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經濟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中國的地勘經濟也慢慢復蘇,取得了長足的進步,這離不開我國投入大量的資金為資源進行開采與勘查提供支持與幫助。但是基于中國現今對資源的需求量日益增大,對資源進行合理性的開采與勘查已成為我國目前面臨的嚴峻問題,大大引起了國家的重視。本文就地質勘查資源經濟的改革和未來發展進行淺析和論述。
【關鍵詞】地勘資源經濟發展
隨著中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對各種資源的需求量也在不斷的加大,這造成了資源供求矛盾的日益突出。而地質勘查作為中國國防建設、社會主義的經濟建設與發展中的一項基本工作,在目前大環境的影響下,為保證我國經濟建設能穩步高效的發展,已慢慢發展成熟起來。它讓中國在建國僅短短五十年就成為世界上排名第三的礦業大國,為新中國的崛起和建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但是,很多自然資源是具有不可再生性的,中國再是地大物博也會面臨資源消耗殆盡的時候,加上我國地處的資源分布、種類以及產儲量極其不平衡,這些不可抗拒的因素在目前已開始對地勘經濟方面造成負面影響。因此,考察地勘資源現狀和規劃地勘經濟未來對目前其發展有著深刻的意義。
一、我國地勘資源經濟發展背景及現狀
地質勘查工作不僅能幫助人們更深入地了解與探索地球的奧秘,還造福人們的生活,有著不可替代的重要性。在新中國成立以來這幾十年中,地質勘查事業一直默默的為中國完善的工業體系提供資源保障,直到近幾年,其發展勢頭才逐漸展露出來。據資料顯示,在2002年后隨著礦資源產品價格的不斷上漲,全球地勘投資從當年只有20億美元一路飆升。在2005年,全球地勘投資就達到了52億美元左右。中國中央及地方政府在這期間加大了對地勘的投資力度,大大帶動了社會類資金投資的上漲,社會類資金投資所占比例從2000年的30%增加到了2005年的70%,投資比例變化也帶動著地勘市場的壯大。2006年1月20日,我國國務院發布了一則指導現階段下地質勘查工作的重要文件——《國務院關于加強地質工作的決定》。文件中明確了地質勘查工作的中心和目的,使地質勘查工作能更好的開展。而同年全球的地勘投資總資金也比2005年增長將近38%,達到了70多億美元。加上2010年《國土資源部關于促進國有地勘單位改革發展的指導意見》這一政策的趁勢出臺,更加促進了地質勘查行業的發展,有利于地勘資源經濟又好又快的發展。
二、我國地勘資源經濟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雖然當下中國地勘業已經慢慢走出低谷期并且得到快速發展,也取得了一些經驗成就,但是因地質勘查其受自身行業與歷史因素的影響,我國地質勘查的部分單位中產業結構不合理、機制不協調、效率不高等狀況仍然日益突出。地質勘查行業中仍存在很多的問題。
(一)地質勘查單位內部管理存在的問題
目前很多地質勘查單位在管理方面的手段都很落后,缺乏現代化的管理經驗與手段。這使得管理團隊以及管理人員的素質提高很慢,導致很多管理人員認為地質勘查工作不應該把精力放在內部單位管理制度上,而應該大力開發礦產資源獲得利潤。這樣沒有管理意識的所謂“徒有其表”的管理工作的開展會讓基礎工作存在薄弱環節及工作程序的不規范。例如,導致財務管理監督方面松懈、物資管理方面存在漏洞以及設備管理的失控等問題,違章違紀行為時有發生,漏、跑、冒、滴的現象屢禁不止。這些問題的發生直接間接地也影響到了地質資源報告的及時性和準確性,導致單位收入也不見好。
(二)其資源經濟發展缺乏競爭力
隨著中國地質勘查行業發展引來了輝煌的高峰期及中央和政府不斷下達的新政策和投入新資金,越來越多的人投入到地質勘查的行業中,我國各種地質市場和各種礦產資源經營的企業越來越多,規模也越辦越大。可是地質勘查是一個高投入高消耗并且存在高風險的行業,大的投資并不一定能換取高額的回報。可是有些單位和企業沒有意識到這一特性,盲目的不斷加大資金和人力資源的投入,這種不適應社會經濟發展需求的行為讓整個地質市場出現了資源消耗高、地質資源質量欠佳和資金周轉緩慢等嚴峻的問題。很多地勘單位就為此出現嚴重虧損,有些甚至到了停產倒閉的境地。這種局面也讓整個國有資源流失嚴重。
(三)地質勘查單位的人力資源方面存在的問題
目前我國地質勘查單位人力資源主要存在兩方面的問題:
第一,地質勘查行業缺乏高科技復合型的專業技術人員。雖然我國在地質勘查設備方面發展很先進,擁有了很多精密的設備,但是設備始終是通過人制造出來的,因而在真正現場實地勘查考察中,很多細節方面的問題是要靠專業的技術人員來發現與解決的,這說明在勘察過程中對技術人員能力的要求是非常高的。但是我國目前對這方面的人才是非常缺少的,一些只擁有管理營銷的卻對地勘行業不了解或者只有理論知識沒有實地考察經驗的人員是無法較好地勝任這一工作。而這現狀也直接導致了第二個問題的發生,那就是地勘單位技術人員的老齡化嚴重,現在的地勘單位中離退休人員和在職人員的比例已經遠遠超出國有企業的這一比例。這種技術人員斷層導致缺乏地勘行業中堅力量的情況,同樣也阻礙了地質勘查行業的高效穩定發展。
三、對幫助其發展改革的建議
根據以上地質勘查行業的現狀,筆者認為能夠有效改善甚至解決問題的途徑就是堅定不移地走地勘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地勘經濟可持續發展是以地質工作嚴格遵循地質變化規律,市場經濟規律服從地質變化規律為原則,站在可持續發展的高度確保地勘經濟又好又快地發展下去。其主要可概括為以下三點:第一,以理清管理體制、加快體改進程為前提,在單位內部大力開展先進管理技術的培訓與評價體系的開展,讓優質的管理更好地促進單位企業的發展。第二,以加快地勘集團化建設為關鍵,組建實施科學管理的地勘集團化,提高經濟效益和生產集約化的程度,實現地勘行業永續的發展。第三,以實施人才戰略為根基,樹立長遠目標,調整和實施人才資源培養的戰略,形成才盡其用的良好的行業氛圍,建立適應地勘行業與經濟的專業人才團隊,保證行業內部存在強勁持久的發展潛力。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地勘行業既面臨巨大的發展壓力也面臨著機遇,而地勘行業應深入貫徹和落實科學發展觀,轉變其增長方式以及運行管理制度,以提高地質資源的綜合利用程度,只有這樣才可以有效地保證其經濟又好又快的發展。
參考文獻
[1]蘇乃瑩,陳永光,嚴大千.地勘經濟產業發展狀況研究[A].經濟論壇,2011(03).
[2]張慶華.地勘經濟可持續發展對策探討[B].貴州:貴州省有色地質勘查局.中國國土資源經濟,2010.04.
作者簡介:劉寶豐(1963-),男,河北保定人,本科,統計師,研究方向:地勘經濟管理等。
(責任編輯:陳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