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旭 傅云威


【租房,在世界各國都是一件頭痛的事。隨著留學(xué)潮一浪高過一浪,這種趨勢更加凸現(xiàn)。在國外,要租到廉租房或“優(yōu)惠房”就像中大獎,概率很低。這種普遍存在的現(xiàn)象反映出世界租房市場供需市場的真實狀態(tài)。】
英國:房租連年漲
塞西莉來自新西蘭,在英國讀完大學(xué)后到了倫敦的一家媒體公司工作。為了有個落腳的地方,她從2011年9月開始在倫敦租房。房子位于倫敦二區(qū),距離市中心和地鐵站都很近,因此房租并不便宜。
“每個月租金是1126英鎊,”她抱怨說,除此以外,每年還要交給中介150英鎊的服務(wù)費。這個22歲的姑娘剛工作不久,目前月收入不到2000英鎊。
但她花費多半收入租到的只是個20多平米的開間。房東配備了床、書桌、冰箱以及洗衣機,但是沒有電視機。
英國一家名為“居所”的非營利組織的負責人坎貝爾說,在倫敦地區(qū),大約有100萬像塞西莉一樣的人選擇租房居住,他們之中90%以上不是本地人。
近年來,隨著外來移民大量涌入,倫敦的房地產(chǎn)市場日益繁榮,平均房價十年間翻了兩番,房租同樣連年上漲。因此受到影響的,大部分也是外來人口。
在倫敦一家中國公司分支機構(gòu)工作的李先生2009年為員工租了兩套房子。一套是二室一廳二衛(wèi)的套房,每周租金540英鎊;另一套是一室一廳一衛(wèi)的單身公寓,每周租金325英鎊。這兩套房子的房主都是亞洲人。
最開始租房時,李先生并不了解根據(jù)協(xié)議房租每年會上漲7%~8%。當中介第二年通知此事時,他大吃一驚。最后,李先生只得聯(lián)系房東,好不容易才把漲幅降到了4%。
即便如此,李先生所租的房子仍算是便宜的。
據(jù)倫敦一家租房中介公司的工作人員介紹,便宜的房源多來自出于投資目的的外國人,而英國當?shù)厝说姆孔右话闶呛艽蟮莫氶T獨院,價格較高。
李先生還說,英國的房東一般都很摳門。“他們精打細算,房租按周來收。”出租的房子常常沒有電視機、電腦和電話,如果租戶需要,他們需要自行開通有線電話并承擔費用。另外,房屋的物業(yè)費也必須由房客們繳納,這也是一筆不小的費用。
澳大利亞:租房不如當房奴
亞裔女士李(Lee)家住悉尼的CBD,供職于一家全球500強公司。她的稅后年薪為4萬多澳元,但每月需要支付住房按揭貸款2000多澳元,再除去吃、穿、水電、交通和通訊等費用,收入所剩無幾。
成為“房奴”,李一點都不后悔。原因顯而易見:房價比工資漲得快,房租比房價漲得更快,所以買房比租房更值。
2011年的澳大利亞人口普查數(shù)據(jù)顯示,不少地方的房租漲幅都跑贏了房價漲幅。例如,在人口稠密的新南威爾士州,供房者月均償還房貸5年間增長了31.4%,而同期租金卻增長了42.9%。
“澳大利亞爭取平價房組織”近期發(fā)布的數(shù)據(jù)則顯示,全澳約1/4的租房者感到租金壓力巨大,相比之下,只有1/8的供房者感到了貸款壓力。
該組織官員薩拉?圖黑感嘆,租金已經(jīng)成為澳洲家庭最大開支,租金成本增加,會對市民的其他開支項目造成壓力。她還指出,租金上漲會使得中低收入人群更難攢到買房的首付。
澳大利亞的房租節(jié)節(jié)攀升主要有兩個原因:
首先,澳大利亞是一個移民國家,也是國際留學(xué)生的重要求學(xué)目的地,租房需求巨大,因此,住房市場有“愁賣不愁租”的說法。尤其是過去十年間,澳大利亞移民政策一度較為寬松,新移民增長較快,這成了推高房租的一個重要原因。
其次,近年來澳大利亞政府在平價住房建設(shè)方面規(guī)劃滯后,這又造成了市場上平價房房源不足,人們買不起房子,反而加劇了租房價格不斷攀升。
這種情況常常令身在澳大利亞的中國留學(xué)生頭痛不已,因為房租已經(jīng)成為除學(xué)費以外的最大一筆開銷。據(jù)一些中國留學(xué)生反映,在澳大利亞的城市中,一年的房租大概在1.5萬澳元至2萬澳元之間。即便與人合租中等偏下的公寓,一年的房租也至少需7000澳元。
美國:廉租房就像中彩票
上世紀90年代中期,湯姆赴紐約尋夢。十多年來,他曾多次搬家,最初是與別人合租地下室,現(xiàn)在則租了一套不到40平米的單間公寓。
問及他最大的愿望,湯姆沒有絲毫猶豫:“趕快搬進廉租房!”他的妻子則在一旁調(diào)侃道:“你還不如去買彩票。”
紐約,世界第一大移民都市,每年有無數(shù)來自世界各地的尋夢者到這里尋找機會,但這里也是低收入和貧困人口最為集中的美國城市之一。為了緩解工薪階層的生存壓力,自羅斯福時代開始,美國各級政府通過立法和行政干預(yù)等手段推行了各種廉租房政策,但這些政策的成果,卻并非人人都能分享。
目前紐約市的廉租房主要有租金控制、租金穩(wěn)定、公共住房三種形式。但無論是哪一類的廉租房,都對申請者的年收入有嚴格的限制,此外,還要對他們的信用記錄、家庭人口等進行綜合審查。符合條件的居民可以申請廉租房,但能否進入審批程序并最終住進廉租房,是以抽簽來決定的,未入選者只能繼續(xù)等待下一輪抽簽。
韓國:免費租房聽上去很誘人
在韓國租房有兩種形式,一種叫做“月稅”,就是交極少的押金之后,每個月交納月租;另一種租房的形式叫“全稅”,即租房者需要向房主支付相當于房屋總價格一定比例的押金,而之后不必再交納月租,在租約期滿之后,房主將所有押金如數(shù)返還給房客。
“全稅”租房制度興起于1988年漢城奧運會后,當時正值韓國房地產(chǎn)業(yè)受奧運會帶動不斷升溫。
對房主來說,一套房子,只要以“全稅”形式將它出租,就可一次性獲得較大數(shù)額的資金,甚至可以將這筆資金用于購買新的物業(yè)。而對于租房者來說,只要交押金就可以省去每個月的房租,租約期滿還可全額收回押金,無疑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因此,與“全稅”租房相比,需要支付固定租金的“月稅”租房常常被韓國人視為一種讓人心痛的“浪費”。
“全稅”租房聽上去很誘人,但實際操作起來卻門檻頗高,對于在韓國學(xué)習(xí)、工作的外國人來說更是如此。
“全稅”租房通常要支付全部房款的30%至50%,但韓國的房價很高,尤其是公寓式住宅,其價格在近兩年持續(xù)攀升,這就導(dǎo)致“全稅”租房的押金相應(yīng)地被拉得很高。如今在韓國的部分地區(qū),全稅租房的押金已經(jīng)一路飆升至總房產(chǎn)的60%了。對于外國人,特別是留學(xué)生而言,這筆押金是很難付得起的。
在韓國,為了支付這筆押金人們通常會向銀行申請租房貸款。但對于很多初來乍到的外國人來說,由于工作不穩(wěn)定,或者收入較低,他們很難達到當?shù)刈夥抠J款的申請條件。另一個問題是,在韓國的外國人即使有錢也未必能夠租到“全稅”房,因為韓國本地的許多富人也喜歡“全稅”租房,他們本身就占據(jù)了大量住房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