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園園 張旭霞
摘要: 項目驅動教學模式是以工作為導向,以項目為載體的課程改革,已經在不少學校高職商務英語專業課程中得以應用。外貿函電作為一門操作性很強的課程,是商務英語專業、國際貿易、涉外秘書等專業的一門專業必修課程。項目驅動教學模式對這門課程的教學提供了新的方向和行之有效的教學模式。作者通過該模式在外貿函電課程中的實際應用,為未來該課程教學改革提供了方向,提出了建議。
1.外貿函電課程的背景與課程定位
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后,無論是本土公司還是跨國公司都急需一大批既懂外貿實務知識又懂商務英語技能的專門人才。新疆地區是我國外經貿企業重要的出口基地,高素質的專業人才是我區外經貿企業的開展國際貿易業務的有力保證。在當今時代背景和經濟環境中,外貿函電課程的教授和對學生的培養更為重要。以就業為導向、以應用型人才為培養目標的新疆地區的高職院校,在新時期擔負著為國家和地方生產一線培養崗位急需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的重要使命。
結合新疆地域特點和經濟發展現狀,以及我院的實際情況,我院將外貿函電的課程定位為商務英語專業的必修專業英語課程,旨在培養學生掌握外貿英語函電的基本知識,并能熟練地加以運用。
2.項目驅動教學模式與外貿函電課程的結合與應用
由美國實用主義哲學家和教育家杜威提出,并由其學生不斷豐富、發展而成的項目教學法(又名項目教學模式)是以學生為主體、以項目主題為中心、以培養學生的“探究性”學習能力為目的、以小組學習為單位、以師生共同實施一個“項目”工作為教學活動的一種教學新法,屬于行為導向教學中的一種模式。其實質是以項目為導向,讓學生通過承擔和完成某個具體的項目掌握專業能力、方法能力和社會能力。其核心追求是:不再把教師掌握的現成知識技能傳遞給學生作為追求的目標,或者說不是簡單地讓學生按照教師的安排和講授得到結果,而是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尋找得到這個結果的途徑,最終得到這個結果,并進行展示和自我評價,學習的重點在學習過程而非學習結果,學生在這個過程中鍛煉各種能力。
2.1項目教學法與外貿函電課程教學的結合
2.1.1職業性和實踐性的結合。以學生將來從事的職業崗位(群)的工作任務、工作進程作為設計項目教學內容的主要依據,以企業對現代職業人的素質、能力、知識要求強化學生職業素質、職業能力的培養。就理論目標來說,外貿函電這一課程要求為通過講授使學生掌握英文商務書信的基本格式和基本要求,熟練掌握外貿各環節函電磋商中常用詞匯、表達、句型的運用,具備英文商業書信的閱讀與書寫能力,為從事對外貿易與國際商務打下基礎。實踐目標是通過課程實操訓練環節的設計,提高學生在外貿業務活動中正確地使用外貿英語的能力,以及對外進行各項業務聯系和通訊活動的能力。這就要求項目教學的內容和方式與企業生產、管理、服務的實際情境相吻合,使學生的學習更加具有實用性和針對性。
2.1.2自主性和互動性的結合。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及特長,規劃與設計項目內容和展示形式。提供學生根據興趣選擇內容和展示形式的決策機會,讓學生自主自由地進行學習,從而有效地促進創造能力的發展。在整個教學環節中,項目教學的特點就是全過程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融教、學、做為一體。
2.1.3評價特點。注重學生在項目活動中的能力發展過程,測評內容包括學生參與活動各環節的表現和成果。這一特點在外貿函電教學中的體現以教師評價為主。
2.14根據項目驅動教學模式的要求及實際商務活動中外貿主要環節的需求,將我院外貿函電課程內容按以下表格內容進行設計,分為六個板塊。這樣設計可以根據板塊內容的需求讓學生進行角色扮演,從而與實際相聯系,能起到將課本理論知識運用在不同外貿場景中的作用。
2.2項目教學模式在外貿函電詢盤環節中的應用
根據上述所列的項目教學法的特征,將詢盤這一重要的外貿環節進行設計。這一環節主要采用學生中心法和情景模擬法,在《外貿英語函電》教學中以特定的學習情境為主線,以真實或模擬的職業活動為載體,基于函電教學的設計框架即“呈現新知、理解應用、模擬與評估”進行教學。
在詢盤(inquiry)項目實施最后,教師一定要就情景模擬環節學生們的表現等情況進行總結評估。通過三組同學們的實物表演,同學們對表演的商務禮儀、專業術語的運用、詢盤的技能等方面的優點及不足之處進行評價,并及時討論改正,達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最佳效果。
3.項目教學模式帶給外貿函電課程課改發展的啟示
杜威的項目教學理論為現代教育教學提供了“在做中學”的重視實踐教學的教學方法。在外貿函電課程教學中應用該教學模式,堅持“在做中學”,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以學生為中心進行情景模擬,有利于學生較早適應以后的工作崗位,培養其處理在工作中實際出現問題的能力,真正地將書上理論知識轉換成自己的技能。就這門課程而言,情景模擬法是杜威項目教學理論最好的表現形式。帶給我們的啟示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
3.1一定要由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轉變為以學生為中心,由以課程為中心轉變為以項目為中心,由以知識輸入為中心轉變為以能力輸出為中心。
3.2在項目教學中,教師被賦予了新的角色,即項目教學材料的供應者,精選項目的引導者,項目實施的管理者,項目成果的評審者。
4.結語
在《外貿函電》教學中實施項目教學法,教師信念的改革要隨之進行,通過多個項目的連接和情景模擬與教師的講授結合,學生能夠在較為真實的職業場景中進行鍛煉,將書本知識轉換成動手能力,將理論知識轉換成職業技能,使綜合素質和職業能力不斷提高。
參考文獻:
[1]徐美榮主編.外貿英語函電(第一版).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2011.
[2]吳思樂,胡秋華主編.世紀商務英語外貿函電(第二版).大連理工大學出版社,2011.
[3]龔洪浪.職業院校項目教學法探討[J].科技信息,2007,(14),
[4]徐涵.項目教學的理論基礎、基本特征及對教師的要求.職教論壇,2007,3,(下).
課題項目:本文系2010年新疆高等學校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研究項目立項課題“高職商務英語專業項目驅動教學模式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課題主持人:張旭霞。(課題編號XJ10-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