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通過對2011年浙江省出口貿易數據的解讀,分析了浙江省出口貿易最新呈現的特點,并指出浙江出口企業在出口環境遇到較大挑戰的背景下,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實現浙江出口貿易進一步的增長。
【關鍵詞】浙江出口貿易現狀與對策
回顧2011年,浙江外貿出口克服了外需不足,貿易保護主義升級,成本上升,資金面緊張等多種不利因素,取得了出口的穩步增長。2011年,浙江省實現外貿進出口值3094億美元,比2010年增長22%,居全國第5位,其中出口2163.6億美元,同比增長19.9%(本文數據根據浙江海關及外經貿網站整理)。浙江外貿出口取得這樣的成績,難能可貴。2011年浙江外貿出口呈現以下特點:
(一)歐、美、日等主要貿易伙伴市場仍處疲軟
浙江省貿易伙伴已近180個國家和地區,但是重點市場仍是歐盟和美國,日本,2011年,浙江省對美國和歐盟,日本分別出口557.7億美元和349.2億美元,133.5億美元,三者占到浙江省全年出口額的48%,但對歐美地區出口增幅均落后全省出口平均增幅。由于美國金融危機還未完全消除,而歐債危機愈演愈烈,因此,這兩個地區的消費仍然疲軟,日本經歷了特大地震,對浙江省的機電配件進口需求造成一定影響。
(二)機電產品,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增長緩慢,產業轉型升級的壓力依然較大
2011年,浙江省出口機電產品924.3億美元,同比增長16.4%,其中船舶出口65.9億美元,同比下降10.2%。出口高新技術產品155.2億美元,同比僅增長5.4%,兩者合計占浙江出口產品貨值的近50%,但增速均落后于浙江省出口的平均增速。一方面是因為這類產品的市場主要集中在歐盟和美國,該地區疲軟的需求導致浙江機電產品出口增速放緩甚至下降,另一方面,歐美日地區近年來實施的技術貿易壁壘和綠色貿易壁壘也對浙江的機電及高新技術產品出口造成很大障礙,而國際海運業的持續低迷重創浙江造船業。浙江最重要的船舶制造、出口基地臺州100多家船廠在2011年大約有40%都沒有接到新的訂單,大部分造船企業僅靠現有訂單勉力維持開工。
(三)低價、跑量的傳統出口競爭模式遭到嚴重沖擊,出口企業生存艱難
2011年浙江省紡織服裝,鞋類,家具等產品出口仍取得較快速度的增長,平均增速在25%左右。這和此類產品大多屬于生活消費品,其需求的收入彈性較小有關,但廣大出口企業日子并不好過。這類行業大都具有勞動密集型特征,而所屬行業的一線工人工資近年來大幅度上漲,加上原材料,能源成本的迅速上升,人民幣匯率和出口退稅的調整,以及企業融資成本的高企,都在不斷吞噬浙江出口企業的利潤空間。2011年,對全省1500家重點出口企業監測結果,有近1/3的企業表示利潤比去年同期有所下降,出口商品價格的上漲幅度遠低于原材料上漲幅度是企業利潤下滑的重要原因,出口企業效益不容樂觀。
(四)半成品出口貿易逐步增加,浙江低端制造業跨國轉移趨勢明顯
如前所述,浙江低端制造業的勞動力成本劣勢日益明顯,以往從浙江進口日用小商品的印度,泰國,越南等國客戶,現在逐漸從浙江采購半成品和機器設備,運回本國后再進行進一步的加工,由此漸次分食浙江企業的出口市場。這個過程雖然緩慢,但趨勢已經非常明朗。據義烏海關統計,2012年1季度,義烏出口印度小商品貨值達到1.2億美元,同比增長40.5%,而大部分印度客商采購的正是飾品的半成品。但東南亞發展中國家基礎設施普遍落后,高檔次技術人才缺乏,物流成本高昂,因此該地區企業只能從事較簡單的再加工和組裝生產,短時期內還無法對浙江企業出口造成重大威脅。
由此可見,浙江出口貿易在國際大環境不佳的情況下取得如此成績實屬不易,但也面臨著非常嚴峻的挑戰,如今局勢不進則退,浙江出口企業應當在哪些方面下工夫呢,筆者認為以下幾點值得思考。
(一)針對歐美日市場,主動適應市場需求變化,調整出口產品結構和銷售策略
針對機電產品出口貿易壁壘日益增多問題,浙江出口企業要積極提高技術水平,改進工藝,提升產品質量,滿足發達國家市場日益提高的進入標準,而對于日用消費品,浙江企業既要努力控制成本,又要更新產品設計和功能,以迎合市場需求變化。如義烏小商品城傳統的出口大項圣誕禮品,往年以一次性的塑料材質的制品為主,而金融危機后歐美消費者普遍更青睞可重復使用的禮品用具,義烏許多企業開發出了帶有圣誕老人,麋鹿和雪人圖案的,使用陶瓷和亞力克等高級材料的日常用具,大大拓寬了產品的使用空間,也提升了產品價格。日本大地震導致醫藥、食品、戶外休閑用品及日常生活必需品及家紡、服裝需求增加,其中很多都是浙江省外貿企業的強項,浙江出口企業要重點發展此類商品對日的出口。
(二)改變出口接單模式,提升出口產品利潤空間
對于增長強勁的紡織服裝,鞋類,家具等,浙江出口企業要改變接單模式,摒棄那些價低利薄,甚至虧損的訂單,加強出口企業自主研發能力,培育自有品牌,向價值鏈的上下游延伸,才能在激烈嚴峻的市場環境中生存和發展。如浙江家具龍頭企業顧家家居整合本土和國外優秀設計師團隊,開發出擁有自己專利的產品,在出口接單中已經幾乎全部轉變為ODM(原始設計制造),在產品定價中公司具有很高的議價能力,可以比原先賺取多30%的利潤。同時該公司還在海外開設28家專賣店,銷售該公司自有品牌的產品,提高海外客戶對自己產品的認知度。
(三)繼續推行市場多元化策略,重點把握東盟自由貿易區的機會
浙江出口企業要繼續加大在歐美日等發達市場外的國家和地區布局,以改變目前對這些國家市場過度依賴的問題。2011年,浙江省對東盟出口147.5億美元,同比增長34%,大大高于全省平均出口增速,原因在于2010年1月東盟這個全球最大的自由貿易區正式全面啟動,浙江企業要積極抓住這一難得機遇,進一步開拓與東盟國家的出口貿易。又如浙江家具業,積極開拓美歐以外國家市場,使這兩地區的市場份額在總出口額中下降到50%以下,而在中東,加拿大,澳大利亞,俄羅斯等市場份額都有所上升。
(四)積極落實走出去戰略,拓寬企業出口渠道
針對浙江出口企業普遍存在的成本偏高,利潤率較低以及低端制造業逐步外遷的現狀,各級政府主管部門和行業協會可以引導部分有實力的出口企業大力推進境外直接投資,如華立集團,杭州中策橡膠公司,富通集團等企業紛紛在東南亞地區投資設廠。浙江出口企業還可以充分發揮浙江專業市場發達和遍布全球的浙商資源,到境外設立商品專業市場,由此帶動更多浙江產品出口。截止2011年底,已有20多個海外專業市場開立起來。
綜上所述,浙江出口企業在2012年機遇和挑戰并存,在國際市場外需不足,國際競爭更加激烈,面臨的外貿形勢更加復雜嚴峻,浙江出口企業一定要迎難而上,加快市場多元化進程,鞏固優勢產品出口地位,積極落實走出去戰略,在外貿出口方面繼續在全國保持增速領先地位。
參考文獻
[1] 陳偉,杭言勇.金融危機下浙江外貿企業出口現狀與對策[J].經濟論壇,2009(22).
[2] 岑麗君.外商直接投資與出口貿易的關系:基于浙江省的經驗分析[J].統計科學與實踐,2010(10).
[3] 劉春梅.從浙江與廣東省的比較分析看浙江省的外貿出口競爭力[J].開發研究,2010(1).
作者簡介:陳琦(1971-),男,浙江德清人,浙江樹人大學現代服務業學院講師,研究方向:國際貿易。
(責任編輯:劉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