為銷售收入的時間,降低企業存貨成本及其相應的管理費用、倉儲費用和保險費用等。
(三)我國企業應收賬款管理現狀
據相關市場調查,我國絕大多數企業還未形成科學有效的信用管理制度。不少企業壞賬現象嚴重,賬款被拖欠后追繳時間很長,總體企業壞賬率在5%-10%之間。同期資料顯示,美國國內企業平均壞賬率低至0.25%-0.5%。同時,我國企業逾期賬期則在90天左右,而美國只為7天。以上數據表明,我國企業生產銷售多依靠賒銷,而國外企業則以現款現貨交易為主,不同的銷售經營方式從側面反映了造成應收賬款管理困難的原因。按統計數據計算,我國國內企業的市場銷售規模只有同類型同規模國外企業的1/9。并且,很多中小企業因害怕呆賬壞賬的產生和資金的拖欠,而抵觸賒賬的發生,這也帶來了企業在市場中的競爭力的減弱。不重視企業應收賬款的管理,企業的資產負債表就一致存在著大量的應收賬款額,企業可能會因產品銷售量的提高而喜悅,但大量應收賬款下存在的高風險卻一直伴隨著企業的成長。
二、我國企業應收賬款管理問題成因
(一)企業管理層的忽視
對于大多數的企業來說,管理層并沒有樹立正確的應收賬款管理目標,而是片面追求利潤最大化,忽視了營運資金的流動。在這樣的狀態下,一方面,管理者并不關心應收賬款的回收情況。而另一方面,業務員只關心銷售業績,產生應收賬款后,長期不與往來單位對賬,有的即使對了賬,由于沒有形成合法有效的依據,款項仍遲遲不能收回。
(二)應收賬款責任部門的疏忽
由于大多數的企業都缺乏一定的管理概念,當有大量的應收賬款對不上并且收不回時,信息傳遞的不快,因而具體由哪個部門來督辦、由哪個部門來清查管理并不顯而易見。同時,相關部門并沒有意識去管理這些應收賬款。簡而言之,應收賬款的相關責任部門的管理部門對于哪個企業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
(三)應收賬款會計監督的缺乏
賬款制度沒有建立完善,不清楚每一筆應收賬款如何形成或者說不清楚賬款是由誰負責的,由誰簽字擔保的,逾期要多長時間,到期了也沒有人去催討,甚至經常發生老賬未結清,新賬款又出現等問題。有時候公司換了新的業務員,舊的賬沒有理清楚,就讓新業務員繼續接手做,這樣就造成了新賬舊賬一直累計下,最終導致無人問津,從而形成呆賬,而這筆壞賬自然而然就由公司吸收。
以上這些種種現象都是造成應收賬款不斷上升的原因。相對于一些企業來說,雖也制定了相應的管理制度去管理應收賬款,對應收賬款按賬齡進行簡單的分類。比如分為信用賬期三個月、六個月等,還可再次細分為接受承兌匯票還是電匯等多種匯款方式。但由于缺乏強有力的會計監督,缺少相關職能部門的共同控制,勢必形成大量的欠款難以收回和流動資金周轉不良的狀況。
(四)應收賬款信用體系的缺失
大多數企業對應收賬款沒有進行風險評價,尚未建立一套完善的賒銷制度。很多企業剛開始對于客戶都是做現款現貨的,但是由于長期合作,難免客戶會要求申請賬期。賬期的申請和審核對公司來說是非常重要的,特別要了解清楚客戶公司的基本狀況,不能一味只求利益而忽略了現實的狀況。
三、X公司案例分析
X公司是我國一家比較有影響的旅游酒店類企業,筆者通過對公司的財務調查,獲取了X公司在被兼并前的財務狀況統計,通過分析,筆者發現該公司被并購前在公司應收賬款方面存在較大的問題。
(一)X公司應收賬款狀況
表1為X公司2010年應收賬款客戶信息統計表,從表中可以看出:公司小客戶(賬款<1萬元)為45個,占客戶總量的59%,而這些客戶的應收賬款總額僅占6%,給公司的應收賬款管理帶來了很大難度。雖然小客戶的賬款總額比重小,在實際工作中,與小客戶間對賬容易發生錯誤。并且,小客戶多數公司賬務管理不夠規范,賬差產生的情況經常出現。因此,必須加強對中小客戶應收賬款的監管力度。進一步分析該公司財務數據,得到了該公司應收賬款的賬齡信息統計情況,如表2所示。
表1 客戶應收賬款統計信息表
項目 應收賬款(萬元) 比率(%) 客戶數 比率(%)
應收賬款總額 670 100 76 100
賬款>50萬元 290 43 5 7
10萬元<賬款<50萬元 157 23 19 25
1萬元<賬款<10萬元 186 28 7 9
賬款<1萬元 37 6 45 59
表2 公司應收賬款賬齡統計信息表
賬齡 應收賬款(萬元) 比率(%)
0~6個月 320 48
6個月~1年 164 24
超過1年 186 28
總計 670 100
在上面的公司應收賬款賬齡統計信息表中,可以看出該公司的應收賬款的管理情況不夠理想。特別是超過1年的應收賬款比率占到了28%,也就是說這些賬款很有可能變成呆賬壞賬,這大大影響了公司的資金流動。所以,必須采取措施,為該公司的應收賬款管理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機制。
(二)增強X公司應收賬款管理的對策
為了增強X公司應收賬款的管理力度,結合前述章節和本人實際工作經驗,我們從公司實際情況為出發點,向公司管理者提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很好地改善了公司應收賬款的管理情況,概括如下:
1.加強培養公司的信用風險管理人員,對公司銷售人員的信用風險識別進行密切同步監督,同時,對客戶信息加大力度進行審查、跟蹤和掌握。
2.多部門密切協作,在公司建立了應收賬款監控體系,加大了銷售人員和客戶的聯系,增強了會計人員對貨款的掌握情況。
3.充分發揮公司內部審計部門的監管作用和公司員工代表大會的監督監管作用,同時,加強對公司壞賬呆賬的清查力度。
4.根據公司自身情況,制定了符合公司發展的合理信用政策。
通過以上一系列措施,公司的應收賬款管理問題得到大大改善,企業資金流緊張問題逐步緩解,事實證明,在工作中所采取的對策是切實有效的。
四、結語
對應收賬款進行管理關系著企業的發展與存亡。因而,企業在對應收賬款的管理制度進行完善時,應該從加強企業內部財務內控角度出發,在控制應收賬款風險規模、加強內部監督機制和提高變現能力方面全面考慮,將應收賬款的管理作為一個體系來建設。只有以有效的監管建制為基礎,得力的措施為保障,才能將企業中的應收賬款管理納入正確的軌道中來。
參考文獻
[1]王颯.應收賬款的風險與防范[J].民營科技,2008(05).
[2]張海.加強應收賬款管理 提高企業經濟效益[J].中國總會計師,2009(02).
[3]魏冕.應收賬款的管理與籌劃[J].中州煤炭,2007(04).
[4]何忠勇,羅俊輝.企業應收賬款管理中的問題及對策[J].中國民營科技與經濟,2006(03).
作者簡介:李俊鵬(1976-),男,漢族,廣西玉林市人,本科,會計師,會計學專業,研究方向:財務會計。
(責任編輯:唐榮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