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鵬
A股走勢與外圍股指之間歷來有一種“逆小順大”的特點。所謂逆小,就是在日線級別上往往會出現外圍大漲,A股不動;而外圍大跌,A股抗跌的特點。所謂順大,就是在中線級別上呈現出全球同此涼熱,A股很難走出所謂的獨立行情。畢竟全球經濟的一體化已使中國的經濟獨善其身的難度大大增加了。本周A股的走勢再次驗證了這一規律。
回顧A股市場年初以來的反彈走勢,最大的推手無疑是有關部門的一系列政策組合拳。證監會推行分紅新政的背景下,上市公司分紅的意愿和行動變得更加積極。從滬深兩市總計來看,1642家上市公司已經實施或公布分紅預案,占比達到68.33%,合計現金分紅(含稅)5577.44億元,較前一年提高了23.7%,大幅超過凈利潤的增長幅度;創業板公司退市制度和新股發行制度取得重大突破;注入“活水”提倡長線資金入市;降低股票交易費用,向投資者讓利。
從這些新政可以看出,管理層治市的決心堅定,希望從根本上改變證券市場歷來的頑疾。對此我們認為,這些措施對中國證券市場長遠發展有利,但大家也應該清楚認識到,目前從政策的推出來看,更多的是利好與利空的對沖,新三板的推出如箭在弦上,大型IPO也是近在眼前。而從目前新政來看,更多的是集中在證監會的層面。這些制度的完善,對短期市場刺激作用并不是特別強烈,而更多是給投資者以信心。另外,從現金分紅來看,在A股目前的市盈率水平下,上市公司的分紅對二級市場投資者來說,現實意義并不大。由于分紅有扣稅,二級市場的價格要除息,也就是說如果持有的股票派現后二級市場價格不漲,對二級市場的投資者來說,所謂的分紅依舊是水中月,鏡中花。
從基本面來講,外圍市場不確定因素較多,歐債危機持續,希臘政府難產,美國經濟復蘇也不如預期,導致油價跌破100美元大關,顯示市場對全球經濟復蘇預期謹慎。從國內看,5月份鋼鐵價格持續低迷,需求不足,而剛剛閉幕的廣交會簽約金額出現4年來首次下降,也顯示宏觀經濟“軟著陸”可能會超出預期,不支持A股市場出現過于強勁的反彈。現在遠不是憧憬大牛市的時刻。回顧大牛市的產生,其條件基本就是兩條。一是上市公司盈利水平出現整體大幅增長;二是社會資金面出現大幅寬松。目前這兩者都不具備。近期發行了兩只滬深300ETF基金,其現金的份額對于滬深300板塊來說,只是杯水車薪。筆者認為盡管藍籌板塊估值水平不高,但出現整體機會還需等待。制度創新會給牛市的到來創造契機,但僅僅依靠政策就想造出牛市或許也是夢想。
技術面,A股市場長期均線正在得到有效修復,近3個月陰陽交錯的橫盤整理,緩和了近一年的下跌趨勢。而且5月線也出現了久違的向上拐頭,并有上穿10月線的跡象。本月開門紅后,上證指數更是擺脫了3個月來制約市場上行的10月均線的壓制。滬綜指自2011年11月以來形成了大的三角形整理,2536~2478點下降趨勢線為上沿,2132~2242點上升趨勢線為下沿。大盤已站在該上沿線之上,短期能否有效向上突破,還有待進一步觀察。短期看,滬綜指上檔有兩大壓力,即年內2478高點和年線2504點。由于短期上檔壓力沉重,多空仍有反復拉鋸可能。
目前活躍于滬深兩市的主力機構主要可以劃分為三大類:一是公募基金機構(寬泛地說,也可以包括境外機構投資者、險資機構、財務公司機構等);二是陽光私募機構;三是民間私募機構主力。這三類投資主體,其股市觀、投資觀、投資理念和操盤運作風格都有很明顯的差異。從近期市場表現來看,游資無疑充當著市場的主角。投資者應該多分析自身的特點以及承受能力,有所選擇參與。
回顧歷史,在年線保持下行態勢之時,大級別的反彈往往會在年線處出現大幅震蕩,而從時間窗口來看,五月中下旬處于敏感階段,投資者應該根據自己的投資風格,把握節奏,注意規避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