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師:劉曉斌
近日,江西省農業廳對全省29個糧食調查縣的261個農戶2011年4月1日至2012年3月31日的存售糧情況進行了專項調查,調查顯示:存糧數量同比增加,存糧結構仍以晚秈稻居多;售糧數量同比略減,售糧渠道仍以糧販為主。
一、存糧數量同比增加,存糧結構仍以晚秈稻居多。
截至今年3月31日,調查戶戶均存糧1118.6公斤,同比增加16.75%,其中早、中、晚秈稻分別結存162.93公斤、44.83公斤、798.57公斤,分別占15.92%、4.38%、78.01%,同比變化-4.58、1.72、2個百分點。
影響農戶存糧變化的主要原因:一是2011年江西省天氣條件相對2010年的持續低溫多雨天氣和嚴重洪澇災害來說,總體有利于糧食生產,再加上各地超級稻、測土配方、病蟲害綜合防控等良種良法的推廣使用,調查戶2011年早晚秈稻單產同比上升12%左右;二是去年四季度以來,國際糧價持續下挫,國內CPI進入下行通道,國內糧價漲幅明顯收窄,調查戶早秈稻銷售均價同比上漲16%,晚秈稻銷售均價同比上漲12%。前高后低的糧價行情,使得調查戶后期售糧較為謹慎。因此存糧中晚秈稻居多且比例有所上升。
從余糧率(存糧中待售部分的比重)來看,較去年上升18.11個百分點,為43.29%。這主要是受去年糧食增產和農戶售糧謹慎影響。此外,外出務工勞力增加,自食自用數量下降影響,也使得待售糧食數量增加。
二、售糧數量同比略減,售糧渠道仍以糧販為主。
調查期內戶均售糧4656.89公斤,同比略減0.69%;售糧均價每公斤2.46元,同比上漲15.73%;售糧收入11474.21元,同比增加14.93%。盡管調查戶售糧數量同比略減,但由于糧價大幅上漲,因此其售糧收入同比仍增加不少。
從售糧結構來看,早、中、晚秈稻出售量分別占出售總量的46.98%、3.94%、47.39%,同比分別變化1.1、1.21、-3.17個百分點。近年來,糧食種植成本始終居高不下,并呈快速攀升態勢,這使得農戶對糧價預期較高,但去年下半年國內糧價上漲乏力,調查戶大多選擇觀望,擇機售糧,導致上半年的早中秈稻出售進度加快,下半年的晚秈稻出售進度趨緩。
從售糧渠道來看,售給國有糧食購銷企業的糧食占出售總量23.78%,同比上升4.86個百分點;向糧食和飼料加工企業出售占出售總量32.76%,同比下降6.06個百分點;向個體糧販出售糧食占出售總量43.46%,同比上升1.2個百分點??梢?,國有糧食購銷企業在糧食市場購銷活動中的作用日漸增強,并扭轉了前幾年收購比重持續下降的局面。這主要是受去年國家收儲計劃增加影響,據國家糧食局數據顯示,去年國有糧食企業收購糧食2836億斤,同比增加6.2%。另外,近年來國有糧收購點布置日趨合理,農戶賣糧更加方便,也促使了農戶更愿意把糧食賣給價格稍高的國有糧食企業。受去年下半年國內大米、下游市場食品和飼料價格漲勢趨緩影響,糧食和飼料加工企業收購十分謹慎,因此收購比重有所下降。個體糧販由于其服務態度好且主動上門收購,手續簡便,省時省力又省費,很受農戶歡迎,其收購比重始終最大。
(作者單位:江西省農業廳市場與涉外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