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琪
〔關鍵詞〕 英語教學;創新能力;培養
〔中圖分類號〕 G633.41〔文獻標識碼〕 C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2)18—0036—01
英語教學如何加強素質教育,實施創新教育是擺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項艱巨任務。進行創新教育,在英語教學中,應側重培養學生以下五個方面的能力。
一、培養學生敏銳的感知能力
具有創造性的人對外界的感知比其他人敏銳得多,具有創造性的人的顯著特點在于其發現問題的能力,而不僅僅是解決問題的能力。
例如,教師在教學“be going to”結構時,可以先出示下列句子: I read English every morning.I am going to read English tomorrow morning. We sometimes swim in the river. We are going to swim in the river next summer.讓學生對這些句子進行觀察。
經過觀察,學生發現了新的時態。通過對比,學生悟出內在規律,得出“be going+動詞不定式常表示打算去做某事或可能要發生某種情況”的結論。這樣可以培養學生的感知能力。
二、培養學生的協同能力
協同能力是指把看似分離的各個部分組織在一起,使之成為有用的有機整體的能力。通過連詞成句或連句成段的訓練,可以培養學生的協同能力,如將“your,pen,give,please,me”這5個詞連成句子這種練習對訓練協同能力就頗有效果。
三、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
想象力是創造力的源動力。愛因斯坦認為:“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進步,并且是知識的源泉”。想象力又是促使人們進行各種創造性實踐活動的必要條件,人類一旦失去想象力,創造力便隨之枯竭了。培養想象能力不僅對發展創造能力有價值,而且對思維的發展也很有意義,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特別注意這一點,經常對不同的知識點進行點撥、拓展,培養學生的想象思維,采取多種手段激發學生的想象能力。
四、培養學生的求異思維能力
求異思維是指對一個問題探求不同甚至相反答案的思維過程。求異思維是構成創造性思維的主要成分,它使不同的思路猶如百川歸流匯入創造性思維的海洋中。學生都不愿意自己的思維與行為方式趨于中庸,希望自己是出類拔萃的。因此,教師應在課堂中抓住一切機會組織無拘束的開放式討論和辯論會,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從而創造出適合獨特見解萌生的情境。如在教學How to make an efficient phone call一課時筆者就讓學生圍繞打電話的不同環境,以及使用的不同語言方式進行討論,以培養學生的求異思維和多向思維能力。學生們各抒己見,提出各式各樣的、言之有理的新見解。
總之,教育應通過多種途徑,從多方面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避免思維過程單向定勢,思維方式刻板僵化。教師應有效引導學生廣泛涉獵各種知識,培養自主學習能力和探究能力,為創新能力的培養創造條件。
編輯:楊慧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