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桂梅
摘 要: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工程的施工是整個施工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在施工過程中會不可避免的發生一些質量通病,雖然這些通病不能根除,但可以在實際操作過程中進行防治,減少通病的發生,從而建成高質量的房屋。
關鍵詞:混凝土的質量缺陷的表現影響混凝土的質量缺陷的原因混凝土質量缺陷的預防措施
中圖分類號:TU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2)06(a)-0038-01
我們知道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工程包括混凝土的制備、運輸、澆筑、振搗、養護等施工過程。無論哪一個環節控制不好就有可能出現一些對工程質量有不良影響的現象。這些弊病有表現在外部的也有表現在內部的,它們給工程質量造成一定的影響。所以施工中我們必須想辦法預防處理。下面談一下本人長期工程實踐中總結的經驗。
混凝土的質量缺陷表現的一些現象有。
1 外部弊病
(1)混凝土拌合物松散,易于泌水、離析,難以振搗實。
(2)在運輸、澆筑過程中出現分層離析。
(3)澆筑完的混凝土局部或大部分長時間不凝固,有些地方還會出現鼓包現象。
(4)拆除模板后混凝土表面出現麻面、蜂窩、露筋、爛根等現象。
(5)在模板拆除后混凝土表面有酥松、脫落現象,邊角、直角邊處有混凝土脫落造成截面不規則現象。
(6)混凝土表面出現高低不平,凹坑腳印等現象。
2 內部弊病
(1)送驗的混凝土試塊強度低于設計強度要求,同一批混凝土試塊中出現強度差別很大現象。
(2)鋼筋混凝土保護層被破壞或有些地方銹蝕鋼筋的鐵銹膨脹使混凝土開裂。
那么出現以上這些弊病的原因有哪些呢?以下就針對混凝土工程中出現的這些弊病進行逐一分析。
1)出現上面
一、(1)中情況是由于混凝土制備這一環節的控制中出現的失誤。可能的原因有:混凝土的配合比沒有經過認真設計計算、試配,各種材料的用量比例不當;袋裝水泥的重量誤差大或存放時間太久造成袋內的水泥結塊,骨料中雜質太多,攪拌時的用水有可能被污染;攪拌時的各種材料沒有準確稱量而是憑感覺任意加入造成較大誤差;外加劑的加入量偏差大,攪拌時的投料順序產生錯誤。預防措施有:認真精確計算出混凝土的施工配合比;入場材料要有嚴格的質量要求,嚴禁不達標的材料入場;庫存的水泥量不要太大,還要有妥善的水泥保存措施,若需運輸要采用不易使混凝土離析、漏漿、散失水分的運輸工具。
2)出現上面
一、(2)中情況也是由于混凝土制備時出現的和易性方面的問題。原因是:砂、石的級配質量太差;水灰比和混凝土的坍落度過大;在進行混凝土攪拌時攪拌時間太短,沒有將各種材料攪拌均勻;水泥的強度等級選用不當;混凝土的配合比的設計不符合施工工藝對和易性的要求。預防措施有:混凝土配合比設計、計算和試驗方法應符合有關技術規定;在混凝土攪拌時的每一個步驟都要符合相關要求;選用合理的水泥等級,客觀條件不能達到時可加入一些混合材料(如:粉煤灰等)來改善其和易性;
3)出現上面
一、(3)中情況是外加劑加入方面出了問題。原因是:減水劑加入過多;一些干粉狀加入的外加劑的細度不符合要求、顆粒過大遇水膨脹;摻有外加劑的混凝土拌合物停放時間太長造成混凝土的坍落度過大。預防措施有:正確選用外加劑品種,嚴格控制其加入量;使用那些符合國家質量要求的外加劑,對于存放的外加劑要妥善保存,嚴防其受潮結塊;加有外加劑的混凝土拌合物要盡量減少其停放時間。
4)造成上面
一、(4)中情況出現的原因有:混凝土的配合比不當,加入的水過少粗骨料太多;攪拌混凝土時沒有攪拌均勻造成混凝土的和易性差;模板支架時板縫過大,澆筑混凝土振搗時水泥漿流失過多,振搗過久或其他原因造成模板等松動、移位、爆裂;澆筑混凝土前模板沒有用水充分濕潤,模板內的雜物沒有清理干凈;模板內沒有涂隔離劑或涂刷不均勻;振搗時混凝土內的氣泡沒有釋放出來;混凝土澆筑完拆除模板過早;澆筑混凝土前模板與下層接觸處雜物未清理干凈或振搗時柱、板墻角沒有振到位。預防措施有:嚴格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精確投料,攪拌混凝土時要控制好攪拌時間;澆筑混凝土前要仔細檢查模板支架質量,若出現較大縫隙可用油氈紙、塑料條等堵嚴,模板內雜物清理干凈,板上的水泥渣等要清除,模板隔離劑要涂刷均勻,不能漏刷;拆模時間不能過早;柱子混凝土澆筑時上下混凝土要分層澆筑中間間歇1.5小時左右。
5)造成上面
一、(5)中情況出現的原因有:澆筑混凝土前模板沒有充分濕潤模板吸水太多;夏季溫度高,沒有采取相應的覆蓋措施或脫模后沒有及時澆水;冬季溫度低,澆筑完混凝土沒有采取保溫措施使混凝土受凍變酥;模板沒有涂刷隔離劑或涂刷不均勻;拆模時多模板猛烈撞擊。其預防措施有:澆筑混凝土前在模板上均勻涂刷隔離劑和對模板充分澆水濕潤;澆筑完混凝土,夏季、冬季要分別有一定的覆蓋措施來保濕、保溫;拆除模板時要注意保護棱角。
6)造成上面
一、(6)中情況出現的原因有:澆筑混凝土振搗或拍實后沒有用抹子壓光;混凝土沒有達到一定強度施工人員就在上面操作或運料使其表面出現凸凹不平現象。預防措施有:嚴格執行混凝土澆筑完之后的施工工序;混凝土強度達到一定強度前禁止施工人員在其上作業。
7)造成上面
二、(1)中情況出現原因有:攪拌混凝土所用的水泥受潮,砂、石骨料級配不好;混凝土攪拌時的投料順序不對,攪拌時間太短沒有攪拌均勻;冬、夏季澆筑混凝土沒有采取相應的保護措施;混凝土試塊沒有代表性,試模沒有保護好;混凝土攪拌完成到澆筑完畢所用時間太長。預防措施有:攪拌混凝土所用的水泥出廠質量合格證,加強水泥的保管工作;砂、石級配要合理;冬夏季施工要有相應的保護措施;嚴格遵守混凝土攪拌過程中的有關要求;加強試塊的制作、保管、養護工作。
8)造成上面
二、(2)中情況出現原因有:施工過程中對混凝土造成了破壞;鋼筋質量不合格;冬季施工過程中沒有保溫措施造成混凝土表面凍裂使內部鋼筋銹蝕。預防措施有:對混凝土造成破壞的要及時修補;進場鋼筋要有出廠質量合格證;冬季施工要有保溫措施。
綜上所述,我們清楚了造成一些混凝土質量通病的原因及其預防措施,我們就可以盡量減小、減少這些通病,造出高質量的房屋。
參考文獻
[1] 施工員專業管理實務.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7.
[2] 建筑工程施工技術.中國機械工業出版社,2004.