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立勇


武漢現代都市農業發端于2000年,十余年來,在農業部大力支持下,取得了長足發展,現代都市農業框架基本形成,初步實現了由單純的種養殖業向產加銷一體化的跨越,由農業的經濟功能向農業多功能的跨越,由農業資源綜合開發向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跨越,被國際都市農業基金會授予全國第4個國際都市農業試點示范城市,被農業部等19部委批準為“全國農村產權制度改革試驗區”。
回顧武漢市現代都市農業發展歷程,一條重要經驗就是堅持不懈推進農業創新發展、轉型發展,不斷增強農業整體素質、效益和可持續發展能力。
突出質量效益
著力推進三次產業融合發展
堅持一手抓生產發展,一手抓功能拓展,初步形成了三次產業有機融合的現代都市農業產業體系。一是做優做精特色農業。按照“種植業建板塊、畜牧業建小區、水產業建片帶”的思路,大力培育具有明顯比較優勢的主導產業。目前綠色瓜菜種植面積達到260萬畝,規模化畜禽養殖小區發展到254個,名特優水產養殖達到120萬畝,優勢特色農業產值占農業總產值的比重達到81%。二是做強做深農產品加工業。按照“培育大龍頭、建設大園區、打造大品牌”的發展戰略,重點發展豬肉制品、水產品、蔬菜等8大特色產業鏈,打造千億產業集群百億加工園區。全市規模以上農產品加工企業達420家,加工產值突破1500億元。三是做大做活農業服務業。大力發展鄉村休閑游、農產品物流、金融保險、農業會展等現代農業服務業,2011年,全市農產品物流業營業收入達到1300億元,鄉村休閑游實現綜合收入22.6億元,中國武漢農業博覽會成為全國知名農業展會。
突出節能減排
著力推進“兩型”農業建設
搶抓武漢城市圈“兩型”社會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建設機遇,大力加強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農業建設。一是構建農業循環經濟體系。大力推廣農業循環經濟模式,建設循環家庭農場,循環農業面積達到80多萬畝。二是構建節約型農業體系。大力推廣節藥、節肥、節水等“八節”農業技術,全市農業綜合生產成本比“十五”末下降22%。三是構建農業生態保護體系。加強農業面源污染治理,實施農業投入品減量化工程,加強農業廢棄物綜合利用。全市農業清潔化生產面積達到120萬畝,秸稈、畜禽糞便綜合利用率分別達到86%和90%。四是構建農業清潔能源體系。建設畜禽養殖場沼氣治污工程,大力推廣太陽能、風能等可再生能源。全市建設大中型沼氣工程136處,整村推廣太陽能熱水器4.7萬臺,農村清潔能源普及率達到60.2%。
突出先行先試
著力推進農村產權制度改革試驗
2009年設立武漢農村綜合產權交易所,實行“確權﹢交易﹢融資”改革模式,有力推動了農村產權制度改革。一是明晰農村產權。全面完成了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林權的確權頒證,開展了養殖水面和農村集體土地確權登記試點,探索了小型農田水利設施確權。二是活躍產權交易。不斷拓展交易品種,積極開展經紀代理、交易鑒證、登記托管等“一條龍”服務。目前交易品種涉及10大類,累計組織交易980宗,交易金額63.7億元。三是推進產權融資。建立產權評估體系,探索開展農村土地經營權、林權等產權融資,累計實現融資3.34億元,其中單筆最高金額達到6000萬元。四是構建價格體系。及時編制和發布農村產權交易指導價格,破解農村產權流轉中的信息不對稱難題。
突出要素聚集
著力推進農業資源資本化
積極探索走農業資源資本化道路,有力推動了農業資源要素有序流動和合理配置。一是大力推進農業企業上市。建立農業上市企業后備庫,聚焦政策措施,集中力量扶持。目前已有1家企業成功上市,上市后備企業達到27家,年內有望新增3家上市企業。二是發展產業基金和企業集合債券。成立武漢中科都市農業發展基金,首期規模達到2億元,今年有望達到5億元。三是推進農業投融資體制改革。設立農業投資公司和農業擔保公司,完成投融資20億元。四是發展農民股份合作組織。加快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成立農村集體資產股份合作社32個。組建農村土地股份合作社30家,入股土地3.6萬畝。五是建設農業要素市場。成立武漢農畜產品交易所,目前正在試運行。
突出產學研結合
著力推進農業科技創新
大力推進農業科技創新,推動農業內涵集約發展,2011年科技對農業增長的貢獻率達到62%。一是加強農業科技創新。加強產學研協作,在雙低油菜、轉基因水稻、水生蔬菜等方面取得了一批重大創新成果。二是加強農業科技成果轉化。鼓勵農業科研院所與龍頭企業以技術、基地、資金、市場為紐帶合作,大力實施農業科技“六個一”工程,推進院士專家團隊與農業龍頭企業聯手轉化科技成果,目前武漢市已有6條由農業院士領銜的年產值過100億元的農業產業鏈。三是加強農業科技示范園區建設。已擁有湖北武漢國家農業科技園、武漢黃陂臺灣農民創業園2個國家級農業科技示范園區和7個省、市級萬畝農業高科技示范園。四是加強高新農業企業培育。在農業科技示范園區和農產品加工園區建立農業科技企業孵化器,促進科技型企業加快成長。全市科技型農業企業發展到107家,2011年實現產值23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