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婷 劉暢
摘 要:海峽兩岸的圖書館學情報學教育各自有各自的教育特色,導致海峽兩岸圖書館學情報學教育之間交流的困難,這種情況是不利于海峽兩岸圖書館學情報學教育事業以互進互補模式發展的。因此,筆者將從不同方面比較海峽兩岸圖書館學情報學教育,并提出促進海峽兩岸圖書館學情報學教育交流的策略,以期望能夠為海峽兩岸圖書館學情報學教育的互進互補提供幫助。
關鍵詞:海峽兩岸圖書館學情報學教育比較交流策略
中圖分類號:G2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2)07(a)-0252-01
海峽兩岸的圖書館學情報學教育之間一直相互隔離,直到20世紀90年代,才有相關教育工作者進行圖書館學情報學相關學術問題的交流與探討,打破了海峽兩岸圖書館情報學教育的隔離現狀。但是,由于海峽兩岸的圖書館學情報學教育已經形成自己的發展模式,教育理念、課程設置、學科建設等都存在著一些差異,影響著海峽兩岸圖書館學情報學教育的進一步交流與融合。因此,筆者希望可以通過比較兩岸圖書館學情報學教育的異同點,來促進交流,達到互進互補的目的。
1海峽兩岸圖書館學情報學教育的比較
20世紀20年代,我國的圖書館學情報學教育始邁入正軌教育軌道,并經歷了五十幾年的起步時期與調整時期,才發展成現在具有自己教育特色的圖書館學情報學專業。臺灣地區的圖書館學情報學專業發展較晚,始于20世紀50年代,在80年代進入快速發展時期,并逐漸形成自身的教育教學模式與管理模式。基于海峽兩岸圖書館學情報學教育發展的比較,筆者將從教育理念、課程設置、學科建設等方面分析海峽兩岸圖書館學情報學教育的異同點。
1.1 教育理念
自我國大陸圖書館學情報學專業邁入正規教育行列之后,一直將“培養多相關學科基礎的綜合素質人才”作為主要的教育理念,并以此為目標不斷創新教育教學方法,以促進圖書館學情報學專業教育理念的實現。臺灣各個大學的圖書館學情報學專業教育目標略有不同,但是都是以“提高學生圖書館學情報學專業知識水平,促進學生人文素養提高”這一教育理念為基礎的。
通過對海峽兩岸的圖書館學情報學專業教學目標的具體研究與分析得出,教育理念都涉及到信息技術,都希望以先進技術推動圖書館學情報學專業發展,以進一步促進教育事業的發展;但是對于專業規劃方面,臺灣地區主要以因地制宜、各有側重的方法進行規劃,而大陸方面則是以統一規劃的方法促進圖書館學情報學教育改革。在培養人才方面,海峽兩岸的教育理念也有所不同。大陸方面希望學生的綜合能力都能夠得到提高,已成長成為復合型人才,而臺灣方面則希望提高學生的專業知識水平,使其成為專業人才。另外,臺灣教育理念中有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一條,這值得大陸方面學習的。
1.2 課程設置
受到各自教育理念的影響,所以海峽兩岸圖書館學情報學專業課程設置方面也有所不同。大陸方面主要是以圖書館學基礎、信息管理概論等課程為主,并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而增加了計算機網絡、信息檢索、經濟學等課程,形成專業口徑寬的新課程體系。而臺灣方面由于各個大學對圖書館學情報學專業有不同的教育理念,所以在設置課程上也有差異。一些基礎課程,如圖書館學導論、人文/社會科學文獻等是各個大學必開設的課程,而其他的專業課程則由各校特色教育理念影響,輔設不同的課程以供學生選擇。
1.3 學科建設
隨著我國大陸對圖書館學情報學專業研究的不斷深入,相關的學科建設論文也很多,提出圖書館學情報學專業的學科建設應該要體現層次性,并根據社會需要創新改革,以形成研究與教學相融合、學科建設與課程設置和諧統一等發展模式,促進圖書館學情報學專業學科建設的有效進行。而臺灣方面對此的研究略有欠缺,需要提高重視。
2促進海峽兩岸圖書館學情報學教育交流的策略
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促使著海峽兩岸圖書館學情報學教育交流的頻繁,也使海峽兩岸圖書館學情報學以互進互補模式發展成為可能。那么,如何促進海峽兩岸圖書館學情報學教育的進一步交流與發展呢?
2.1 網絡環境下建立信息共享系統
信息技術與網絡技術的發展,打破了時間與空間的限制,使隔空交流成為可能。因此,在網絡環境下,相關教育工作者可以利用先進技術建立信息共享系統,并積極地與臺灣相關教育人員進行學術溝通與信息交流,以達到信息共享、促進共同發展的目的。
2.2 發揮閩南對臺優勢,構筑海峽兩岸交流合作平臺
閩南地區臨近臺灣,兩個地區的教育、經濟、政治等交流較為頻繁。因此,大陸地區可以發揮閩南地區的地理優勢,針對圖書館學情報學專業的特點,構筑海峽兩岸交流合作平臺,促使海峽兩岸的專業人員進行交流與合作,以促進海峽兩岸圖書館學情報學教育的互進互補發展。
2.3 促進海峽兩岸圖書館學情報學的教育改革
經濟與社會的不斷發展,促使著我國市場對人才的要求不斷提高,教育改革已經迫在眉睫。因此,圖書館學情報學的教育工作者應該將教育改革作為工作重點,以創新的思想進行教育教學的創新,從而提高圖書館學情報學教育教學效果,培養出專業能力強并具有人文素養的綜合人才,滿足市場對圖書館學情報學專業人才的需求。
3結語
總而言之,在過去幾十年的發展過程中,海峽兩岸的圖書館學情報學已經形成各自的教育教學模式并以各自的管理模式發展著。隨著海峽兩岸科技學術交流的日益頻繁,以及教育技術與市場經濟的發展,促使著海峽兩岸的圖書館學情報學教育工作者不斷地針對教育理念、課程設置、學科建設等問題進行比較與分析,以促進我國圖書館學情報學教育向著統一化、社會化、國際化方向發展,為我國教育事業的長足發展提供有效助力,并促進海峽兩岸教育事業的共同進步。
參考文獻
[1] 桑培銘,周玨.我國大陸地區情報學教育改革芻議[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08(17).
[2] 楊瑞英.為海西經濟區建設構建圖書館服務新平臺[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08(8).
[3] 何汶,邱均平.網絡環境下海峽兩岸圖書館信息共享系統探討[J].圖書館雜志,2005(24).
[4] 高樹慶.發揮閩南對臺優勢,構筑兩岸圖書館交流合作平臺[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10(7).
[5] 王知津,徐芳,潘永超,等.我國圖書情報學教育三十年(1978~2008)回顧與展望[J].圖書與情報,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