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是一個教育大省,有著悠久的辦學歷史,名校眾多、大師云集、人才輩出。2011年10月21日,胡錦濤總書記給母校泰州市大浦中心小學百年校慶發來賀信,贊揚母校建校百年來“致力于塑造學生美好品德,開啟學生智慧人生,促進學生健康成長”。來信不僅充分肯定了大浦中心小學的辦學成績,而且深刻揭示了基礎教育的發展規律,為教育事業的進一步科學發展指明了方向。
一是熱愛學生。來信始終強調“教書育人”這一主題,“教書育人”是貫穿來信的一根紅線。總書記不僅肯定母校“取得了教書育人的可喜成績”,希望母校“進一步提高教書育人水平”,而且希望同學們“將來成為國家現代化建設合格人才”。“教書育人”的核心是“育人”。教育是面向人的,是最需要愛的。來信的字里行間充溢著對孩子們的關心、關切與關愛之情。總書記曾以“把最美好的世界獻給孩子”作為自己的文題,它時刻在啟示廣大教育工作者必須始終把孩子放在心中,這是教育工作最核心的理念和最重要的價值觀。
二是注重基礎。總書記提出學校要“為將來成為國家現代化建設合格人才打下扎實的基礎”,為基礎教育的科學定位指明了方向。基礎教育重在基礎,重在為人的全面發展、健康發展、可持續發展奠基。這種價值定位,決定了基礎教育不能超越階段、不能違背學生的成長規律、不能以過高的社會期望扭曲孩子的現實需求,不能把成人的要求強加到孩子的身上。總書記的要求,不僅具有很強的現實針對性,而且對基礎教育的健康發展必將產生深遠的影響。
三是遵循規律。總書記要求“努力培養更多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馬克思曾經指出,未來新社會是“以每個人的自由而全面的發展為基本原則的社會形式”。“人的自由而全面的發展”是唯物史觀的要義所在,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最高價值追求。“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是黨的教育方針的要求,是馬克思人的全面發展理論的中國化的表述,是教育工作的規律所在,也是學生成長的規律所在,反映了人才培養合目的性與合規律性的有機統一。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人才,不僅事關學生個體的成長,而且事關國家和民族的長遠發展,因為一個國家和民族的命運是永遠屬于未來、屬于青少年的。
四是促進發展。總書記希望同學們“從小樹立遠大志向,學好文化知識,陶冶道德情操,養成良好習慣,鍛煉強健體魄”。基礎教育階段,孩子的發展有特定的內涵和特定的要求,這種發展是全面的、初始的、漸進的,這是對孩子全面發展的準確要求,也是辦人民滿意教育的核心和關鍵。
總書記在來信中,對母校今后的發展、對廣大同學提出了殷殷期望,這些期望既蘊含著對基礎教育科學發展的要求與期盼,也揭示了科學教育觀的真諦。來信的這些精神,立意高遠、精辟深刻,對基礎教育的科學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導意義。
大浦中心小學的百年歷程是我省教育發展的一個縮影。總書記來信不僅是對大浦中心小學辦學實踐的充分肯定,也是對中國基礎教育百年發展與價值追求的歷史概括,是對所有教育工作者的極大鼓舞與鞭策。我們一定要貫徹落實好總書記來信精神,繼續開創江蘇教育科學發展、率先發展、和諧發展的新局面,把最美好的世界獻給孩子。
(管向群,江蘇省教育科學研究院、江蘇教育學院黨委書記,210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