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利達
摘要: 高中的美術教育是培養跨世紀人才素質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美術課的教學目的始終是培養學生的鑒賞能力。本文旨在分析美術教學與品質教育如何有機結合,在美術教學中運用美術塑造人的品質人格,從而通過品質人格的提高促進學生美術作品創作水平的提高。
關鍵詞: 高中美術教學品質教育重要性
高中美術教學內容以鑒賞為主線,強調學生“心到”、“眼到”。過分的知識化、理性化,學生的熱情不會堅持很久,久而久之美術課開始走過場,一堂美術課就成了有板有眼的自習課或休閑課。高中教學不同于小學和初中,又說又表演的教學方式不太適合,美術課不可能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從現階段來看,美術大綱鼓勵教師靈活機動。在美術教學中加強學生有禮、愛心、樂觀、責任、獨立、自信的品質教育,運用美術塑造人的品質人格,通過品質人格的提高促進美術作品創作就顯得格外重要。
高中美術教育是培養跨世紀人才素質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每個學生都應享受這種教育,它是一種素質教育、專門教育,在美術教學中加強品質教育,即運用美術塑造人的品質人格,通過品質人格的提高促進美術作品創作。
美術教學應與品質教育有機結合起來,兩者應相互滲透,相互輝映。我結合在美術教育中的一些親身經歷和感想,談談在高中美術教學中的品質教育問題。
一、加強學生有禮、有愛心的品質教育
美術往往通過典型的形象反映生活,通過欣賞不同的美術作品,認識不同時代、不同國家、不同民族的具體生活情景,從而認識真理,認識歷史,認識現實,分辨美和丑,評價優和劣。欣賞,可以培養學生鑒賞能力,審美能力和愛好美術作品的心境,甚至是在陶冶崇高品格等方面都有極其重要的作用。高中美術欣賞課適宜選擇一些反映高中生活較具象的作品;與學生生活接近,并且容易接受和理解的作品;視覺效果較好,有一定技能技巧的作品給學生欣賞。在欣賞教學中,學生對于較為“具象”的畫面基本能講出自己的感受,也能將感受轉化成自己的畫。而對于一些較為抽象的畫,學生是不能理解的。要讓學生接觸除書本以外的更多畫家和作品,在多看、多讀、多交流的氛圍中提高學生審美力。在欣賞作品時,盡量做到讓學生多談感受,理解作品,找出自己對作品理解中的滿意或不滿意之處。敢于對作品提出自己的看法。如鑒賞羅中立的油畫《父親》,從中分析出形象特征、歷史背景、表現手法等,使學生深切體會到老農的勤勞、樸實、善良的內在品質。知道他代表的是中華民族千千萬萬的農民,“父親左耳夾了一支圓珠筆”是文革期間最為流行的藝術思想,一切藝術品都貼上了政治標簽,是那個時代抹不去的標記。這些東西對學生來講,有很強的吸引力。又如拿一張寫意作品,讓學生分析感受。等學生有了很強的繪畫欲望后,再讓他們動手畫,適時點撥,自然水到渠成。教學中充分運用美術欣賞有效地灌輸博愛精神,切實影響學生的行為,積極引導學生待人大方、熱誠有禮、與人分享寬仁厚度的處世態度。當學生覺得自己也受人尊重之后他也會成為堅強、自尊、有能力和有價值的人。
二、加強學生樂觀、責任的品質教育
高中美術教育并不一定要教學生多么高深的繪畫技法,最重要的目的是讓學生對藝術充滿濃厚的興趣和求知的欲望,讓潛在能力充分發揮出來。在教學之余,引導學生搞一些收藏,如郵票、精美圖片、書法作品等,這些東西收藏成冊就是一種資料,也是一種愛好,收藏的過程本身就能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適當的時候再組織一些收藏展覽,進一步激勵學生,堅持下去,既培養了學生的審美能力、鑒賞能力,又豐富了學生的業余生活,更培養了學生的興趣,陶冶了情操。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也為學生將來進一步提高繪畫技巧打下了扎實的基礎。
在進行漫畫一課教學時,為了開闊學生視野,培養學生看新聞的習慣,關注社會、關注世界。讓學生根據所看新聞,學會用畫面表達事件,傳達見解。以精彩的畫面表現新聞場景,一件平凡小事,一張簡單圖畫,在學生身上種下一棵有責任心的種子。我感受到學生們都擁有一顆火熱的心,他們對美與丑、善于惡也有正確的評價,由此我也嘗到了利用學科調動學生情感因素的甜頭。
在美術教學中還應加強學生獨立自信的品質教育。在繪畫中,鼓勵學生獨立思考,按自己想法畫,使學生保持獨立精神。組織學生參加各類繪畫比賽,用鼓勵代替責備;鼓勵學生在繪畫比賽中培養奪標精神和團隊合作態度,建立完成任務的信心;總之,讓學生多看、多想、多畫,想方設法提高學生的興趣,開發學生的聰明才智,培養學生的藝術才華,調動學生豐富的想象力。讓學生通過自己的想象力找尋樂趣,抓住閃光點,創作作品,參加比賽,長期在這種氣氛中,學生看到自己的進步都感到非常自豪,也促使他們逐漸獨立起來。
教師是教學情境的創設者,是學生心語的傾聽者,美術教學是教師與學生共同合作的過程,相互溝通的過程,只有加強學生品質教育,讓學生感受到老師的愛和付出,才會在情感上產生共鳴,才能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和創造能力。
參考文獻:
[1]尹少淳.普通高中美術課程標準解讀[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3.
[2]王宏建,袁寶林主編.美術概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3]楊忠明.探究高中美術課堂教學綜合實踐途徑.教育教學參考,2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