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我國信息化建設的不斷推進,金融電子化成為金融企業發展的基礎,本文將以中國知網的中國學術文獻網絡出版總庫數據為基礎,對有關金融電子化的文獻收錄情況進行調研,并通過對文獻出版年份、下載頻次以及被引頻次的數據采集與分析,為推進我國金融電子化的進一步發展提供數據基礎。
【關鍵詞】金融金融電子化發展
金融電子化是指金融企業用科技信息技術手段使金融業務實現智能化處理的一種信息管理系統。經過近十幾年來的發展,大多數金融企業都已完成了電子化的改造,但值得重視的是在改造中出現的問題,如金融電子化的業務決策能力、監管能力、風險控制能力等,都嚴重困擾了金融電子化的順利改造。本文就中國學術文獻網絡出版總庫的文獻數據信息作為研究基礎,通過數據統計、圖表分析方法來確定我國金融電子化的發展方向。
一、研究方法
本文中主要以中國知網的文獻數據庫作為研究基礎,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數據統計法、圖表分析法、文獻法。研究的意義在于以現有關于金融電子的研究文獻資料為基礎,確定目前我國關于金融電子化發展研究的重點,在結合筆者的經驗以及數據分析,確定出我國金融電子化發展的方向以保證金融電子化發展的可持續性。
二、數據分析
(一)從2002-2011年間關于金融電子化文獻的數量分析
通過在CNKI的中國學術文獻網絡出版總庫的搜索框中對“金融電子化”的搜索可知,2002-2011年間所出版的文獻數據總量為1809篇,其中2002年所發表的文獻數據總量為359篇,2003年文獻數據總量為274篇,2004年的文獻數據總量為207篇,2005年文獻數據總量為142篇,2006年文獻數據總量為147篇,2007年文獻數據總量為131篇,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的文獻數據總量分別為132篇、145篇、141篇、131篇,見圖1。
圖1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在2002-2004年之間屬于金融電子化的提出建設階段,因此對于金融電子化研究比較細致、全面,以保證金融電子化改造工程的順利完成,但是到了2004-2011年末,我們發現關于金融電子化文獻數量明顯下降,此時金融電子化的改造工程已經初步完成,屬于平穩發展階段,所研究的內容一般是在金融電子化改造的成效以及建設過程所遇到的問題的研究。
(二)從2002-2011年間關于金融電子化文獻來源分析
通過數據分析以及文獻搜索發現,有關金融電子化文獻的作者主要來源于銀行機構的管理者以及各大高校的教師,對于有關金融電子化文獻主要來源及收錄情況如表1所示。
表1 關于金融電子化研究文獻的收錄數量(篇)
期刊名稱 數量 期刊名稱 數量 期刊名稱 數量
金融電子化 228 華南金融電腦 190 中國金融電腦 37
金融時報 30 西北財經大學學報 25 金卡工程經濟與法 16
中國計算機用戶 14 黑龍江金融 14 中國計算機報 13
山東大學學報 12 每周電腦報 10
由于金融電子化既涉及金融方面的知識,同時也涉及計算機、網絡等信息化技術方面的知識,因此文獻期刊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具有一定知名度的金融期刊、信息技術期刊。高校作為知識研究的最重要的基地,故在對于金融電子化的研究也出現于各大高校的學報上,通過對文獻作者分布數據的收集可知,對于金融電子化的研究人員主要集中于各大銀行機構以及各大高校。
(三)從2002-2011年間關于金融電子化文獻引用頻次以及下載頻次分析
通過對2002-2011年間關于金融電子化文獻下載頻次的數據收集我們發現,隨著金融電子化改革的推進,網絡銀行成為人們日常支付的新手段,因此在中國知網的中國學術文獻網絡出版總庫中《網絡銀行管理體制及監督制度建設研究》的下載頻次最高,高達3375次;隨著金融機構管理者對于金融服務質量重視度提升,《提高我國商業銀行服務質量的對策》的下載頻次為589次,處于中低等水平;電子商務的崛起,也促使金融機構管理者越發重視金融電子化的建設,《電子商務對國際貿易的影響及對策研究》的下載頻次為595次;《論國外金融信息化風險管理與控制》的下載頻次為300次。在引用頻次方面,關于金融電子化中的信息技術應用方面文獻的引用頻率為20次左右;關于電子商務與金融電子化關系以及提升金融服務質量對策方面的文獻的引用頻次10次左右;關于金融電子化的培訓、推廣、實施方面的文獻引用頻次為5次左右。
三、綜述
通過對數據的收集分析可知,目前我國對于金融電子化的研究已經初見成效,很多金融管理者以及學術研究人員已經開始認識到金融電子化對于提升金融服務整體水平,來滿足全球化市場經濟需求的重要性。但是我國金融電子化發展的水平與西方資本主義國家還存在一定的差距,如金融電子化與我國現行金融監管體系存在著沖突,致使其不能滿足于電子商務市場的發展需求,再加上現代化信息技術支持服務能力差,研發方式單一,這都制約了金融電子化的發展。
隨著電子商務的發展,網絡已成為主導,金融電子化已成為金融行業競爭的核心,通過對上述文獻引用頻次以及下載頻次的數據分析表明,因此作為金融機構更應該加強金融電子化的建設,并結合電子商務、網絡支付的發展實況,構建創新型的金融電子信息化業務管理體系。
參考文獻
[1]楊青.電子金融學[M].復旦大字出版社,2004.
[2]王慶來.我國電子商務發展問題及改革措施[J].經營管理者,2010(18).
作者簡介:胡春暉(1991-),女,漢族,就讀于鄭州大學信息管理系,研究方向: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
(責任編輯:唐榮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