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健
摘要:當前,要加強勞技教育師資隊伍的建設與培養,研究勞技教育教師專業成長的途徑。包括開展課題研究,組織聯片教研,展示公開課,加強業務培訓等。
關鍵詞:勞技教育;教師;素質;專業;成長途徑
勞動技術課是普通高級中學的一門必修學科,是對學生實施勞動技術教育的重要課程。勞技課的開設,對提高青少年的文化素質、身心素質,在培養和提高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所需要的各類人才的素質方面起著其他學科無法代替的作用。勞動技術教育能否達到預期的目標與效果,使其名副其實地起到培養和提高中學生相應素質的作用,與廣大勞技教育教師的素質密切相關。然而,我市教育行政部門的資料表明:我市中小學勞技教育師資嚴重缺乏,勞技教育專業水平堪憂。勞技教育師資隊伍的建設與培養應引起有關部門的重視。
一、勞技教師專業水平決定勞技教育質量
勞技課作為一門必修課程,與其他必修課程相比,無論是課程體系還是教學內容,無論是教學設施還是師資配備,均處于弱勢地位。勞技教育在基礎教育中是一項綜合性的素質教育,承載著時代賦予的創新精神培養的任務。因為許多學校的勞技課教師一般還兼任著學校的科技與科普工作,如科技小發明、小制作、三模、風箏、環保等項目的課外興趣小組及其競賽輔導工作,勞技教師的專業素質直接影響著學校科普工作的開展。
從教師發展角度看,專業成長是教師個體成長的需求,有助于教師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從學生的發展需要看,學校沒有一支專業化的師資隊伍,勞技教育缺乏創新的動力,學生的創新潛能無法得以有效開發。因此提高勞技教育師資的專業素質和專業能力,是社會進步的需要,是時代發展的呼喚。勞技教育教師的專業成長除了基本知識外,還要及時了解當今科技發展的動態和市場經濟發展趨勢,了解學生在時代大潮中的思想變化。新課程改革要求教師轉變角色,教師要成為學生學習的合作者、引導者和參與者,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指導者。這就要求勞技教師具備多方位的知識與技能,只有走專業成長的道路,才能完成時代賦予的歷史任務。
二、勞技教育教師專業成長的途徑
1. 開展課題研究
教育教學課題研究是廣大教師專業成長的有效平臺。新課程對教師提出了新的要求:教育教學工作的模式要實現由“經驗型”向“科研型”的轉型。而進行課題研究是提高勞技教師教育理論水平與教學實踐能力的最佳途徑。
課題研究過程中,教師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與精力來選擇與論證、查閱文獻資料,根據學校與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切實可行的課題研究方案。課題研究是為解決一個相對獨立而單一的問題,而確定的最基本的研究單元。教師對既定教學目標的探索性實踐,需要具備一定的專業知識。在研究過程中,教師通過邊實踐邊提高的方法,不斷深化、拓展自己的知識領域,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
例如筆者于“十一五”期間,申報了一個校級課題《中學勞技課會計電算化的實踐研究》,在課題研究過程中,我大量收集了中學勞技教育方面的資料,全面分析學生的學習現狀與發展前景。通過調查分析,逐步明確了研究的方向。我組織了學生課外興趣小組,每周課外活動半天。課題研究是一項系統工程,“教然后知不足”,課題研究越深入,教師的知識儲備也就越多。由于把課題研究與培養學生的勞技興趣結合起來,課題研究取得了預期的成果,本人的專業知識和技能水平也因此有了顯著提高。研究成果以論文的形式《提高高中勞技教育技術含量的實踐與探索——以會計電算化為例》發表在《新課程研究》2010年11期。
2. 組織聯片教研
在全面深入地推進新課改實踐中,校本教研作為一全新的教育理念成為促進學校、教師發展的重要制度保障和支柱。然而,勞技課作為一門小而新的課程,卻面臨著一個現實問題:由于一個年級僅一名勞技教師,教師數量少,開展校本教研有一定的困難。而勞技課和其他課程的最大區別就在于科任教師不僅要具備豐富的理論知識,還必須具備很強的動手能力??墒菍τ趧诩冀處焷碚f,無論是理論知識,還是勞動技能方面,沒有一位教師是全能的。在教學中碰到了問題,就只得獨自摸索,“閉門造車”,極大地影響了勞技教師的專業成長。
借鑒外地教育經驗,我們組織了勞技教育校本教研聯動協作片。以“整合優質教育資源,構建勞技合作團隊”為主旨,通過多種形式的聯片教研活動,達到了提高片內學校勞技教育的質量、促進勞技教師的專業成長的目的。改變了過去勞技教育單打獨鬧,沒有組織教研活動、無法實現“同科互動、同伴互助”的現狀,為勞技教師搭建了互相學習、互相交流與專業成長的平臺。聯片教研活動,有效地促進了勞技教師的專業成長。
3. 展示公開課
優質課的公開展示活動是目前各類教研活動的主要形式和重要載體,也是最常見、最基本、最典型的教師教學能力的展示平臺,沒有哪位教師上公開課不精雕細磨,精心準備。包括大量信息的收集,教學內容的提煉,教具和多媒體課件的制作,教案、學案的改寫,準備完畢還進行說課,反復試教,認真聽取同行的意見,不斷改進教法等等。
一堂有準備的公開課,應能體現新課程理念,達到最優化的教學效果。對新課程的推進具有引領與示范作用。公開課精心準備的過程,就是教師領悟教育理念,全面反思自己日常教育學行為的過程,也是自己教學水平日益精進的過程。公開課過程中,教師會反思過去的同類課程,何處需改進,需拓展。學生的主體性,教師的主導性如何體現等等。這樣就會迫使教師去鉆研更多的專業知識,提高自己的專業能力。課后的評課,也會有極大的啟迪。公開課不僅是教師自我反思的對象,同時也是同行探討、爭議的領域。從而對推動課程改革,促進勞技教師專業成長起到實質性的作用。
2011年我在高二年級開了一堂《個人理財與財務知識》的公開課,把教學目標定為培養學生的自主理財能力。為了培養學生的理財意識,我還專門上網研究了理財在線手冊,從中學到了許多新的具有使用價值的理財知識。我還列舉了當前社會上的一些投資理財行為:如炒股、買彩票、社會集資放貸。通過觀察與詢問,我了解了學生的興趣點,幫助學生。模擬家庭理財規劃,生活理財常識,個人理財技巧,投資理財方法,收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4. 加強業務培訓
一名稱職的勞技教師,除了具備一定的教育教學能力外,還要有較強的動手能力。勞技教育涉及面廣,專業性強。而師范院校沒有勞技專業,勞技教師基本為半路出家,改行任教,專業技術不夠熟練,不夠全面,許多勞技教師教育觀念滯后,教育教學水平較低。加之勞技教育任課教師安排的隨意性,隊伍不穩定,造成目前勞技師資隊伍素質普遍較低,難以適應不斷發展的教育事業。建議教育行政部門:①及時制定有利于勞技師資隊伍建設的具體政策。②將勞技教育工作列入學校綜合考評的主要內容。③將勞技教師的專業培訓列入有關部門的議事日程,④引進技術師范學院畢業生任教勞技課程。⑤落實勞技教師應有的待遇,吸引更多的優秀教師加入到勞技教師隊伍中來。不斷提高勞技教師的業務素質與教學水平,造就一支既懂教育理論,又有專業知識與實踐技能的勞技師資隊伍。
參考文獻:
[1]顧國麒.普通高中勞動技術教育的探討[J].課程.教材.教法,
2006(12).
(昆山市開發區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