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立晶,張麗莉
摘 要:中國上市公司會計政策選擇存在很多問題,主要有:選擇權的失衡及存在機會主義傾向選擇的隨意性大且形式單一,未實現整體利益的最大化。由于諸多因素的存在,會計政策的選擇行為是必然存在的,如果不采取措施加以防范,上市公司利用會計政策進行盈余管理在所難免。對于會計政策,關鍵是防止過度濫用,盡量減少誘發濫用的動機,規范其選擇行為。
關鍵詞:上市公司;會計政策;政策選擇
中圖分類號:F230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2)02-0145-02
一、會計政策選擇的含義
(一)會計政策的含義
一般認為,會計政策根據其制定主體和適用范圍的不同分為兩個層次:宏觀會計政策與微觀會計政策。宏觀會計政策是指政府或有權制定會計準則的機構通過制定和發布會計準則和有關法規,對企業會計核算和會計報表編制的原則、程序和方法所作的規范。宏觀會計政策主要是通過會計準則和有關規章的制定來體現的。微觀會計政策是指在宏觀會計政策的指導和約束下,企業根據本單位的實際情況,經過成本與效益的權衡后選擇的反映其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的會計原則、程序和方法。本文從上市公司的角度研究會計政策,研究的是微觀會計政策。
(二)會計政策選擇的含義
企業會計政策選擇是指企業管理當局在特定環境下,在既定的可選擇范圍內,根據企業目標或管理當局自己的目標,對可供選用的會計原則、方法、程序進行比較分析,從而擬定會計政策的過程。企業會計政策的選擇,既包括某項經濟義務事項初次發生時的初始選擇,也包括由于客觀環境的變化或新會計準則或會計制度的頒布而變更原會計政策,轉而選擇采用新的會計政策。
二、中國上市公司會計政策選擇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選擇權的失衡及存在機會主義傾向
兩權分離、三權分立是上市公司的特點,但我國多數上市公司都存在“內部人控制”和“一股獨大”的現狀,使三權制衡發生缺失,會計政策選擇也發生失衡。此外,我國職業經理人市場還未建立起來,加劇了會計政策選擇權的失衡。機會主義傾向,即利用會計政策選擇權進行不當盈余管理的動機,為了降低稅負或粉飾業績,選擇對自己有利但對整體無優的政策,以期實現他們的“盈余管理”。
(二)選擇的隨意性大且形式單一,未實現整體利益的最大化
隨意性大、選擇形式過于單一是一種選擇權利用不足的傾向,它不利于更好地反映企業真實的財務狀況,也無法實現政策選擇的最優化。這樣不注重會計政策組合的整體優化;另外,政策目標與所選擇的方法程序沒有內在一致性,從而根本無法評估政策的效用,導致我國上市公司的政策選擇無法實現整體利益的最大化。
三、我國上市公司會計政策選擇問題的原因分析
(一)從公司自身方面分析
首先,公司治理存在嚴重的“內部人”控制和代理問題,且我國大部分上市公司尚未建立報酬和業績相對稱的激勵機制;其次,公司內部人員守法意識薄弱,內部監督力不強;最后,會計人員職業判斷能力較差,缺乏會計政策選擇意識。會計政策選擇是否合理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會計人員的素質,我國會計人員的執業水平低、職業判斷能力差,致使選擇權利用不足。
(二)從資本市場方面分析
我國資本市場具有特殊性,外加制度變遷和獨特的股權結構,導致上市公司為獲得配股權的資格,有強烈的動機進行利潤操縱,從而達到“配股生命線”的要求。此外,獲取稀缺的上市資格是另一方面動機,而上市除了有很多硬性財務指標的限制,還有太多政府行政的干預,造成上市資格即“殼資源”的稀缺。公司為了保住稀缺的“殼資源”,可能會利用會計政策的選擇來實現改變利潤的目的,加大企業機會主義傾向。
(三)從會計系統方面分析
會計規范體系本身所具有的不足,如在規范政策選擇時有很大的彈性空間,存在滯后性,缺乏規范導致實務中出現多種模式;會計政策選擇披露體系名不副實,上市公司在披露時都只是泛泛而談并未深入分析其影響,會計報表附注零亂分散且篇幅有限,也使企業利用會計政策選擇操縱利潤、粉飾報表毫無后顧之憂;外部監管能力弱,審計行業執業不規范,都縱容了上市公司不規范的會計政策選擇行為。
四、上市公司會計政策選擇行為的對策與建議
由于諸多因素的存在,會計政策的選擇行為是必然存在的,如果不采取措施加以防范,上市公司利用會計政策進行盈余管理在所難免。對于會計政策,關鍵是防止過度濫用,盡量減少誘發濫用的動機,規范其選擇行為。下文分別從經營者、政策的制定者的角度對我國上市公司的會計政策選擇行為提出對策與建議。
(一)優化經營者行為
l.完善公司治理結構,強化獨立董事的監督作用
現代企業制度下,科學的法人治理結構的核心是通過特定的治理結構和治理程序,在利益相關者之間形成相互合作、相互制衡的機制。我國上市公司的董事會中內部董事的比例普遍過高,這樣就難以發揮董事會的監督作用,而主管部門的介入,則無法消除政府對企業決策的行政干預。因此,增加上市公司董事會獨立董事,特別是保持一定數量的具有專業知識、經驗豐富的、并具有獨立判斷能力的獨立董事是完善我國上市公司治理結構以及對經理層實行有效監督的重要措施。
2.激勵機制優化
目前,我國上市公司的激勵主要是短期的報酬激勵,缺乏與公司業績掛鉤的長期激勵機制。因此,應進一步探索與上市公司業績掛鉤的股票期權激勵機制,制定較長期的經理
人經營績效的評價標準,使經營者的目標函數與所有者的目標函數趨于一致,以增強公司經營者對股東的責任心與忠誠度,減少經理人員的道德風險,提高會計政策選擇的公允性。借鑒國外經驗,激勵的報酬模式應為:基本薪水+年度資金+股票期權。充分發揮以獨立董事為主的審計、提名和薪酬委員會的職能作用:為獨立董事引發的參與決策薄弱、因獨立董事知情權得不到保證而缺乏監督力度等問題。
(二)完善會計準則和會計制度
目前我國上市公司的會計規范主要是《股份有限公司會計制度》、幾個具體會計準則和若干補充規定,它使得上市公司的會計處理規定不正規、不完備,很多問題得不到系統解決。下一步一定要建立會計法、基本會計準則、具體會計準則、上市公司內部會計制度等一整套完備的上市公司會計規范體系。
參考文獻:
[1]楊成文.會計政策選擇與會計信息及股票市場的關系探討[J].商業研究,2005,(1):13-16.
[2]彭愛群,孔玉生.關于規范上市公司會計政策選擇的思考[J].特區經濟,2005,(5):10-14.
[3]張友棠.美國會計系統運行的外部環境與內部特征[J].國外建材科技,1998,(3).
[4]張維迎.企業家理論——契約理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Research on the accountant policy choice of the listed company in China
ZHANG Li-jing 1,ZHANG li-li2
(1.Heilongjiang branch,Tianjin Guoxin Yitian accountant office co.,ltd,Harbin 150000,China;
2. Heilongjiang provincial party institute,Harbin 150000,China)
Abstract:Chinese listed company accountancy the policy choice exists a lot of problems, mainly having:The option is out of balance and exists the opportunism tendency choice at will sex is big and the form one, did not carry out the whole benefits to maximize.Because of the existence of many factors, the choice behavior of accountancy's policy is inevitable and existent, if don't adopt the measure to take in to guard against, the listed company makes use of accountancy's policy to carry on the surplus management unavoidable.For accountancy's policy, the key is to keep excessiveness from abuse, the motive that reduce to induct to abuse as far as possible, norm it chooses the behavior.
Key words: listed company; accountant policy; policy choice
[責任編輯 張宇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