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青海省在改革開放以后對外貿易有了長足發展,特別是在西部大開發以后其對外貿易發展速度更是日新月異,本文旨在通過進出口與GDP之間的協整分析模型研究進出口對青海省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
【關鍵詞】進出口貿易經濟拉動作用
目前進出口與經濟增長的關系有三種理論解釋:一凱恩斯的乘數理論,該理論認為進出口導致投資增加,而投資的增加通過市場的放大作用將會帶來投資量若干倍的國民收入增加。二要素稟賦論,認為一國或地區出口的都是的絕對或相對優勢產品,進口稀缺產品,因此當該國加入國際貿易與國際分工后,便可以通過進出口增加國民收入,促進本國經濟增長。三是最近興起的新貿易理論,在規模經濟與非完全競爭條件下,對外貿易可以更加充分的實現規模經濟,從而提高資源的利用效率,促進技術進步最終達到經濟增長。以上都是基于國家層面的理論分析,本文欲通過對青海省的進出口與GDP關系的實證研究來在省級層面驗證以上理論。
一、數據處理
三個時間序列:LY:(青海省GDP的對數時間序列)
LE:(青海省出口的對數時間序列)
LI:(青海省進口的對數時間序列)
表1主要年份進出口貿易總額
主要年份進出口貿易總額
(Total Value of Imports and Exports in Main Years)單位:萬美元
序號 年份
(Year) GDP
(萬美圓) 進口總額
(Total Imports) 出口總額
(Total Exports)
1 1990 146226 222 6085
2 1991 141086 240 7552
3 1992 158666 1356 9043
4 1993 190351 2268 10174
5 1994 160575 1981 12350
6 1995 200934 2419 13807
7 1996 221517 9017 13480
8 1997 244620 4036 12440
9 1998 266844 974 10431
10 1999 289176 2099 8686
11 2000 318492 4773 11200
12 2001 362607 5577 14913
13 2002 774012 4562 15109
14 2003 471426 6526 27387
15 2004 563126 12075 45476
16 2005 673259 9014 32324
17 2006 830260 11752 53422
18 2007 1034982 22616 38591
19 2008 144219 26972 41875
20 2009 158219 33491 25099
數據來源:青海省統計年鑒國家外匯管理局
圖1 圖2
從圖1觀察三個數據具有相同的時間趨勢,這表明它們可能有趨同成分及它們之間可能存在協整關系
要對這些數據進行協整關系檢驗,必須保證這些數據是平穩的或者具有相同的單整階數,很明顯以上數據都不是平穩數據,從圖2可以看出數據進行一階差分后有平穩趨勢,因此可通過單整檢驗來驗證這一設想。
二、平穩性和協整檢驗
圖3
圖4
圖5
由單位根檢驗結果可以看出,LI、LE、LY 三個數據在5%的置信水平下都是一階單整的 滿足進行協整分析的條件。
協整檢驗
為了檢驗三個指標之間的長期穩定關系,可以用協整分析研究它們之間是否存在長期穩定的關系。本文用Johansen多變量系統極大似然估計法對多變量時間序列進行協整檢驗,在協整檢驗前必須先確定VAR的滯后階數,根據AIC 和SC最小準則確定VAR模型最優滯后期數為3。得到如圖6所示的協整檢驗結果。
圖6
從Johansen檢驗的結果可知,三個指標在5%的顯著水平下存在一個協整關系:去標準化后的協整向量。可以得到如圖7所示的協整關系,
圖7
有上述協整關系可以得到以下協整關系函數:
LY=0.491552LI-1.775912LE
結果表明:在GDP和進出口的長期均衡關系中,出口的GDP乘數為1.776,即出口每增加一個單位GDP增加1.776個單位,進口的GDP乘數為-0.491。表明進口對青海內的需求沒有沒有產生一對一的擠出作用,這是進口產品結果和市場開度所導致的。
三、基本結論
第一,在GDP和進出口的長期均衡關系中,青海GDP與進出口之間在5%的置信水平下存在唯一的顯著協整關系,說明GDP與進出口之間的長期均衡關系比較穩定,GDP和進出口在規模上具有相同的變化趨勢。
第二,出口對GDP的拉動作用顯著,而進口并沒有產生一對一的擠出效應這說明進口并沒有排空青海省對國內產品的需求這是由進口產品類型與人們的消費習慣共同影響的。
參考文獻
[1] 高鐵梅.計量經濟分析方法與建模.清華大學出版社,2009:45-67.
[2] 馬歇爾.經濟學原理.李良璧,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83:200-286.
[3] 韋伯.工業區位論.李剛劍,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97:22-73.
[4] 葉裕民.中國城市化之路[M].上海: 商務印書館,2001.
[5] MYRDALG.Economic Theory and Underdeveloped Regions[M].London: Duckworth,1957.
[6] PORTERME.Clusters and New Economics Competition[J]. HarvardBusinessReview,1998,76(6): 77-90.
作者簡介:李曉陽(1987-),男,河南省洛陽市人,現就讀于青海民族大學,研究方向:中國少數民族經濟(數量經濟方向)。
(責任編輯:劉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