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艷萍 李爽 羅建強
摘要:伙伴選擇是虛擬企業構建的關鍵問題,指標體系的建立關乎虛擬企業的成敗。本文以虛擬企業培植環境為虛擬企業構建的基礎環境,提出將眾多伙伴選擇指標分為滿足基本組建需要的必要性指標和基礎運作指標,以及滿足成長發展需要的完善性指標三個層次,以此為基準建立虛擬企業伙伴選擇分層指標體系,并對指標體系的各層次與選擇過程的各階段進行對應性分析,旨在為虛擬企業伙伴選擇及成功組建虛擬企業提供參考。
關鍵詞:虛擬企業培植環境(VBE);虛擬企業;伙伴選擇;分層指標體系
中圖分類號:F270.7 文獻標識碼:B
一、引言
面對轉瞬即逝的市場機遇,伙伴選擇是快速有效構建虛擬企業的重要步驟[1-2] ,而指標體系的設置是虛擬企業伙伴選擇的關鍵環節。當前,國內外相關研究大都直接在一個非限定性的環境中,設定組建一個虛擬企業,按設置的指標體系對成員企業進行評價,以此作為虛擬企業伙伴選擇的依據[2-4],可以為虛擬企業伙伴選擇提供一定理論指導。但是,由于忽略虛擬企業組建的基礎環境研究,一般不考慮組建虛擬企業的方案選擇,無法解釋如何在一個非限定性的環境中迅速獲取企業正確的基本信息進行伙伴選擇等現實問題[5];缺少對指標體系需要程度的分層、以及伙伴選擇各階段對指標需求的對應性研究。顯然,無法反映響應市場機遇的虛擬企業的動態特性,一定程度上影響與制約了對虛擬企業實踐的指導作用。
為此,2005年Camarinha-Matos和Afsarmanesh在ECOLEAD項目中首次提出虛擬企業培植環境(Virtual enterprise Breeding Environment, VBE)的概念,并將其定義為:采用可互通的基礎設施,遵循一定的基本長期合作協定和共同運營準則而形成的一個組織聯合體以及各組織彼此都支持的制度,其主要目標是增加自身參與虛擬企業的機會和為虛擬企業構建做更充分準備[5]。VBE將成員企業之間的點對點連接結構轉變為企業之間的網絡結構。在這一網絡結構中,VBE的成員企業以各種角色相聯系[7]。VBE為不同角色職能的行使提供需要的信息和幫助工具。不同的角色承擔不同的權利和責任。VBE中主要有以下角色:VBE 成員企業、VBE 管理者、機會經紀人、虛擬企業籌劃者、虛擬企業協調者等等。VBE根據自身發展特點,吸引或招募有意向參與組建虛擬企業的企業,在他們達到VBE最低的信任標準,承諾遵循VBE的制度、準則和協定后,吸收其成為VBE成員企業,使他們在VBE中為加入虛擬企業做準備。當機遇來臨時,機會經紀人對機遇進行識別分析,虛擬企業籌劃者計劃并實施組建虛擬企業。虛擬企業伙伴確定后,在VBE的虛擬企業構建支持性機構的配合下,合作伙伴迅速達成一致,組建虛擬企業。VBE提高了虛擬企業準備程度,增加了機遇實現率,對虛擬企業成功運作有積極的促進作用,減少了風險發生的概率,同時使虛擬企業研究更具有現實意義。
虛擬企業培植環境的提出對虛擬企業構建和運作具有積極意義。目前,有關VBE的研究主要集中于VBE的生命周期理論[5]和基于VBE的虛擬企業的構建、基礎設施的建立、成員間共同遵循的原則、成員間信任的建立等[6-9],還未有文獻關注基于VBE的虛擬企業伙伴選擇及指標體系建立對虛擬企業構建的重要性。因此,本文在討論構建基于VBE的虛擬企業伙伴選擇分層指標體系的基礎上,以虛擬企業伙伴選擇四階段為軸,進行對應性分析,期望對虛擬企業伙伴選擇提供一定的借鑒指導。
二、虛擬企業伙伴選擇的分層指標體系
(一)虛擬企業伙伴選擇的分層指標的提出
指標體系設置是虛擬企業伙伴選擇的重要基礎。VBE中的虛擬企業籌劃者通過設定指標體系,選擇資源能力互補的伙伴共同組建虛擬企業。現有研究一般都在虛擬企業伙伴選擇的不同階段使用相同指標體系與不同權重大小進行評價[3],使得決策時間冗長、決策過程累積誤差過大,影響虛擬企業的組建速度與質量。事實上,各類指標在虛擬企業伙伴選擇的不同階段的需要性是不同的,因此,有必要根據所識別的機遇類型和擬定的虛擬企業方案對眾多指標進行科學的分層分類。
本文借鑒需要層次理論的思想,將虛擬企業伙伴選擇的指標分為滿足基本組建需要和滿足成長發展需要的兩類指標。(1)基本組建需要性指標是指能夠幫助虛擬企業籌劃者在VBE中識別出實現預定方案或機遇的指標集合。該類指標又包括實現虛擬企業硬性生存需要的必要性指標和實現虛擬企業安全運作需要的基礎運作指標。必要性指標是幫助虛擬企業籌劃者依靠VBE平臺將能夠實現虛擬企業的所有潛在合作伙伴識別出來的指標集合,保證了識別出的潛在虛擬企業方案有實現虛擬企業的能力。基礎運作指標是針對虛擬企業敏捷高效及時動態的特點,識別出能夠滿足虛擬企業安全運作需要的指標集。(2)發展成長需要性指標是指為實現虛擬企業成功發展的完善性指標。這些指標是虛擬企業能否成功發展的關鍵因素,對擬采用的不同的潛在虛擬企業方案的綜合評價有著正面和負面的影響。
(二)虛擬企業伙伴選擇分層指標體系的構建
盡管建立不同類型虛擬企業的指標體系側重點有所不同,但所考慮的虛擬企業指標種類和角度趨于一致。因此,在虛擬企業伙伴選擇指標分層的基礎上,本文從一般意義上提出基于VBE的虛擬企業伙伴選擇分層指標體系。
1.必要性指標。虛擬企業伙伴選擇中,某一潛在虛擬企業方案的成員,無論相識與否,該潛在虛擬企業方案都有實現已知機遇或特定方案的能力,因此他們滿足虛擬企業的硬性生存需要。滿足硬性生存條件的必要性指標主要有企業能力和產品屬性。VBE的成員必須有實現虛擬企業某一方面的能力,且決定該能力的指標在規定的范圍內,才有機會成為某潛在虛擬企業方案的一員。企業能力[10]包括核心能力、技術能力、生產能力和創新能力。已有產品的好壞是未來產品優劣的重要參考。產品屬性包括產品質量、生產狀況和成本因素[13]。
2.基礎運作指標。VBE為虛擬企業形成提供了動態快速高效的環境,成員進入VBE時都要達到最低的信任標準,并依靠VBE平臺為實現虛擬企業做不同程度的準備。在VBE中,即使素未相識的成員伙伴,也有最基本的合作理由[14]。且各潛在合作伙伴的基礎運作指標越高,使虛擬企業構建越敏捷高效。基礎運作指標包括敏捷性、信任度及準備度[11]。敏捷性包括響應決策時間和產品準備時間[12]。信任是合作的基礎,信任度越高,虛擬企業成功率就越大,信任度的指標主要有合作歷史、企業聲譽、承諾、機遇實現能力和顧客滿意度。準備度是成員為參與實現虛擬企業的準備程度,關系到虛擬企業能否及時、準確、高效的組建,包括成員企業的虛擬經營策略、虛擬信息技術、現有合作形式。
3.完善性指標。完善性指標主要包括合作融洽度和宏觀環境[16]。合作融洽度衡量各潛在虛擬企業方案中伙伴融洽相處的程度,也從一個側面反映各潛在虛擬企業方案運行風險的高低,包括溝通能力、戰略目標兼容性、企業文化兼容性、合作地位兼容性等。宏觀環境是虛擬企業發展的外部環境,對虛擬企業有著間接的影響,包括地理環境、經濟環境、社會環境和政策法律。
三、分層指標體系與過程的對應性分析
(一)虛擬企業伙伴選擇的四階段過程
目前,大多數文獻以一個可實現市場機遇的虛擬企業方案為研究起點,將虛擬企業分成若干具體模塊進行伙伴選擇研究,先將潛在合作伙伴減少到一定程度后,再進行精選[15]。但在VBE中,機遇識別者會在VBE中傳播機遇信息,將提出一個或幾個虛擬企業方案,因此,VBE中虛擬企業組建應包括虛擬企業構建方案的選擇與相應虛擬企業方案伙伴選擇兩部分。本文認為,基于VBE的虛擬企業伙伴初選應遵循資源能力互補原則,將虛擬企業伙伴篩選到能夠實現虛擬企業方案的程度,保證虛擬企業硬性生存條件。在此基礎上,在對虛擬企業方案及各方案的伙伴選擇進行進一步精選。 同時,虛擬企業伙伴選擇過程,依靠VBE平臺,獲取環境、機遇、潛在合作伙伴的信息,不斷反饋伙伴選擇過程的問題,對虛擬企業伙伴選擇各階段做出相應的調整,使得虛擬企業籌劃者最終選出最合適的虛擬企業組合。因此,基于VBE的虛擬企業伙伴選擇包含準備、初選、精選及持續改進與反饋的動態四階段過程(如圖1所示)。
1.準備階段。根據所識別的機遇,虛擬企業籌劃者對市場機遇進行系統分析,在VBE成員的互動下,擬定一個或多個潛在虛擬企業方案。確定每一潛在虛擬企業方案實現的技術和能力,依靠VBE平臺,吸引招募能實現這些技術和能力的企業。
2.初選階段。篩選符合各潛在虛擬企業方案所需技術與能力的成員企業,使每一個初選后的合作伙伴都是某一潛在虛擬企業方案中的成員,且實施該潛在虛擬企業方案的所有技術和能力都得到響應和滿足,并為精選階段做準備。
3.精選階段。對已縮小范圍的潛在合作伙伴和每個虛擬企業方案進行評估。綜合審視潛在合作伙伴(個體)與虛擬企業方案(總體),給出各潛在虛擬企業方案的伙伴選擇和潛在虛擬企業方案的優劣排序。
4.持續改進與反饋階段。依靠VBE獲取前三個階段的反饋信息和內外環境的變化的訊號,進行持續改進與反饋。
(二)分層指標與選擇過程對應性分析
虛擬企業伙伴選擇的分層指標應與選擇過程的各個階段有對應關系(如圖1所示),這種對應關系可以消除單層指標過多帶來的決策時間過長、決策不準等問題,使得虛擬企業伙伴選擇各階段的實施有據可依、有理可循。虛擬企業籌劃者根據識別的市場機遇,在VBE成員的互動下,擬定一個或多個潛在虛擬企業構建方案,對實現各方案的能力和技術進行識別,制定出保證虛擬企業硬性生存需要的必要性指標。根據制定的必要性指標,通過VBE平臺,對虛擬企業伙伴進行初選,將有意愿且達到必要性指標的企業篩選出來。若實現某一潛在虛擬企業方案的技術或能力無法全部得到滿足,則視這一虛擬企業方案為不可實現方案。滿足必要性指標的潛在虛擬企業方案有抓住市場機遇的能力,所以滿足了虛擬企業硬性生存需要。因此,必要性指標是虛擬企業伙伴選擇初選的決定性指標。
精選階段分為各潛在虛擬企業方案伙伴選擇和方案優劣排序兩個方面。根據基礎運作指標,以潛在虛擬企業各方案為單位,對已縮減的合作伙伴進行選擇,確保所選合作伙伴能最快的響應市場機遇和最好的保證虛擬企業方案安全運作。基礎運作指標是各潛在虛擬企業方案伙伴選擇的依據,是虛擬企業伙伴選擇精選階段的決定性指標。完善性指標是對外部環境及成員間相互作用的審視,從總體上對各潛在虛擬企業方案進行評價并給出方案排序;同時可進一步對方案的伙伴選擇進行優化。因此,完善性指標是虛擬企業方案評價的決定性指標和伙伴選擇精選的優化指標。
持續反饋階段是吸收內外環境的變化和虛擬企業伙伴選擇前三個階段信息,對各階段進行持續反饋改進的過程。動態的信息可能會帶來指標體系的變化,從而影響指標的分層,進而作用于不同的階段。增加或減少指標可能帶來最終選擇結果的改變,成員企業某一指標的變化也可能使最終的方案不合適,因此持續反饋階段與整個指標體系息息相關。
四、 結論
本文在VBE下研究虛擬企業更具有合理性與現實性,將伙伴選擇指標分為必要性指標、基礎運作指標和完善性指標三個層次,建立了基于VBE虛擬企業伙伴選擇分層指標體系。結合基于VBE的虛擬企業的特點指出基于VBE虛擬企業伙伴選擇包括虛擬企業方案選擇及相應伙伴選擇的四階段過程,并結合指標分層體系,對各階段所應考慮的指標進行對應性分析,提出必要性指標是虛擬企業伙伴初選的決定性指標,初選出能夠響應各潛在虛擬企業方案技術與能力的成員企業;基礎運作指標是虛擬企業伙伴精選階段決定性指標,選出確保各虛擬企業方案實現的最佳合作伙伴;而完善性指標是從總體上對潛在虛擬企業方案進行評價,是虛擬企業方案評價的決定性指標和伙伴選擇的優化指標。因此,在基于VBE虛擬企業伙伴選擇分層指標體系的基礎上,進一步研究虛擬企業伙伴初選和精選方法將更具有科學性與現實性。
參考文獻:
[1] 陳菊紅,汪應洛,孫林巖.虛擬企業伙伴選擇過程及方法研究[J].系統工程理論與實踐,2001(7):48-53.
[2] 陳劍,馮蔚東.虛擬企業構建與管理[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2.
[3] 張成考,聶茂林,吳價寶.基于改進型灰色評價的虛擬企業合作伙伴選擇[J].系統工程理論與實踐,2007(11):54-61.
[4] 丁雪楓,馬良,尤建新,丁雪松.基于模擬植物生長算法虛擬企業盟友選擇問題研究[J].管理學報,2011(2):278-283.
[5] Luis M. Camarinha-Matos, Hamideh Afsarmanesh: A framework for virtual organization creation in a breeding environment[J].Annual Reviews in Control,2007,31(1):119-135.
[6] Hamideh Afsarmanesh,Luis M. Camarinha-Matos,Simon S. Msanjila. On management of 2nd generation Virtual Organizations Breeding Environments[J].Annual Reviews in Control,2009(33):209-219.
[7] Galeano, N., Guerra, D., Irigoyen, J., Molina, A. Virtual Breeding Environment: A First Approach to Understand Working and Sharing Principles in Firs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in Interoperability of Enterprise Software and Applications, Geneva, Switzerland, 21 - 25 February 2005.
[8] Dora Simoes, Hugo Ferreira, Antonio Lucas Soares. Managing multiple ontologies in a virtual breeding environment contex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ervices and Operations Management,2010,6(3):230-256.
[9] Ioannis Ignatiadis, Stamatia-Ann Katriou, Adamantios Koumpis, Dimitrios Tektonidis. a virtual breeding environment for SMEs in the ERP/CRM industry using a service oriented approach. World Review of Science, Technolog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2010(7):51-66.
[10]李菼,應可福.一種生產型虛擬企業制造合作伙伴選擇方法[J].運籌與管理,2010(6):195-199.
[11]廖成林, 唐逸飛.虛擬企業的虛擬度評價指標體系研究[J].科技進步與對策,2008(3):139-141.
[12]郭秀清,嚴雋薇.基于項目管理的虛擬企業性能評價指標體系和方法研究[J].制造業自動化,2004(9):1-12.
[13]張旭梅,曹云飛. 虛擬軟件企業伙伴選擇評價體系及方法研究[J].工業工程, 2007,10(1): 56-59.
[14]Camarinha-Matos, L.M.; Afsarmanesh, H.; Ollus, M. (Ed.s) - Virtual Organizations: Systems and Practices, Springer, ISBN 0-387-23757-7,2005.
[15]SrinivasTalluri,R.e.Baker,Joseph Sarikis. A framework for designing efficient value chain networks[J].Int J.Production Economics,1999(62):133-144.
[16]姜波,徐克林,錢永昌.工程物流虛擬企業成員選擇模型研究[J].制造業自動化,2009(2):20-23.
(責任編輯:石樹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