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燕 盧海濤
摘 要:數控專業的興起與發展是時代發展的必然,作為一門把機械制造技術、計算機技術與現代控制技術、傳感技術、信息處理技術、網絡通訊技術等結合成一體的新興的專業學科存在于各個職業學校,各校對數控專業的教學基本還處于起始階段。本文針對目前中職學校數控專業教學的現狀及存在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了在數控專業教學的培養與改革方向。
關鍵詞:數控專業現狀分析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2)07(a)-0175-01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生產自動化、精密化、高速化、柔性化的生產方式越來越受到企業的歡迎。數控專業的興起也正是時代發展的需要,各個學校正是預見到數控專業出現的必要盲目的開設或者擴大專業的設置,在硬件、軟件條件沒有完全跟上的情況下必定會導致數控專業教學的滯后,限制該專業的進一步發展。
1數控專業的發展現狀
1.1 數控設備不足,無法滿足教學需求
社會對于數控專業人才的需求催生了大量職業學校開設此專業。在這些學校里許多學校根本沒有能力購置足夠的數控機床來滿足學生的實習需求,部分學校甚至只有一、兩臺數控銑床或加工中心就開設數控專業。如果按人均在設備上的實習時間計算,現有條件不能完全滿足實習教學的需要。盲目的為追求經濟利益或者社會利益,導致學生根本不能熟練的掌握數控操作,限制了學生在數控專業學習上的發展和進步。
1.2 教材偏重理論,部分內容不適合中職學生學習
數控專業是一門涉及數控編程、數控原理、數控機床、自動控制技術、電氣驅動伺服技術、位置檢測技術等多方面的知識,涵蓋知識面廣,涉及其它專業知識較多,而現行的許多中職數控專業教材過分重視學科體系和學術性,輕視實踐環節,對于中職學生來說內容晦澀難懂。
由于受到教學條件的限制,數控專業教學在課堂上過于注重理論教學,而忽視了實踐環節。在教學中應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建立專門的實踐基地,配備足夠教學的數控車床、數控銑床、加工中心、線切割機床等常用的數控設備。如果沒有相應的實習實驗課程與之配套,就會造成部分學生在課堂上聽不懂,課程學習效果較差。
1.3 師資力量薄弱
由于數控專業是近年來才興起的學科,數控專業的教師大都是從機電專業轉行而來,教學水平能滿足教學需要的人員較少。由于全國數控人才的嚴重緊缺,導致學校招聘教師困難,到學校應聘的大學生缺乏實際操作經驗,短時間內很難適應學校教學需要。他們也同樣存在理論知識較強,實際操作能力與經驗欠缺的情況,所以數控專業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雙師型的教師力量依舊薄弱,這也從一方面限制了數控專業教學的發展。
1.4 數控專業培養方向滯后于目前企業對于數控人才的需求
目前的中職數控專業的學生大多是朝著操作工的方向去培養的,但是經過前幾年數控專業教學的蓬勃發展,輸出的畢業生完全能夠滿足企業對操作工的需求量。現在的企業中更多的是需要有一定的設計能力或者能夠熟練掌握CADCAM軟件進行加工的人才,現有的中職學校雖然也有開設CADCAM軟件課程,例如:MasterCAM、UG、Solidworks等,但此類軟件課程要么滯后于企業生產所需,要么開設課程課時較少,學生不能熟練掌握。使得大部分學生只能成為待遇相對較差的操作工,造成學生對就業不滿意,企業依舊缺乏所需的設計型或能夠熟練掌握CADCAM軟件數控專業人才。
2數控專業教學的改革的建議
2.1 充分利用現有裝備條件,做好數控專業的實踐性教學
充分利用學校擁有的數控機床,提高機床的使用率,合理的安排學生實習時間段,爭取做到數控機床利用率最大化。如果數控設備嚴重缺乏可以利用學校和企業的聯合,實現在學校學習理論知識,在企業學習實踐技能,雙軌制的學習方法。這就需要學校和相關企業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多與企業溝通,不但可以使學生接觸實際的數控生產加工,在加工中不斷提高自身的技能,同時學校可以通過這樣的校企結合的方式更多的了解當前數控加工專業所需的人才類型,建立新的培養方向,及時把握數控專業發展的時代脈搏。有條件的學校也應該加大學生的技能訓練力度,學生只有在實踐中實習、訓練、摸索才能真正掌握數控加工的技能。
2.2 針對中職學校學生特點自主編寫合適的教材和實訓手冊
數控專業的教材在編寫時大多注重理論知識的學術性和科學性,內容專業性強,部分內容晦澀難懂,并沒有進行對學生的分層次編寫,這使得學生們學習起來難度較大,不適于學生學習自信心的培養。針對這種情況,各個中職學校應根據本校學生的特點及本地域對數控人才的需求類型編寫適合自己教材。對于超出中職學生所能接受的知識點應當適當刪除,突出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知識內容,以加工任務為課題,在課題中穿插所涉及的理論知識,由淺入深的組織教材編寫。此外,編寫《實訓操作手冊》時,要實施精細化教學。編寫針對學生實際情況的數控機床實訓操作流程,整理從“開機到出產品”過程中的每一步動作,教學時再進行適當的講解,要求學生剛開始時嚴格按照以上流程操作。這樣,學生很快能夠操作數控機床,從而提高實習實訓的效率。
2.3 注重師資力量的培養
對現有師資的培訓,采用的是校內培訓為主,送出培訓為輔的原則,通過自學、互學、以老帶新和集中培訓的方式,在短期內盡快提高現有教師的數控專業水平以滿足不斷增長的教學工作量的要求。同時,還要在假期送教師到企業實習鍛煉,一方面學習數控加工的新工藝、新技術,另一方面學習企業的文化,以滿足數控技術不斷發展的需要。
2.4 加強與企業的對接,緊跟數控專業的發展腳步,采用定制培養方式
學校的專業發展通常都滯后于社會生產若干年,從學校出去的學生進入企業還要進行再次培訓才能上崗,這對企業、對學校和學生三方都造成了不便。使得企業不滿意學生、學生不滿意學校、學校受到質疑。要改變這樣的現狀,中職學校必須走出去,加強和企業聯系,緊跟數控專業的發展腳步,本著為企業服務、為學生服務的精神,完成學生與企業的無縫對接。還可以針對企業的生產加工模式和要求對學生進行定向培養,定制人才。
隨著時代的不斷進步,對數控專業教學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學校的教育要緊跟時代的腳步培養與之適應的專業人才。在新形勢下數控專業教學需要我們不斷的去改革,才能培養出適應市場需求和產業發展的技能型、專業化隊伍。
參考文獻
[1] 潘明全.從數控產業發展趨勢看中職學校的數控專業教學[J].中等職業教育,2006(14).
[2] 郭建峰.中職數控專業的發展現狀分析與教學改革[J].新校園,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