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當今社會發展形式,給園林公司的發展提供了機遇,也帶來了挑戰。園林公司要把握住機遇,從保證產品質量、提高園林設計理念、提供完善的后期園林養護方面著手,從而實現轉型發展,保證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產品品質園林設計后期養護保障
隨著社會的發展,追求綠色生態環境、打造宜居生活圈成為一種趨勢。社會的需求,促使了園林業的發展,這對于園林公司來說是一種機遇。但傳統園林的發展一定程度上依賴房地產業的發展,近年來國家對房地產業的調控政策,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園林業的發展,這又給園林公司提出了挑戰。在機遇和挑戰面前,如何轉型發展成為園林公司發展的新課題。
一、園林業發展的現狀
華創證券研究員高利估算,園林工程市場的規模在全年年底約為1300億元,其中房地產市場約為550億元,市政園林市場為789億元。從這個數據不難看出,園林工程市場的發展,主要依靠市政建設和房地產業兩大塊。市政園林需要企業前期先墊資60%以上,回饋周期一般在3年以上,而且對象又是各地政府,回款相對較難。未來財政不可能持續像市政園林建設傾斜,市政園林市場發展不明朗。但是近年來隨著國家對房價調控的力度不斷加大,導致房地產企業的采購量銳減,不可避免地影響到園林業的發展。這就意味著一向依賴“粗級產品+大幅增加產量”的盈利模式必須終止,園林行業轉型升級的新時代到來。
二、園林公司發展的戰略
從長期發展的角度思考,我國社會對園林產業的需求呈上升趨勢。具體表現為:環境發展仍對園林綠化存在巨大的需求;中國脆弱落后的生態居住環境仍是先進文明社會發展的巨大障礙;人類對生態綠色生存環境的需求。
園林公司的發展,可以從產品品質、園林設計、后期養護保障等三個方面著手。
(一)產品質量
各行各業,品質都是發展的關鍵。園林公司想持續發展,始終要把產品質量貫穿企業經營的整個過程,企業必須有自身優勢的產品質量標準體系,把利潤的增長擴大模式改造“質量提高+銷售擴大”。農資產品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園林產品的好壞。現階段,用于園林市場的農資產品背后存在很多問題,一些非正當的經營手法與生產方式嚴重干擾著市場秩序。在目前園林資財、肥料市場上,普遍存在農資產品有效成分不足的現象,用于園林市場的殺菌劑產品有很多陷阱,而殺菌劑產品問題主要表現在其有效成分的含量,如多菌靈,原藥市場價格約為2.8萬元一噸,制作成50%的制劑,僅原藥成本已達1.4萬元,加上包裝物、填充料、粉碎加工、市場運營成本、企業利潤、經銷商利潤等,每噸的價格應在1.8萬元至2萬元較為合理。而市場上該類產品中,不少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的每噸銷售價格僅在1.0萬元至1.6萬元之間。還有如草甘膦偷工減料進市場、肥料產品粗制濫造普遍、催吐劑缺失、擅加違禁品殺蟲劑“太毒”等等農資質量問題,嚴重影響到園林產品的質量。這就要求我們園林工作人員在選擇農資產品時要具有很高的甄別能力,從而能保證園林產品的質量。
(二)園林設計
園林公司的發展,很大程度上需要有很好的設計作品,才能保證公司能有項目承接。園林設計方向包括走向生態設計、走向文化設計、走向區域設計。
園林設計要遵循生態設計的理念。園林公司要針對不同項目所涉及的生態圈層進行不同尺度和層次的景觀設計,生態系統中各構成要素之間的關系錯中復雜,不能沿用固定模版進行設計,要具體項目具體進行分析,只有這樣,才能保障不破壞原有的生態系統,從而建立起良性循環的生態系統。園林設計不僅要保障生態系統的能流和物流的良性循環,保持生態系統的動態平衡,而且還應控制園林成本和保證收益。
園林設計要走文化設計的路線。園林設計的原則是維護園林項目所在地的鄉土風情和生態系統,并要充分展示場地上的文化和自然特征。如在中國云南的麗江人的生活理念,就是保障自己的生活質量的同時繼承發揚傳統文化保護環境,這使得麗江呈現出家家戶戶門前小橋流水的美好景象,使城中流水保持了千年清澈并贏得了世界文化遺產的榮譽。還如歐洲的大小城市,到處是綠圍翠繞、花團錦簇,城市建設秩序井然,這都是歐洲獨有的園林建設的成果,更是體現了他們的現代文明生活方式,而且還延續了歷史文明。
園林設計要逐步走向區域化園林。社會和園林也在不斷發展,是現在的園林包括造就園林、城市綠化和大地景觀這三個層次。這三個層次與生態關系非常密切,是隨著社會發展而呈現出的不同環境問題而形成的,尤其是大地景觀已成為未來發展的必然。現代園林設計要涵蓋上述三個層次,小尺度的造園項目,如建設部辦公樓前環境改造設計;中間尺度的城市綠化項目,如保定高科技開發區河套綠化,大尺度的景觀規劃項目如沈大高速公路規劃。
(三)后期養護保障
由于資金、重視程度的影響,很多園林都呈現出只有數量的不斷提高,而沒有質量的提升。園林綠化基本規律是“三分種、七分養”,園林養護是施工后續階段的重要環節,是提升景觀效果的過程。園林公司要重視園林的后期養護,為園林提供良好的后期養護,做好質的保證,這樣有助于園林公司的持續發展。一個優秀的園林項目如果養護不到位,也難逃衰敗、荒廢的厄運;而一個設計理念一般的作品,如果養護精細科學,也能呈現不俗的景致。所以說,養護是設計再優化、施工再優化的過程,絕對不該受冷遇。 最近幾天,南京機場路(雨花臺風景區南門至機場高速段)兩側的上百棵香樟被挖出來后,花七八十萬種上的一批新樹,卻依舊是香樟。現場施工人員說,原先香樟太小,現在換成大的。對此,南京雨花臺區住建局和綠化公司解釋稱,原先土壤多為石塊,沒有肥力,所以香樟“長不大”。負責施工的是雨花臺區園林綠化公司,也就是工程的乙方。該公司一名工程負責人告訴記者,這次移植工程費用大約在七八十萬。原先的香樟一直長不大,主要是因為土壤問題。目前樹池里的土壤很多是石塊,沒有肥力,導致香樟“長僵了”。現在他們移植新的樹木過來,同時也全部換上有肥力的土壤,以保證新的樹木健康成長。南京政府為了使樹長大,采用的方法是花費七八十萬進行移植。而專家指出,移植樹木的費用要比更換土壤的費用高得多。這則新聞讓我們看到,南京香樟樹“長不大”的根本原因是園林相關部門對園林后期養護的不重視造成的。
綜上所述,當今社會發展形式,給我們園林公司的發展是機遇也是挑戰。園林公司只有把握好這個機遇,成功實現自我轉型升級,才能保證企業的持續發展。
作者簡介:姚振宇(1986-),本科,就職于桂林市保宇生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
(責任編輯:劉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