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轉能源股
由于今年石油的供給增長速度遠遠超過需求,能源股的價格一直徘徊不前。原油的價格下跌了將近10%,石油市場一直寄希望于新興經濟體旺盛的需求可以消化掉多余的供給,但是全球經濟持續疲軟使這種愿望化為泡影。現在天然氣的價格是2009年的一半,國內天然氣生產商一點油水也撈不到。標準普爾500指數平均利潤率為10%,這個指數所包含的能源企業平均利潤率只有1%,而且現在還看不到任何好轉的跡象,第二季度能源公司利潤率平均下降了15%。然而這個行業前景依然光明,那些橫跨很多領域的大公司的股票依舊有吸引力,尤其是雪佛龍公司、埃克森美孚、殼牌公司以及道達爾公司這樣綜合性企業。這些公司2012年的市盈率在7到11之間,而股息率則在2.7%到5%之間。
《第一財經周刊》
2012年第33期
商人古永鏘
整個8月是屬于古永鏘的,他毫不掩飾自己的開心。他不斷接受人們的祝福,不僅是生日來臨,更因為完成了一件大事—8月20日,優酷和土豆正式完成了合并。一家新公司誕生了,它叫優酷土豆集團。這個商人只用了6年的時間走到了這一天。
《環球企業家》
2012年第16期
蘇寧反傳統
對蘇寧來說,唯一欠缺的是:電商經驗。但張近東已然豪氣干云,價格戰是其必然要走的一步棋。張的戰略目標不是京東,他要直面阿里巴巴和騰訊,他要反對的是自己,是傳統零售,看蘇寧如何反傳統。
《創業邦》
2012年第9期
從這里出發
這是一個令人“震驚”的數字:在2011年參加創新中國的企業中,有36家企業完成了新一輪的融資,其中至少有25家企業是通過創新中國這個平臺與投資人相識并“相戀”的。僅公開的人民幣融資規模,就超過了2億。
《財經國家》
2012年第18期
金融混業帝國
目前,我國正在進行利率市場化的改革,當傳統的息差盈利模式消失后,銀行靠什么生存與發展?這一背景下,是否意味著在下一屆政府的主導之下,中國的金融發展模式將進一步與國際接軌,逐步走向混業金融時代?
《證券市場周刊》
2012年第32期
對公銀行
突圍
銀行業的高利潤時代似已宣告結束。2012年中報顯示,利潤增幅下滑、不良貸款總額上升成為上市銀行通病。相比于零售銀行(儲蓄存款占比高于30%),以對公業務為主的銀行(儲蓄存款占比低于30%)受到的脫媒沖擊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