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晶
摘要:隨著中國市場經濟和醫療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醫院間競爭日趨激烈,成本核算控制就成為醫院的重要工作。食堂作為公立醫院的后勤實體應該在醫院整體成本核算體系下,根據自身特點建立相應的成分核算體系。
關鍵詞:公立醫院;食堂;成本核算體系
1. 引言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和醫療體制改革的不斷發展、成熟與完善,各種形式的非公有制醫院應運而生,醫院的經濟越來越獨立了,醫療機構間的競爭日趨激烈。現行醫院會計制度已經不能滿足現在醫院發展的需要。公立醫院要想生存、發展必須借鑒企業財務會計改革的經驗和國際慣例,對醫院財務管理、會計核算進行了重大改革,為醫院適應市場要求,參與市場競爭注入了新的活力。作為公立醫院的后勤實體-食堂,要提高效益、要健康發展,必須實行企業化動作,必須立足經營管理實際,建立成本核算管理體系,加強財務管理,降低成本。
公立醫院食堂的經營特點主要是以服務為中心,輔之以生產和商品流通,直接為本院職工及病人服務。即利用一定的設施,通過職工的烹飪技術,將主、副原材料加工為菜肴或食品,同時提供消費設施、場所和服務,滿足本院職工及病人的需要,直接為本院職工及病人服務。
從財務角度分析,食堂的日常經營支出主要是成本的支出,為此,應建立成本核算管理體系和相應配套的核算管理規章制度,在規范相關制度的基礎上,重點組織實施食堂的經濟成本核算控制,使之有效地降低成本,提高服務質量。
2.存在的主要問題
多年來,公立醫院的食堂會計管理工作一直是公立醫院會計管理薄弱環節,也是最為不受重視的問題。這些問題總體表現為對食堂會計管理工作認識不足,缺乏相應規章制度,管理不嚴等。
2.1 原材料的采購體系不完善
食堂的日常經營支出80%以上集中在菜品的原材料上,如何有效的降低原材料成本是控制成本核算的重中之重。現在60%以上的公立醫院食堂在原材料采購環節存在許多弊端。職責分工不明確,沒有專設采購員和物價員,一般都是一人負責。價格一成不變。進貨程序無章可尋等原因。造成原材料成本居高不下。在采購程序上也存在問題,例如沒有制訂采購計劃,沒有采購審批程序,大多是現用現買,增加了原材料的成本。
2.2 出入庫體系不完善
現階段,公立醫院食堂購入的原料可分為兩種,一種是購入后直接入庫保存;一種是不用入庫直接分配給各操作間。對于購入后直接入庫的原料,其成本會受到出入庫體系的影響。食堂所需購入的物資有時不需驗收直接入庫,或是驗收但沒有辦理入庫手續直接入庫。更有甚者,有些食堂的庫房保管員不懂會計,不能定期盤庫,不知怎么盤庫,原材料庫存合理上下限是多少,何時該上報進貨,何時不該進貨等。隨著時間的推移,庫存就會腐蝕、變質產生浪費。
2.3 成本核算方法不一致
公立醫院食堂在成本核算上,將購入的原料可分為兩類,一類是購入后直接入庫保存,作為“庫存物資”核算;另一類是不用入庫直接分配給各操作間,直接作為“經營支出”核算。對于購入后直接入庫的原料,在出庫及月底盤庫時就會面臨核算方法的選擇。一般的公立醫院食堂都是按照平均成本核算法進行核算,沒有考慮價格的變化對支出的影響,勢必會造成結余的不準確性。
3. 公立醫院食堂成本核算體系
鑒于醫院食堂對自身管理的要求,借鑒餐飲企業成本核算體系與成本管理的成熟經驗和做法,制訂切合本院食堂實際,并行之有效的成本會計核算體系。
3.1 建立健全原材料的采購體系
3.1.1建立采購授權審批流程
為了更好的控制成本核算,食堂應當建立采購申請制度,明確采購員及各操作間主管的職責權限,并編制材料采購計劃,建立相應的請購和審批程序。具體流程如下:各操作間的主管每天下班前要根據已上傳的第二天訂單所需材料、核準已儲備原料情況,確定原材料采購量,并填制采購單報送給采購員。采購員制訂采購計劃,報送食堂財務室并呈報食堂負責人批準后,以書面或口頭方式通知供貨商。
3.1.2 建立科學的供應商評估和準入制度
購入原材料的好壞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供應商,因此醫院應當建立科學的供應商評估和準入制度,確定合格的供應商清單,與選定的供應商簽訂質量服務保證協議書,明確責任。同時,為了更好的管理供應商,要建立供應商管理信息系統,對供應商提供物資的質量、價格、交貨及時性及資信、經營狀況等等進行實時管理和評價,根據評價結果對供應商進行合理選擇和調整。
3.1.3 完善采購的詢價報價體系,建立采購定價機制
在食堂財務室內設立兼職物價員,對日常所需原、輔料進行定期的市場詢價、比價,對采購報價進行分析反饋,發現有差異及時糾正。對于每天使用的蔬菜、肉、禽蛋、水果等原材料,根據市場行情每月調價一次,對供應商所提供物品的質量和價格兩方面進行公開,公平、公正的選擇。對新增物資及大宗物資采取協議采購、招標采購、談判采購、詢比價采購等多種方式合理確定采購價格對于零星緊急采購的物資,須附有經批準的采購單才能報賬。
3.2 建立完善嚴格的出入庫體系
3.2.1建立嚴格的入庫驗收制度
制訂嚴格的入庫手續及驗收制度。食堂所需購入的物資均須由專人進行驗收,辦理入庫手續。庫房保管人員對于入庫物資的數量、質量、價格、標準進行嚴格地驗收把關。要堅持做到“四個不收”,即“無訂貨手續不收”“送貨憑證不清不收”“規格數量不符不收”“物資明顯異樣不收”。對于不必要的超量進貨、次劣商品、規格不符及未經批準采購的物品有權拒絕入庫;對于價格、數量與采購單不一致的應及時糾正,驗貨后填制驗收入庫憑證,做好記錄。在驗收過程中發現的異常情況,庫管員應當及時報告,查明原因,及時處理。
3.2.2 建立完善嚴格的出庫領用制度
制訂嚴格的庫存管理出庫手續以及各部門原輔料的領用制度。食堂經營所需物資,在出庫時須由各操作間主管填制領料單,由食堂負責人簽字后生效,嚴禁無單領料或白條領料,嚴禁涂抹領料單。由于領用不當或安排使用不當造成霉變、過期等浪費現象,應當追究相關人員責任。
3.2.3 嚴格控制采購原輔料的庫存量
根據不同操作間的使用情況合理設置庫存量的上下限,從降低庫存數量及價格方面著手控制儲存成本。因為庫存不僅占用空間、資金,而且產生搬運和儲存需求,侵蝕了單位資產。隨著時間的推移,庫存的腐蝕、變質會產生浪費;及時分析滯銷菜品情況,避免原材料變質造成的損失。
3.2.4 建立并完善月底盤存制度,
由于入庫物資到月底時總會有一些剩余,而這些剩余中也會有些易變壞的生鮮類物資,因此,建立并完善盤存制度對于食堂成本核算來說是至關重要的。食堂每月至少對庫存物貨盤點一次,發現物資盤盈時必須認真核查原因,進行更正。為了盤點的準確性,要求由財務室成本會計、庫管員、會計主管三人組成盤點小組,每月月底進行盤點。同時由成本會計填制“庫存物資盤點表”,盤點結束時由成本會計、庫管員、會計主管三人簽字確認,報呈食堂負責人。“庫存物資盤點表”一式兩份分別由成本會計與庫管員保管。
3.3 統一完善成本核算的方法
后勤社會化前,醫院食堂是福利食堂,是按預算會計制度執行的,醫院實行后勤社會化后,食堂會計核算就要參照餐飲企業 會計核算模式進行核算。食堂即有公益性,也有營利性。食堂聘用的臨時工工資都要從經營利潤中發放。因此為了能更好的節約成本,提高經營利潤。就要嚴格的控制成本核算,統一成本核算的期未計價方法。特別是對庫存物資的期末計價方法進行統一。由原來的平均成本核算法改為先進先出法。先入庫先支出,減少了價格變化到成本的影響。同時,增設“待處理財產損益”科目,根據“庫存物資盤點表”核算盤盈、盤虧和毀損情況。
參考文獻:
[1]丁鳳祥. 公立醫院醫改后的成本核算與控制[J]. 企業研究,2011,(16):94-95.
[2]李維嫣. 公立醫院內部成本核算中存在的問題和對策[J]. 醫學信息, 2011,(2): 704.
[3]蓋全正. 公立醫院成本核算問題的探討[J]. 財會天地,2011,235,(2):95.
[4]王偉,李學軍. 完善公立醫院成本核算體系,提高公立醫院競爭力[J].中國全科醫學, 2002, (4): 297-298.
[5]毛洪濤. 公立醫院經營管理與分析診斷[M].北京:北京大學醫學院出版社, 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