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坤
打造新申花功敗垂成,收購利物浦曇花一現,主業的第九城市也不復往日輝煌,這個足球發燒友持續六年的失敗足球生涯,基本可以蓋棺定論。
玩足球不是玩票,光做做姿態貌似是不行的。如果沒有足夠的資金支撐和持續的投入熱情,那么勢必會曇花一現,甚至有時候連曇花都不現。
在中國不是誰都玩得起足球。王健林玩得起,商業地產起家的萬達集團,每年用于慈善的錢就能養活好幾個俱樂部。許家印玩得起,數百億資產的恒大地產主席如今已經中超冠軍加身。相比之下,上海申花的老板朱駿的確是落寞。
從當年收購上海聯城時朱峻就在向外界傳遞一個聲音,即朱峻投資足球只是個人之事。朱峻的玩票心態,證明這個不吝投入的游戲公司老板,仍停留在發燒友的級別。
“如果我只有10個億、20個億,我絕對不會來玩中國足球;但我現在有100個億、200個億,我覺得自己有這個資本,所以要在這里花錢滿足自己。”聽到這兒,無語了。
據稱,當年每當聯城比賽時,老板朱峻總是親自排兵布陣,不時地在教練席上大喊大叫,“沖啊,上啊,拼啊……”。2007年,上海申花經過多番努力終于有機會與英超勁旅同場競技。那場比賽,朱駿身披16號于濤的戰袍在場上踢滿了六分鐘。為此,英國媒體戲謔地稱“他這么做的目的只是為了有朝一日告訴他的子孫他曾經與利物浦踢過球。”
朱駿知名度的提升,一定程度上和他在2007年控股申花有關。當時,朱駿和五家國企共同成立了上海申花聯盛足球俱樂部有限公司。五年時間,答卷實在是不亮麗。
質疑朱峻透支申花的聲音早已有之,最激烈的要數申花的球迷。從最初對財大氣粗的朱老板寄予厚望,到如今場邊不時出現的“朱駿滾”的條幅。外行指導內行的例子莫過于讓一個球迷來經營球隊了。從2006年花費3000萬收購中邦俱樂部到現在,朱駿的中超史已經六年有余。事實上,早在2003年朱駿就已經從“中乙”開打,并收購過一家“中甲”俱樂部。然而,近十年的征程并沒給因魔獸世界游戲起家的朱老板帶來什么輝煌戰績。除了2008年中超聯賽的亞軍還算對得起巨額投入,申花此后的幾年已幾近淪落為二流球隊。2011年只獲得了第11名,30輪的聯賽只贏得了11場。伴隨著申花戰績的不盡如人意,作為上市公司第九城市的老板,朱駿的財富也處于縮水、縮水再縮水的過程,2008年,有統計稱朱峻財富縮水14億,2009年,更是跌出財富榜前一千名的位置。事實上,朱峻財富的高峰時期,也不過二十多億人民幣而已。拖欠球員獎金的新聞時有發生。
朱駿最輝煌的時候,應是2010年時有關收購英超著名球隊利物浦的傳聞。當時盛傳,利物浦的報價是8億英鎊,雙方甚至進入實質性的收購談判。80多億人民幣,朱峻買得起嗎?從朱的性格與既往在足球上的投資來看,似乎找不到朱老板作秀的痕跡。不管別人信不信朱峻的購買能力,他自己反正是信了。朱駿當時還設想了一個資本龐局,向媒體闡述自己如何融到這80多億人民幣。
如果說朱駿此前將奪中超冠軍的豪言還是夢想的話,那么收購利物浦就無疑是做夢了。大象吞螞蟻是可行的,但反過來不是鬧著玩嘛!復盤朱駿的近十年足球玩票史,似乎也正是中國足球界最烏煙瘴氣的一段時間。
在錯誤的時間,朱峻做了一個錯誤的投資決定,再用不專業的經營思路,最后徹底搞砸了。最近,朱駿又有大新聞,據說是要逼宮其他幾大股東轉讓股份,但卻遭遇后者要求查賬。又玩砸了。
一個有關中國留學生的笑話是這樣講的。煤老板的兒子去國外留學,不久給父親打電話抱怨,說班里的同學都乘地鐵上學,只有我一個人開車。父親坐不住了:那就買個地鐵,我先給你打500萬,不夠再說。
好吧!我的意思是,沒文化不可怕,不懂裝懂就很要命。不是有腿就能踢好球。當然,也不是有錢就能“玩”好足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