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為儒 肖學敏 李志剛 陳婷婷
[摘要]目的:探討重瞼成形術同期行簡單有效的內眥贅皮矯治方法。方法:在設計重瞼成形術切口線時,在內眥贅皮內外贅皮上設計改良“Z”形切口線,同期行內眥贅皮矯正和重瞼成形術,對術后效果進行評價。結果:從2005年9月~2011年10月臨床應用86例,其中61例進行6~24個月隨訪,內眥贅皮矯正效果好,術后瘢痕不明顯,增強了重瞼術后整體美學效果。結論:本手術方法對內眥贅皮成因進行了矯治,簡單有效,可廣泛應用。
[關鍵詞]內眥贅皮;改良“Z”成形術;重瞼成形術
[中圖分類號]R62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8-6455(2012)10-1724-02
在行重瞼美容手術過程中經常遇到合并有內眥贅皮存在,如不對其施行矯正,影響重瞼術后效果,而傳統矯治方法存在矯正不全和瘢痕明顯等[1]。根據對內眥贅皮病理結構的認識[2-3],我科從2005年9月~2011年10月應用改良“Z”成形術對其矯正,同期行重瞼成形手術,取得了良好的手術效果,術后瘢痕不明顯,且本方法簡單易學。
1臨床資料
從2005年9月~2011年10月共施治先天性單瞼伴內眥贅皮患者86例,男性9例,女性77例,年齡17~35歲,平均23.2歲。
2手術方法
2.1 術前設計:囑患者自然閉眼,定好新的內眥點設為A點,然后從A點向原內眥點C點劃水平橫線,一般AC距離為1~2mm,內眥贅皮皮緣向下止點設為B點,AC與BC大致相等。因為內眥贅皮為內外兩層,外層為B點,內層為B'點。重瞼線按常規設計,如上瞼皮膚較松弛需去皮,設計去皮范圍,重瞼線內側止點為C點(見設計示意圖1~3)。
2.2 手術操作:用2%利多卡因加1:10萬腎上腺素局部浸潤麻醉,麻醉生效后,沿重瞼標記線切開皮膚全層至C點,順贅皮皮緣切開至B點,水平切開AC。此時內眥贅皮部外層形成上方小C皮瓣和下方的ACB皮瓣,徹底松解贅皮內外層與內眥韌帶淺層的附著,祛除錯位的肌纖維和筋膜組織,如內眥韌帶緊張可將其離斷或部分離斷,使內眥角能自然向內上移動。于贅皮內層止點B'向內層剪開形成B'皮瓣,方向長度酌情處理。將B'皮瓣向內向上旋轉與A點縫合,將贅皮外層的ACB皮瓣向外下縫合修復B'皮瓣轉移至A點后的皮膚缺損區域, ACB皮瓣和B'皮瓣交錯易位矯正內眥贅皮畸形,贅皮外層上方的小C皮瓣可酌情剪除小部分,術中精細操作,用7-0無創線精細縫合,再完成重瞼手術。
2.3 術后處理:術后局部用紗布覆蓋,略微加壓固定,3天后清潔傷口,7天后拆線。
3結果
本組患者共86例172只眼,其中61例經6~24個月隨訪,內眥贅皮完全矯正,眼裂增大,淚阜顯現,重瞼效果良好,其中有4例內眥處稍有瘢痕增生,經外用藥物治療3~6月后瘢痕消退(如圖4)。
4討論
內眥贅皮是內眥角前方縱向的半月形皺襞,可分為眉型、瞼型、瞼板型和倒向型贅皮[4],它使眼距增寬,遮掩內眥角,遮擋部分視野,嚴重影響美觀,內眥贅皮在亞洲人中發病率較高,在單瞼和“內雙”人群中約占70%左右[2],如重瞼美容手術不同期矯正內眥贅皮,往往形成“半雙”形態,影響手術效果[5],而傳統方法矯正由于瘢痕發生率較高,使很多患者不愿意接受該手術治療,給醫師和患者造成了許多困惑[6]。許多美容醫師嘗試各種內眥贅皮整復同期行重瞼成形術,取得了良好的效果[7-10]。
內眥贅皮目前病因尚不太清楚,許多學者認為主要是由于眼輪匝肌在內眥韌帶起始處錯位,纖維增厚等發育異常所致[3],因此我們在矯正內眥贅皮時要徹底松解錯位的輪匝肌,清除增厚的纖維組織,同時應該將皺折的皮膚充分延長,以減少術后皮膚切口張力,減少瘢痕的形成,以取得良好的手術效果。
內眥贅皮矯正的方法很多[11],最常見的為“Z”成形術,Lee和Back等均設計V-Y,V-W等傳統手術方法[12],手術矯正了內眥贅皮畸形,但常留下明顯的瘢痕,影響手術效果,有些手術方法較復雜,初學者難以掌握。此手術方法簡單易行,損傷小,初學者均易掌握,術后瘢痕不明顯,本方法去除了內眥處發育異常及錯位的眼輪匝肌組織,清除增厚的纖維組織,從解剖結構上去除了內眥贅皮形成的因素。贅皮外層的ACB瓣和內層的B'瓣“Z”形交叉易位有效地增加了贅皮軸向長度。對于內眥贅皮較重,內眥距離過寬的病例,將內眥點固定于深部的側鼻筋膜,防止內眥點再次移位或內眥贅皮復發。這些方法均減少了傷口的張力,減輕了傷口瘢痕的形成,此手術方法簡單,但要注意術中操作精細,輕柔,小針小線縫合,皮瓣交叉易位僅縫合一針即可,新內眥點A設計不要太靠內,B'瓣形成時大小,方向一定要適合,否則會給皮辨易位造成困難。
本手術方法,內眥部切口線在重瞼切口線上順延,術后瘢痕幾近不現。且對內眥贅皮成因進行了矯治,從而達到良好的術后美學效果,重瞼成形術同期行簡單有效的內眥贅皮矯治,增強了重瞼術后整體美學效果。值得臨床廣泛應用。
[參考文獻]
[1]王佳琦,王黔,趙作均,等.松解及眼輪匝肌下脂肪墊轉移充填矯正重瞼術后瞼粘連畸形[J].中華整形外科雜志,2006,22(2):121-122.
[2]宋建星,孫美慶,陳江萍,等.東方人內眥贅皮的解剖及治療[J].中華醫學美學美容雜志,2001,7(5):251-253.
[3]劉延偉,胡剛,秦宏智,等. 內眥贅皮基礎解剖學研究及矯正術的新進展[J].中國美容整形外科雜志,2011,22(2):127-128.
[4]張光霞.雙重瞼、隆鼻術矯治內眥贅皮80例報告[J].山東醫藥,2006,46(24):68.
[5]高景恒.美容外科學[M].北京: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2003,:214- 269.
[6]濮禮臣,王惠平,張樹青,等.內眥贅皮矯正聯合重瞼成形術[J].中華醫學美學美容雜志,2006,12(3):175-176.
[7]安可忍,龐建華,李風浩,等. 重瞼成形聯合反向Z字成形術矯正內眥贅皮 [J].中國美容整形外科雜志,2010,21(2):100-101.
[8]張安利,黃澤春,晏丹,等.橫一字切開法內眥贅皮矯正術同期行重瞼術的療效觀察[J].中國美容醫學,2010,19(10):1447-1449.
[9]牛進寶,李高中,申鴻,等.小切口重瞼成形術同期內眥贅皮矯正[J].中國美容醫學,2011,20(2):204-206.
[10]馬力,任沖,齊彥文,等.改良橫切縱縫法聯合重瞼成形術矯正內眥贅皮[J].中日友好醫院學報,2010,24(3):143-144.
[11]馮越蹇,張海明,胡守舵,等. 內眥贅皮的分類及相應治療方法探討[J].中國美容醫學,2007,16(4):512-514.
[12]Lee YJ,Baek RM,Song YT,et al. Periciliary Y-V Epicanthoplasty[J]. Ann Plast Surg,2006,6(3):274-277.
[收稿日期]2012-07-21[修回日期]2012-09-04
編輯/張惠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