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雪瓊 楊曄 史超
【摘要】在大數據時代,政府、貿易、金融保險、信息技術等諸多行業都將在大數據技術中獲得極大的價值提升。本文通過對大數據的跟蹤和研究,解釋快速發展變化的新技術,洞察信息產業發展規律,發現在其影響下金融市場的變化,以期做出更好的投資決策和判斷。
【關鍵詞】大數據金融市場麥肯錫風險投資
一、大數據及其發展
繼物聯網、云計算、移動互聯網之后,近來大數據(Big Data)主題投資引起資本市場的高度關注。
2011年5月,以倡導云計算而著稱的EMC公司在其“云計算相遇大數據”的年會上拋出了大數據概念。2011年6月底,IBM、麥肯錫等眾多國外機構發布大數據相關研究報告予以積極跟進。同時,由EMC 贊助的IDC(International Documentation Centre,國際文獻資料中心)編制的年度數字宇宙研究報告《從混沌中提取價值》發布,文中提到三點重要論斷:根據IDC過去五年的研究發現,全球數據量大約每兩年翻一番;2010年起全球數據量跨入ZB時代,預計2011年全球數據量將達到1.8ZB;未來全球數據增速將會維持,預計到2020年全球數據量將達到令人恐怖的35ZB,被稱為“大數據摩爾定律”。IDC在該報告中對大數據的定義是:一般會涉及2種或2種以上數據形式;它要收集超過100TB的數據,并且是高速、實時數據流;或者是從小數據開始,但數據每年會增長60%以上。
最早提出大數據時代已經到來的機構是全球知名咨詢公司麥肯錫。麥肯錫在研究報告中指出,數據已經滲透到每一個行業和業務職能領域,逐漸成為重要的生產因素。人們對于海量數據的運用將預示著新一波生產率增長和消費者盈余浪潮的到來。2011年10月,Gartner第一次將大數據放入十大戰略技術預測,2011年11月底,與IDC將大數據放入2012年信息通信產業十大預測之一的同時,由CSDN舉辦的中國大數據技術大會在北京成功舉行。2011年12月,中國券商大量推出大數據主題研究報告,大數據在中國證券市場正成燎原之勢。
在2011年12月8日我國工信部發布的物聯網“十二五”規劃上,提出了4項關鍵技術創新工程,分別是信息處理技術、信息感知技術、信息傳輸技術、信息安全技術,每一項都與大數據密切相關。其中包括的海量數據存儲、數據挖掘、圖像視頻智能分析都是大數據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大數據產業實際已得到政府的關注與政策支持,這無疑也將會帶動行業快速發展壯大。
二、大數據下的金融市場
隨著大數據時代的到來,首先引起全球關注的是產業界和金融界。
(一)大數據下的產業企業
大數據有望開拓一個新的黃金時代。根據麥肯錫的研究顯示,大數據技術將通過多種方式來為我們這個世界創造價值。首先,大數據技術能夠增加企業和價格的透明度,降低社會管理的成本和交易摩擦成本。其次,大數據技術能夠提高企業數據的準確性和及時性,使得企業可以更好地控制自己的設備與制造流程。另外,龐大的消費者數據將有利于企業進一步挖掘細分市場機會,提高產品的消費者滿意程度。同時,大數據的智能分析還將提高企業的決策水平,進一步降低企業經營的風險。最后,大數據分析在研發過程中的應用,還能夠縮短產品研發時間,提高企業在商業模式、產品和服務上的創新能力。
Gartner對未來五年的預測提醒企業,如果不采取大數據的策略將失去競爭力。誰能提前采用大數據技術,就能在競爭中取得一些先機。
圖1是麥肯錫全球研究所針對美國各個行業應用大數據潛在價值提升做的一個評估,可以看到,未來政府、批發貿易、金融保險、信息技術等諸多行業都將在大數據技術中獲得極大的價值提升。
圖1 麥肯錫全球研究所針對美國各個行業應用大數據做的
一個評估
從麥肯錫的研究報告我們可以看到,僅美國醫療服務業、歐洲公共管理部門和全球定位數據市場三個領域每年就能產生超過7 千億美元的市場價值。我們有理由相信未來大數據的產業規模將會至少以萬億美元來進行衡量,大數據將有可能給IT行業開拓一個新的黃金時代。事實上,全球互聯網巨頭都已意識到了大數據時代數據的重要意義。自2010年以來各大IT巨頭在大數據領域的產品推出進度,關于大數據主題的并購數量和規模正在逐步上升,包括EMC、惠普、IBM、微軟、Oracle、SAP、Teradata在內的全球IT巨頭紛紛通過收購大數據相關廠商來實現技術整合,其中最大的一筆是2011年8月惠普宣布的以103億美元收購英國非結構化信息處理軟件公司Autonomy,亦可見其對大數據的重視。近年IDC預測2012年可能會是充滿由大數據引發的合并及收購活動的一年。
根據麥肯錫《大數據:創新、競爭和生產力的下一個前沿領域》披露的數據,目前政府、傳媒、銀行、證券、公用事業等行業平均每家企業存儲數據總量已經超過1PB。最高的證券行業,平均存儲數據量已經近4PB。幾乎已經到了“數據就是業務本身”的地步。隨著互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數據本身是資產”這一點在業界已經形成共識。如果說云計算為數據資產提供了保管、訪問的場所和渠道,那么如何盤活數據資產,使其為國家治理、企業決策乃至個人生活服務則是大數據的核心議題,也是云計算內在的靈魂和必然的升級方向。
大數據對中國產業的影響主要在于兩根主線:數據分析與存儲設備。前者一方面將加快中國企業信息化建設的進程,另一方面會刺激企業在數據分析相關產品上的支出;后者則會推動企業在硬件設備上的支出和數據中心的建設。娛樂、媒體、醫療保健和視頻監控則是新的數據增長源最明顯的例子。如Twitter、Facebook和Youtube等社交媒體解決方案是最新的新數據源。
麥肯錫報告的發布也引起了金融界對大數據的高度關注。包括國金證券研究所、國泰君安證券研究所、銀河證券在內的多家賣方研究機構在對大數據進行深入調研后,認為這或將會成為貫穿2012年的一條全新投資主線,并開始向買方機構大力推薦。多家賣方機構表示,隨著政府和國內實體企業對大數據重視程度的提高,相關上市公司將明顯受益。從事數據處理與分析、語音識別技術、視頻識別技術、商業智能軟件開發商、數據中心建設與維護、IT 咨詢與方案實施、信息安全等領域的上市公司業績想象空間巨大,預計明年大數據有望成為貫穿全年的主題投資。
(二)新產品研發和企業轉型帶來的投資機會
掘金大數據,有望開拓一個新的黃金時代。在大數據時代,幾乎所有應用軟件企業都處于同一起跑線上。這為諸多轉型企業提供了一個難得的彎道超車機會。那些擁有核心軟件技術開發能力,具備較強轉型意愿的企業無疑會占先機。也就有可能迅速成長為世界級的軟件企業。
由于大數據產業鏈貫穿從數據生成、數據存儲、數據處理、數據分析和數據可視化到數據應用等數據生命周期過程,涉及了從硬件到軟件及信息服務的整個IT業務領域,因此大數據產業鏈涉及面廣、子話題多,可能涉及中國A股30%-50%的計算機行業上市公司。這些不同環節的商業需求正在催生新的技術模式和方法以實現新的商業模式。但隨著數據規模的指數級增長,以及數據生態系統各個環節技術模式與標準的變化,以大數據發展作為商業機會和廣闊前景正在催生更大的市場和利潤空間。隨著政府和國內實體企業對大數據重視程度的提高,相關上市公司將明顯受益。其中包括從事數據處理與分析、語音識別技術、視頻識別技術、商業智能軟件開發、數據中心建設與維護、IT咨詢與方案實施、信息安全等領域的上市公司。
數據生命周期過程中的數據處理與應用環節是未來大數據技術應用的主要領域,也是未來行業規模最大的一個市場,主要包括數據管理軟件和數據分析產品,涉及ERP、BI、數據分析等多個子領域。綜合處理的IT廠商如拓爾思、美亞柏科;視頻信息的存儲與處理的優勢企業如捷成股份;在線分子行業數據分析擁有優勢地位的IT企業有恒泰艾普、潛能恒信、廣聯達、遠光軟件;從事商業智能軟件開發的IT企業有東方國信、用友軟件、久其軟件等。此外,還有很多新類型的應用,比如期貨、股票。
(三)風險分析
大數據涉及數據庫技術從底層到頂層的一系列變革,這也可能是一個比較長期的過程,其所帶來的成長有可能在短期難以兌現。目前歐債危機、美國經濟低迷、國內通貨膨脹使全球經濟形勢不甚明朗,未來也充滿了不確定性。在世界經濟與社會發展不平衡性并存的背景下,通過創新和變革來增強應對能力,成為全球企業的共同選擇。
在圍繞大數據生態系統的商業模式正在形成的同時,這一系統在安全領域同樣也引發了廣泛的注意。在2012年的RSA大會上對大數據分析是否能給予安全引發了激烈的討論。有的分析機構和分析師認為大數據將催生新的安全算法市場,為安全分析提供新的可能性。與此同時,雖然面臨的問題和障礙還有很多,SIEM安全工具必須要跟上趨勢的發展。
對于大數據的跟蹤和研究,關注在其影響下的金融市場,以此解釋快速發展變化的新技術,洞察信息產業發展規律。才能發現真正具備長期投資價值的公司。我們相信,更寬廣的視野、更頻繁的交流、更深入的思考,將對投資人更有價值。
參考文獻
[1]Boris Lublinsky. Big Data – The Next Frontier,2011-06-07. http://www.infoq.com/news/2011/06/BigData
[2]趙國棟.大數據時代的三大發展趨勢及投資方向.國金證券交易2012年1月4號大數據專題.
[3]未知.云計算與大數據相遇北京 2011大數據世界論壇三大亮點.[EB/OL]http://info.txooo.com/Business/2-2409/1374301.htm. 2011-07-06.
[4]白云川.迎接大數據時代[J].中國制造業信息化,2011(12):23-25.
[5]wsj.com.發展機遇:“大數據”時代的投資機會.[EB/OL]2012-05-22. http://ndc.cnw.com.cn/ndc-focus/htm2012/20120522_247259.shtml
[6]波波.大數據 大商機[EB/OL] 2011-09-26.http://www.cnw.com.cn/news-international/htm2011/20110926_234654.shtml
作者簡介:韋雪瓊,云南財經大學國際金融系;楊曄,天津商業大學國際工商管理系;史超,東華大學旭日工商管理學院。
(責任編輯:陳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