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永強
【摘要】網絡時代方便、快捷的海量信息平臺,為期刊編輯工作者提供了高效、快捷、方便地獲取資料的途徑。網絡時代也對編輯自身所具有的綜合素質提出了一個全新的要求,編輯工作者素質高低將對期刊整體質量產生直接影響。本文中,筆者通過對自身工作經驗進行總結,探討網絡時代對期刊編輯素質的要求,旨在為廣大期刊編輯工作者提供一些參考。
【關鍵詞】網絡時代;期刊編輯;素質;要求
近些年來,網絡已經深入到人們生產生活的各個領域,互聯網憑借其信息海量、傳播體系全球化、傳播空間開放性、廉價易得以及傳播形式跨媒體等特點成為當前信息時代的重要標志,并逐漸成為人們進行工作方式創新以及進行信息獲取的重要工具,同樣對期刊編輯工作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在網絡時代,作為一個期刊編輯,應該具備哪些素質,這是我們必須探討的問題。下面,筆者就對網絡時代期刊編輯的素質要求進行分析和探討。
網絡時代期刊編輯要有牢固的政治素養
報刊是黨和人民的喉舌,這一點必須旗幟鮮明、毫不動搖。尤其是在當前網絡發展迅速,文化多元化、利益多元化的復雜形勢下,期刊編輯更要有清醒的認識。期刊要始終堅持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科學發展觀,堅持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以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指導期刊出版工作。這就要求期刊編輯要牢固樹立政治意識、大局意識、責任意識,把握大局,服務大局,唱響主旋律。
期刊編輯要做到這一點,必須在充斥著各種復雜信息、多元思想文化交織并存的網絡環境中擁有一雙火眼金睛,對良莠不齊的信息進行鑒別,去偽存真,去粗取精,摒棄低俗,弘揚社會主義文化主旋律。但是,批判和鑒定的眼光究竟來自哪里?筆者認為,主要來自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論修養。期刊編輯工作者必須具有較高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水平,將馬克思主義哲學作為一個對世界進行認知的武器,充分運用馬克思主義的方法論和觀點,準確把握我們所編輯文章內容的學術格調、精神走勢以及政治傾向,不管是社科期刊還是自然科學期刊,都要準確把握先進文化前進的方向,將先進文化發揚光大,這都離不開馬克思主義的指導。當前,思想理論界魚龍混雜,各種思潮、觀點、觀念遍布著網絡,作為編輯人員,必須具備判斷的眼光,面對各種思想文化,要有甄別理論成果的能力,我們要取其精華棄其糟粕,摒棄那些不科學和不準確的文章,使期刊經過我們的編輯工作能夠成為一個科學并且準確的出版物。
網絡時代期刊編輯要有強烈的法律意識
作為期刊編輯,我們必須熟悉和了解《印刷業管理條例》、《出版管理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等法律法規,同時,還要樹立起一種強烈的依法辦刊意識,運用我國相關的法律法規,維護自身以及作者的合法權益。
在當前網絡傳播發達的時代,科技知識的傳播更加迅速,信息的內容也越來越豐富,傳播的渠道和手段也更加多樣。同時,互聯網還使得那些侵犯產權的行為變得更加容易。原來靠一把剪刀和一瓶膠水就能“寫”出文章變得更加簡單,用復制、粘貼就能完成文章的“創作”,抄襲別人的文章、竊取別人的研究成果成為學術腐敗的常態,侵犯知識產權、剽竊別人成果的案例時有發生。有些期刊社以及期刊編輯工作者自身的法律意識十分淡薄,法律觀念也很弱,過分追逐眼前利益,不能嚴格準確地分辨出稿件中的抄襲、剽竊行為,將成段抄襲甚至整篇剽竊的稿件作為原創稿件刊發出來,違反了我國《廣告法》和《著作權法》等法律法規,侵犯了著作權人的合法權益,危害了公眾和社會利益。
作為期刊編輯,必須樹立牢固的守法意識,在期刊編輯工作中,要認真熟悉、掌握、運用以及研究我國相關的法律法規,細心辨別編發稿件的真偽,主動并且積極地維護著作權人的合法權益,維護期刊自身的相關權益,維護期刊自身的形象和公信力。同時,我國已經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多年,作為期刊編輯工作者,我們不僅要學習掌握國內的相關出版法規,還要了解和掌握國際上相關的出版規定、公約以及法律等。在當前的網絡時代,我們只有在法律法規指導下,有序、合法地進行知識的傳播,才能夠真正產生效益。
網絡時代期刊編輯要有較高的科學素質
近些年來,我國的科學技術水平不斷提高,這也使得我們的交叉學科和邊緣學科不斷地出現,新技術、新方法、新理論以及新觀點不斷涌現,各個學科分工越來越細,不同學科之間的相互滲透和相互交叉也更多。網絡傳播的加速,使得不同學科之間相互借鑒、相互滲透、相互利用科學研究成果成為可能。在日常工作中,越來越多的跨學科學術論文也不斷涌現,大量地融入了多學科信息的學術論文涌入了學術期刊的投稿平臺。在這種情況下,編輯人員必須要在自身所具有的專業知識基礎上,盡最大努力學習新知識,不斷調整自身的知識結構,更新自身的知識內涵,擴大自己的知識面,隨時更新自身的觀念、提升自身的創新意識,不斷開拓進取,盡自己最大努力適應科技發展的需要,跟上科學研究發展的腳步。期刊編輯工作者要善于了解科學研究發展前沿,了解國內外學科發展的最新動態,不斷地識別、熟悉、學習和掌握專業領域的新方法、新技術、新規律、新理論以及新知識,這樣我們才能夠很好地適應形勢發展對于期刊編輯工作者的新要求。
網絡時代期刊編輯要有良好的專業素養
網絡的發達,給每一個網絡使用者提供了一個公平獲取信息、豐富知識的機會。期刊編輯工作者與每一個網絡使用者共用著一個信息平臺,處在同一條起跑線上。期刊編輯能獲取的信息,讀者也能從網絡上獲取。因此,期刊要想繼續吸引讀者的眼球,贏得讀者關注,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雙豐收,期刊編輯就必須有高于讀者一籌的專業素養,才能編輯出分析精辟、觀點獨到、思想深刻、文采飛揚的稿件,使期刊內容更加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進而吸引讀者,拓寬市場。
期刊編輯工作者的專業素養就是期刊編輯從事新聞業務的基本功,概括起來就是要培養“三種能力”,即認知能力、組織能力、表達能力。首先是認知能力,它是指編輯在從業過程中對社會、對人生、對復雜問題的認識水平。它涵蓋了一個人的政治成熟度和社會經驗,其中包括能夠深刻地觀察社會,能夠從理論和時間的結合上解讀政策、分析事物,高屋建瓴地提煉思想觀點,確定文章的主題。認知能力要求編輯要從一般中看出特殊,從現象中看出本質。要言人欲言而不能言,寫人欲寫而不能寫。其次是組織能力,包括編輯從事調查研究的能力,對各種情況綜合分析的能力,面對眾多材料取舍選擇的能力等。這就要求編輯要做社會活動家,做了解社會的全才。最后是表達能力,也可稱為寫作能力,是編輯綜合能力的體現。新聞報道(包括各類文章)具有傳遞信息、傳遞思想、傳遞知識的功能,這些功能能否發揮好,取決于作者表達能力的高低,也取決于編輯水平的高低。一個稱職的期刊編輯必須具有識別文章好壞的慧眼,有美化一篇文章的本事,修改文章能夠點石成金,化腐朽為神奇。不管是進行什么類型文章的編輯,都要能夠運用語言文字技能對其進行加工,使文章更加生動、準確和清晰。
結語
本文主要從網絡時代的期刊編輯要有牢固的政治素養、強烈的法律意識、較高的科學素質以及良好的專業素養這四個方面分析了網絡時代對期刊編輯的素質要求,筆者對其進行研究和分析的目的就在于希望期刊編輯人員能夠在今后的工作中對自身素質進一步提升,從而能輕松應對網絡時代高標準的期刊編輯工作。
參考文獻:
[1]余朝暉,佘斯勇.科技期刊編輯網絡應用能力的構成及培養策略[J].廣西梧州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6(3).
[2]王相飛,李愛群.我國中文體育類核心期刊網上學術影響力現狀及影響因素的調查研究[J].山東社會科學,2009(1).
[3]賈冀南,張麗君,陳曉燕.河北省理工科院校人文素質教育探析[J].河北工程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3).
[4]張新.堅持科學發展觀,做大做強河南期刊業[J].河南期刊界,2012(1).
(作者為資源導刊雜志社副主編)
編校:張紅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